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社会学视野网、硕博学术圈(有所删减)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甘阳发问: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
我以为中国的大学改革实际正在出现一种危险的倾向。这种危险就是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实际却可能恰恰在把中国的大学变成注定只能成为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
原因在于,目前对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是相当似是而非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一些改革方案的设计往往从一开始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且让我们现在以一种假设情况来提出问题。以中国现在的一流大学例如北京大学为例,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
答案自然是后者,即北京大学不但没有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反而变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因为这种情况实际意味着,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值钱。
很简单地说,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它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如果某大学仅仅能以高薪聘请别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永远在自家大学里培养不出同等甚至更好的相应人才,那么这家大学就永远是三流大学,它的所有投资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是高投入低产出。
我们现在因此不妨提出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现在是讨论高等教育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暂时只考虑大学培养的今后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才。
第一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北京大学本身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吃香,受到哈佛和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竞相聘请,亦即以“北大博士”这一学术资格就可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等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北京大学开始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第二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以“北京大学博士”的学术资格而直接受到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聘请担任教授的仍然很少或几乎没有,但以“北京大学博士”这一资格在中国本土一流大学任教的比例在国内仍然名列前茅;这种情况有可能表明北大仍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至少可以肯定,即北大仍然是中国的一流大学;
第三种则是,17年后“北大博士”的资格不但不足以在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得到聘请,甚至也已经得不到中国国内一流大学的聘请,而只有资格在中国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那么这就只能意味着,北大下滑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这就象假如哈佛的博士今后都只能去美国州立大学任教,那么哈佛也就下降到州立大学水平了。
我们现在因此不能不问,北京大学现在宣称的在“十七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如果北大的目标是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即在十七年内造就越来越多的“北大博士”直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那么至少有志气,唯一问题是北大通过什么制度来达到这个目标。但如果北大说,这种目标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十七年,甚至七十年都不可能,那就奇怪了,如果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北大所谓“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是什么目标?
我们必须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标准是这大学培养的最高学位如博士是世界一流的,其他标准都不是真正的标准。美国有很多非常好的liberalcollege,培养最好的本科生,但不会称“世界一流大学”,人家根本就不屑这种空洞名号。又如果光是以生产论文数量质量为标准,那不如大力扩充办好中国的科学院和社科院体制,专事研究和写论文,何必浪费精神办大学,反正学生再培养也不成材,因为只能去二流三流大学教书。
北京大学如果不是以上述第一种情况为自己的目标,今后实在没有必要喊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因为这种口号只能误导北大自己。这种误导就在于北大根本没有想过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却事先排除上述第二种情况,最后结果恰恰只能是沦落到上述第三种情况,即造成北大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越来越贬值。
立足“华人大学的理念”改革北大
有人一定会反驳说,如果北京大学今后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那么由这样的北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北大博士自然也应该是最好的,怎么会反而贬值呢?
我们说,这只是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如果北大以及全中国的一流大学都走上了“留美近亲繁殖”道路(为行文简便,以下用“留美”泛指所有留学),亦即如果北大等先天地认定北大教师聘任首先考虑留美博士,那么所有北大本科生自然就明白,读北大博士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低人一等甚至三等的。
从“华人大学的理念”出发,北大的改革应该着重于提升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的水准,减少对国外博士的需求。
因此北大在今后的聘任制度上,应该有三条原则:
第一,主要面向国内博士;
第二,在聘任留美博士时,主要聘用那些专门研究西学的人,因为中国需要大规模地研究西方;
第三,一般情况不聘用那些作中国研究的留美博士,除非已经证明其人至少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是“领头学者”。
如果按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十年后必有极大起色;反之,如果按北大现在的改革方案办,则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变成西方学界“中国研究”的一个分部,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
北大!抬起你高傲的头,挺起你高贵的胸,不要自卑自贱地低三下四跟人走,而要自尊自信地为“华人大学的理念”走你自己的路!
作者简介:甘阳,1952年生,浙江杭州人,文革中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现任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知道中国学院排名怎么来的吗?扯这个不是瞎扯淡吗
博士也有博士中的垃圾,博士能左右学校的评分吗?
只要把自己的专精学科,发挥出来,有利于国防事业的。学校没有排名先后。都是看教育水平。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会产生创造新的事物。比如新的科研成果。起跑线都是同一个起跑线,有些是历史的积累。是一流的,就拥有一流的教学水平,二流的,就是有二流的教学水平。都是看教学水平的,排名只是用教学水平,得出的结果。
清华北大培养的博士比较低能的,看看深圳招聘初中及高中老师有多少应聘及录用就清楚了。
国外身份证300分也能考北大的博士生吗[呲牙笑]
上世纪初北大清华甚至安大确实牛B不得了!北大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伟人、清华也出了杨振宁、邓稼先等世界顶尖科学家,安大也有陈独秀、刘文典、郁达夫等伟人大师在那执教过,可惜现在中国大学没落严重,现在的北大清华连那时候的万分之一都不如了。
当北大博士都去了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高校还能算一流吗?……说的好像北大博士很牛逼的样子,当美国佬在芯片领域卡中国的脖子的时候,所谓的北大博士不还是没能力挺身而出吗!
起这个标题,立意就令人恶心连连
北大的本科生值钱,其他都不值钱
北大清华博士去教高中又怎么说
就是没文化自信,盲目崇拜西方人与大学。是中国人的悲哀。
高校教你如何送外卖。开网约车!
都是虚荣心作祟,人为因素有啥意义?
把中国的大学用美国人的标准,这就是汉奸卖国贼
主要是博导的问题,包框院士,有几个是真材实料,关系户和草包玷污我我们的教育。
小编瞎掰。分析一下国内的学术氛围和博士含金量可以吗?
把目标定位到让外国人都来这里学习交流,中国人再也不需要出去留学,妥妥的一流!让所有人以来中国当教授为荣,那谁还说你不是一流
小编又在制造话题。
为什么是北大,为什么不是清华
一块美玉是珍宝,无量美玉在一般人眼里就不值钱了!这个统一的思想价值观,任何朝代都未曾改变!所以大学生曾经为什么可以高人一等,就在于数量很少!如果遍地都是大学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呢?……
山不在高。
水假博士太多了,
博士得先看看一本是哪个院校的。
那么向西南财经大学学习。
高中都有大把北大博士应聘的
一级下流
我弟清华博四了,争取毕业
有点凑字数的嫌疑。
虱子多了不咬人。
是你自己超值,所以培养的博士才贬值。搞清楚逻辑关系!
这是知识外溢,大学整体水平提高
黄金克价
其实国外很多排名前列的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发展方面也都停滞不前,更多的靠大学名气当敛财而已,看看这几年那些海外留学生,几乎都是钱管够就上,都是号称QS排名多少多少的,世界经济都萧条,像英国这些国家的所谓名校现在没有中国留学生很多都快经营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