喀秋莎到底有多贵?志愿军多射一轮,秦基伟痛喊:几百两黄金没了。二战时期,这种威力惊人的武器令敌人闻风丧胆,被赞为"咆哮战神"。它虽然造型简陋,但杀伤力极强,一发射就是成千上万枚炮弹凶猛地扑向敌阵。当年志愿军也曾大量运用这种火箭炮,在朝鲜战场上对美军造成了重创。每一枚"喀秋莎"炮弹当时竟然要花费8两黄金,价值高昂到令人咂舌。为节省军费,志愿军连发射次数都受到了约束。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让
听闻"喀秋莎"这个名字,不少人可能会联想到俄罗斯男儿对心爱姑娘的爱称。其实它最初的确是一首歌曲的名字,讲述了一个叫喀秋莎的姑娘与一名守边卫的恋爱故事。1941年卫国战争时期,一支红军部队就曾在出征前,被女学生们高唱这支歌曲予以壮行。谁曾想,这支部队后来全军覆没,使得这首柔情婉转的歌曲蒙上了一层悲凉。
后来这首歌流传开来,连纳粹德军都对其情有独钟。随着战火的蔓延,它的名字逐渐与苏军的一种新式火箭炮扯上了关系。这种炮就是著名的BM-13火箭炮,被德军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它拥有16个发射管,一次可以同时发射数以吨计的集束炮弹,攻击范围达数万平方米。面对这种"地毯式"凶猛攻势,无怪乎敌人为之胆寒。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火箭炮最初是苏联工程师在1939年临时搭建而成的,结构非常简单粗暴。他们就是把普通炮弹绑在一起,然后装到一辆吉普车上就形成了一门"集束炮"。正是由于其造型和原理如此直白,才让人联想到了那首直白动人的民谣,从而冠以"喀秋莎"的绰号。虽然外表简陋,但它确实是二战中一种非常高效的攻城武器,当时为苏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也大量使用了这种"喀秋莎"火箭炮。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走出战火,国库空虚、百废待兴,军费开支受到了严格控制。尤其像"喀秋莎"这样的进口武器,更是昂贵无比。据说每发炮弹就要花费8两黄金,战争年代可谓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为此,上级明文规定要节约使用,却也并未对具体用量作出硬性规定。结果当时的秦军长为了打垮美军火力点,一气之下就连发两轮"喀秋莎"炮击,事后被高层痛斥浪费银子,叫苦不迭。
可以想见,当年的"喀秋莎"确实是把双刃剑。虽然它的杀伤力骇人听闻,但代价也是昂贵无比。不过正因有这种顾此失彼的矛盾,才让这件事件衍生出了一段趣闻逸事。
据史料记载,1952年秋,朝鲜战场上的战况一度陷入胶着。为突破僵局,第三兵团军长秦基伟决定请喀秋莎"火箭炮开场助阵。当时美军重兵把守武圣山,阵地防御森严。为夺取制高点,秦军长命令209炮兵团展开炮击。
谁知,这一开火就让秦基伟叫苦连天。原来他早就收到了上级"节约弹药"的指示,但没想到手下的炮手们竟然一口气就连放两轮"喀秋莎"。一下子就是224枚贵重的炮弹空中爆开,几乎是半个军火库的花费啊!秦基伟痛心疾首地数落道:"再多打一轮,几百两黄金就没了!"
其实从客观层面看,209团的做法是正确的。对于如此重要的攻坚战役,当然该狠狠咬上一口,不能手软。可偏偏上级的那个严格"开支控制令"太过生硬,让本已拮据的军费雪上加霜,令人觉得怎一个"矛盾"了得。
不过话说回来,美军防线被209团这记重炮狠狠痛击,确实为突破战事的胶着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志愿军不但夺取了武圣山,还攻克了临津江上游要地 - 砲手们功不可没。所以说,虽然一开始"喀秋莎"的使用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内讧,但最终还是发挥了应有的巨大价值。
当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能驾驭起如此先进的火箭炮对敌人确实造成了重创。不过这背后,其实也凝聚了无数党国军民的心血和汗水。要知道,新中国当年刚走出战火硝烟,国力虚弱、财力有限,每一分钱都得省吃俭用。所以对于钱从哪来买武器的问题,上级自然是忧心忡忡。因此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节约弹药,殊不知这反倒给了部队作战一些无谓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