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和烦躁时,欣赏宋代高僧的佳作,感受一份惬意与超脱之情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7-13 16:17:05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烦恼和忧愁,或因工作遇到阻力,或为爱情遭受挫折,于是便觉得失意彷徨,甚至灰心丧气。此时就该懂得休息,可能经历一段空窗期,事情就会有所改变。

古代人也有同样的体验,有些诗人一直难以放下执念,便会深陷困境。有些才子善于调节身心,向大自然敞开怀抱,从而变得天人合一。下面一起读诗,郁闷和烦躁时,欣赏宋代高僧的佳作,感受一份惬意与超脱之情。

山居诗

宋 • 释延寿

青山一坐万缘休,努力应须与古俦。

散诞襟怀因绝趣,消疏活计为无求。

花明小砌和春月,松暗前轩带雨秋。

景象自开还自合,怡然何必更忘忧。

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土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发展,很多贫家子弟都走进了寺院,一些失意的文人也开始亲近佛禅,希望从中寻觅解脱的方法。僧侣们在修身静坐的同时,也会用诗行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延寿,宋初高僧,出生于杭州,俗姓王,曾经当过小吏,后来厌倦每日奔波的生活,于是削发为僧,吴越时在永明寺当过住持。大师雅好诗词,喜欢与文人雅士切磋,这首诗歌咏山居生活,表达出一份悠然之意。

开篇点题,揭示出作者非常喜爱山居生活,“青山一坐万缘休,努力应须与古俦。”高僧生活在青山碧水之间,闲暇时经常独自徜徉于竹林幽径之中,林中的鸟雀相伴左右,天上的白云跟随身边。

他每次坐在大山深处,就会感觉心静如水,更是远离了喧嚣、割断了尘缘。清澈的溪水汩汩流淌,高大的松柏静静屹立,诗人面对如此静谧的山林,忽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似乎神游太虚,与古人对坐。

“散诞襟怀因绝趣,消疏活计为无求”,颔联进一步描述作者山居生活感受。诗人曾在尘世间摸爬滚打,感受过奔波之苦、羁旅之艰,虽然寺院里青灯古佛的日子非常枯燥乏味,可是只要自己愿意静心修炼,就不觉单调,反而感到每天都会很多学问需要钻研。

因为断绝了尘外之趣,从而变得襟怀豁达、心境舒畅;由于心中无欲无求,于是便逐渐地消除和疏远了很多应酬活动。通过这两句的描述,大家可以感觉到大师极其超脱的情怀,不似凡夫俗子,经常受到名利羁绊。

颈联展现出禅院中的景象,“花明小砌和春月,松暗前轩带雨秋。”春天里,气清景明,狭小的台阶旁鲜花盛开,馥郁的花香令人陶醉,皎洁的月色让人遐想,如此良辰美景,还有什么烦忧不能忘怀?

秋天中,阴雨绵绵、天色昏暗,小轩前的古松也被层层雾气笼罩。由于香客稀少,整个寺院也不再如往日热闹,不过诗人反而可以独自一人安静地读书、思考,享受一份难得的清静。

“景象自开还自合,怡然何必更忘忧”,结尾表达出大师怡然自乐的心情。花儿自开自谢、鸟儿来去自由,春天里百花齐放、秋日中万叶枯萎,大师只管在一旁观赏,却从不干预,任其按照固有规律运行,甚至对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也看得淡然。

普通人虽然不能像寺院里的僧侣那样超脱,却可以学习他们的散淡情怀。人世间有挣不完的财富,同时也有数不清的烦恼,凡事需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要作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该由于每天奔波劳累而伤害了身体,反而得不偿失,被人笑谈。

2 阅读:154
评论列表
  • 2024-09-09 16:58

    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南无阿弥陀佛………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