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三年(1405年),大明盛世,稳坐皇帝宝座的明成祖朱棣,开创了一个史上永载史册的壮举。
明成祖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出使西洋。郑和造就了一个航海史话。从泉州海交馆的馆藏中的资料,可见当年郑和舰队浩荡的气魄。200艘左右的船只,载着将近2万人,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航行。而奇怪的是,这2万人中有95%以上是军人。为何这样一支以贸易为目的队伍却是由军人组成的呢?由于郑和远航的全部档案被当年兵部侍郎付之一炬,致使后人无法了解郑和远航的许多具体事情,专家学者各执一说,难以定论。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人,出生于回族家庭。郑和长相魁梧,博辩机智,深得朱棣的信赖,是明成祖的心腹。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朱棣曾先后7次派遣郑和远涉重洋,历经10万余千米,经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这在明初被传为一时“盛事”,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罕见。令人奇怪的是,在那个航海技术还很落后的年代,他一次次地冒着生命危险,涉海远航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到海外,想要寻找他的踪迹,并且,也想要向外邦炫耀强兵,展示中国富强。由此看来,《明史》的作者认为到海外暗中寻找建文帝的踪迹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顺带沿途宣扬国威,向外显示富有。
文中所说建文帝是朱元璋长孙、明成祖朱棣的侄子朱允炆。建文帝登极之初,由于各诸侯掌握兵权,而自己无实权,便想尽一切办法削弱他们的力量。还是燕王的朱棣当时公开反叛,以“清君侧”为理由武力夺取皇位,发动了著名的“靖难”。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便没有了踪迹,这件事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后有传说他已逃亡海外,为了防止建文帝有朝一日回来夺帝位,威胁自己的统治,朱棣便多次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寻找朱允炆的踪迹,以绝后患。这是《明史》的叙述,之后,编写历史的人大部分都以此为依据,连历史也按此说法。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明确说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寻找建文帝。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道:朱棣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朱棣篡了建文帝的帝位之后,建文帝失踪了,朱棣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夺位,所以派人去找他。
然而,建文帝是否真的逃亡海外,并不确定。永乐年间修撰《明太祖实录》,据载,当朱棣攻入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纵火焚宫,已死于大火。清初开馆修《明史》,史馆诸臣对建文帝自焚的问题看法不统一,雍正元年王鸿绪进呈《明史稿》,之首有《史例议》一册,论定建文帝必以焚死的内容竟占了半数,所以说,连建文帝的死活都没有确定,那么,说郑和下西洋是寻找建文帝就不可靠了。
近代梁启超在其《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指出明成祖野心勃勃,想通过扬威的壮举,达到震慑与笼络海外诸国来朝受封的目的,其实只不过是“自我陶醉”罢了。李长傅的《中国殖民史》中称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为“炫耀自我”。
也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意图。朱棣强占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自知名声不好,遣使出洋炫武外邦,使万国来朝,并安抚或镇压那些逃居沿海岛屿和海外不愿与他合作的臣民,另一方面还可打开一条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官方的对外贸易市场。
还有人说,郑和七下西洋,每一次的使命应随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尚钺的《中国历史钢要》认为,15世纪初,帖木儿帝国出现于中西亚,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帖木儿调兵数十万准备东征明朝,但于永乐三年(1405年)二月亡于路上,所以,同年六月朱棣派郑和远渡重洋,可能是为了联络印度等国袭击贴木儿帝国的后方,使他没有时间东征。后6次则是为了寻求通西方的航路和达到通商的目的。李光壁的《明朝史略》赞成郑和后6次的使命如尚钺所述,同时又指出郑和第一次西下则带有扩大贸易、提高“威望”、联络印度等国的三重任务。郑鹤声、郑一均在《郑和下西洋简论》中认为,郑和前3次下西洋,其目的是同东南亚,南亚沿海诸国结盟,顺便打听朱允炆的下落,后4次则是向南亚以西,继续探索,通过开辟新的航线,让海外远国“宾服中国”。
各家之言,都有一定道理,众说纷纭,到底哪种说法才是郑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