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万章,谈论的是宇宙形成过程。
宇宙形成,有两个主导思路:
其一,沙堆上由沙粒堆积出来的模式。
即,宇宙是无数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集合体。
其二,造物主模式。
即,先有一个宇宙,然后,宇宙不断产生物质。
老子思想到底是哪一种呢?
毫无疑问,属于第一种:沙堆模式。
何以见得?
1)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混沌论”。
说宇宙最早一片混沌,然后逐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形成天地。
由此,古人认为宇宙是混沌形成的。或者说混沌早于宇宙的形成。
这个混沌是:先于天地而诞生的。这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中的“先天地生=先、天地而生”。
2)混沌、属于古人的认知论。但翻译成现代语言,就不能再用“混沌”来搪塞,必须清晰明白的表述成:
混沌=万物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逐步形成宇宙。
其中的“万物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其实就是古人所谓的“混沌”。
或者说古人所谓的“混沌”,就是俗话中的“糊糊、稀粥”之类的含义。只不过古人需要一个“官方名称”而已。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有三层含义: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宇宙是万物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形成的集合体。
二,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每个事物当中都存在“由因而起由果而终”,这个寂兮寥兮独立存在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这种“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因果逻辑关系,是天地间万物统一的模式。
其中,母=统一模式。
三,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种统一的“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统称为“道”。
所以,并不是《道德经》没把道的概念说清楚,而是你古文水平太差读不懂古文含义而已!
第二十万章???《道德经》这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