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如今高血压、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等“三高”的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但是,现实当中依然普遍存在着【治疗被拖延】或者【压根没有启动治疗】等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因为“三高”很少会在短时间内就立刻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则是有不少人认为不通过药物也可以管控“三高”。
的确,对于一些没有并发症、不合并器官损害且“三高”程度较为轻微的患者来说,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作为控制“三高”的起始手段。但是,更多的“三高”患者其实从一开始就是需要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尤其是一些血压、血脂或血糖指标已经达到某些【高危值】的患者,必须及时到医院找医生就诊,否则,将有可能造成某些组织或器官的严重损害。
7.2、4.9、5.7---三个血脂【高危值】一般来说,血脂检查所要看的并不只有一两项指标,而在这些众多的指标当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这三项是大家要特别关注的。
首先,非常权威的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有专门对一般人群的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分层。
其中,就有明确提到:只要“总胆固醇 TC≥7.2mmol/L”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4.9mmol/L”这两项条件满足任意一条,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就可以直接划定为【高危】这个层级。
从这里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总胆固醇 TC≥7.2mmol/L”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4.9mmol/L”是两项名副其实的血脂相关【高危值】。一旦发现自己的胆固醇水平达到了这个水平,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风险已经处于“高危”!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而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还提到: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处于“中、高危”的人群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是“<2.6mmol/L”。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显然,要想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4.9mmol/L以上降到2.6mmol/L以内,这绝不是简单地通过饮食调整或运动锻炼就能轻易实现的。这些患者往往需要尽快找医生处方相应的降胆固醇药物,否则,这种程度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很容易促进人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快速进展,有可能导致动脉血管出现严重的狭窄,甚至引起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除了胆固醇以外,甘油三酯(TG)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这是因为,一方面,甘油三酯的升高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有关;另一方面,甘油三酯的严重升高还有可能增加急性胰腺炎风险。
关于这一点,2023版《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有特别提到:重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HTG)除了要关注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外,更得关注急性胰腺炎风险!
2023版《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那么,甘油三酯(TG)升高到多少,算是“重度”升高呢?
根据定义,当甘油三酯(TG)≥5.7mmol/L时就算是“重度升高”了,而假如甘油三酯(TG)≥11.3mmol/L则属于“极重度升高”。
2023版《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检查发现甘油三酯(TG)≥5.7mmol/L,那么,就属于【甘油三酯重度升高】的情况,需要尽快找医生开药降甘油三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概率!
180/120mmHg---血压【高危值】一说起“高血压”,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这个概念。但是,每当说到“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时候,则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比较陌生。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所给出的定义:
【高血压急症】指的是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出现了血压的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是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的情况。这里的“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可以表现为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脑梗塞、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以及主动脉夹层等等。
而【高血压亚急症】则指的是血压有突然和显著的升高,但是没有近期出现的急性进行性的严重靶器官损害。不过,高血压亚急症依然会伴随某些明显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胸痛、鼻出血、烦躁不安等等。
也就是说,一些平时血压波动比较大、高血压未得到稳定控制的患者,完全有可能曾经出现过“高血压亚急症”的情况。只不过,当时“熬过去了”又或是“疏忽了”……
“高血压急症”或“高血压亚急症”,原则上需要及时到医院去接受处理,这是因为:
第一,判断有无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医学检测手段,比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学检查、肾功能检查、脑部CT甚至磁共振等等;
第二,处理“高血压急症”或“高血压亚急症”,有时候不是简单依靠常用口服降压药就可以的。而是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可能会用到一些静脉途径的降压药物,比如硝普纳泵、硝酸甘油泵等等。这些药物都是必须到医院才有条件使用的;
第三,“高血压急症”或“高血压亚急症”的降压策略很有讲究,需要分阶段、逐步地把血压给降回去,而不是简单、快速地降回140/90mmHg就可以了。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与监测下开展降压治疗,才是更有保障的做法。
总而言之,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记住,假如在家测量血压发现>180/120mmHg并且伴随有明显的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胸闷、胸痛等症状,那么,一定要警惕“高血压亚急症”甚至“高血压急症”!这时候,最好是尽快到医院去接受处理,而不要想当然地靠自己“解决”。
3.9mmol/L、16.7mmol/L、10.0%---血糖【高危值】相较于血压与血脂方面的问题,其实,血糖方面的问题本身就要更为严重一些。
举例来说,单纯的轻度高血压或血脂异常,一般并不会让心血管疾病风险立刻就上升到“高危”的水平。
但是,糖尿病则不同!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一旦确诊糖尿病,其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就立马达到了“高危”这个层级。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在血糖的日常管理当中,有两种情况是需要特别小心的:其一是出现“低血糖”,其二则是遇到了需要胰岛素纠正的“严重高血糖状态”。
虽然,糖尿病或者高血糖所带来的危害在平时被宣传得更多,但其实,“低血糖”有时候才更为致命!
这一点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尤为显著。因为,首先,糖尿病患者本身对于低血糖的耐受度就弱于普通人;其次,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某些降糖药有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概率。
根据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供的定义:
对于一般人群(未确诊糖尿病)来说,血糖低于2.8mmol/L才算是“低血糖”;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则是只要血糖低于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了。
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监测血糖的时候,务必要注意,假如平时经常出现血糖接近甚至低于3.9mmol/L的状况,那么,一定要及时找医生调整当前的用药方案。
说完了“低血糖”,再来说“严重的高血糖状态”。
严重的高血糖状态可以通过【高糖毒性】“压制”或“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一旦胰岛β细胞的功能被抑制住了,血糖则会更难控制。如此一来,就很容易进入到血糖不断升高的恶性循环当中。而要想“打断”这种恶性循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强化胰岛素治疗。
为此,《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专门提到:当糖尿病患者处于严重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 HbA1c>10.0%或随机血糖>16.7mmol/L,并伴有明显的高血糖相关症状),应该及时启用胰岛素治疗。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
也就是说,处于任何阶段的糖尿病患者,假如发现随机血糖>16.7mmol/L又或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0mmol/L,那么,一定要赶快去看医生,需要及时通过强化的胰岛素治疗来逆转当前的严重高血糖状态。
最后,再简单总结一下,对于平时就有血压、血脂或血糖方面问题的朋友们来说,一定要记住以下这个关键指标的【高危值】:
总胆固醇 TC≥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4.9mmol/L甘油三酯 TG≥5.7mmol/L血压>180/120mmHg随机血糖<3.9mmol/L又或是>1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10.0%只要通过检查发现,达到上述任何一项标准,那么,都应该及时到医院找医生看诊,以免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3月 第38卷 第3期
2,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6月 第38卷 第6期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年2月 第24卷 第1期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
5,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3,6:e1000139(2023‑05‑16)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