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百万人强势围观下,河南信阳的一座古墓中端出了一盆“牛肉汤”,墓主人被网友们笑称“吃货”,但随着考古工作推进,特别是打开了棺椁后,一把神器的问世,让专家们不禁为墓主“喊冤”!
公元前678年,楚国人在今河南信阳北部修建了一座军事重地,城阳城就此出现。而今,曾经繁华早已消弭,只有留下的残垣断壁些许痕迹。人们把那里的遗迹称作城阳遗址。这城阳城遗址总占地面积4.98平方公里,包括内城、外城、太子城、楚国墓葬区、龙山文化遗址、西周遗址六个组成部分,是我国现存六座“楚王城”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一座古城址。
而上文这座备受瞩目的古墓,就位于信阳平桥区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附近,编号为18号。
因中国考古界“不主动发掘”的原则,当地对遗址内古迹资源采取基础探测、登记、巡视保护等措施,但地下有宝的城阳城还是吸吸引了一些“挖宝人”。2016年4月,信阳警方侦破重大盗掘古墓案,虽然追回了全部被盗文物,但经过盗墓分子染指的三座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还是被提上了日程。
当年11月,河南省文物研究院专家团队对遭受盗掘的三座古墓及进行发掘清理,18号墓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座。这是因为考古专家发现,这18号墓虽遭到了盗掘,但幸运的是,盗墓者并没有来得及破坏墓室内部结构。为了更好的记录这次挖掘过程,考古队采用了全程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就这样,在百万网友的围观下,一座尘封千年的“古墓盲盒”被缓缓打开。
经过清理,人们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座坐西向东的甲字形大墓,包含主室、侧室和后室。单是墓道就有9米多长,椁室长4.6米,宽3.2米。有如此的规模,墓主人已是非富即贵的身份了。而很快,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大墓的侧室,人们发现了5支陶鼎,而其中的一只就是当年轰动一时的“一盆千年牛肉汤”事件的主角。
但那“一盆牛肉汤”,其实也是“乌龙”。虽然专家们已确认鼎中的动物骨骼的确为牛右前肢的上臂骨,但其中的“汤”却只是渗入墓室的水。而两千年前入葬时,这鼎的状态,已不可考了。单纯因为一直鼎中有牛肉牛骨就断定墓主人为吃货,难免有点冤枉墓主。
因墓主人身份的不同,入葬鼎的数量、祭祀食物的品种也不尽相同。比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就是考古界非常认可的说法。而这座墓葬出土了5鼎,已是能证明墓主人有大夫级别的尊贵身份了。虽然暂时被认为“吃货”,不过,墓主的形象很快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不断被完善。
由于临近淮河河道,大墓早已被水浸。虽然造成了“牛肉汤乌龙”,但这些地下水的深入也变相保护了这座大墓。一方面,沉浸在水中,这让盗墓分子知难而退,未能得手,二是,“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在水的淹没下,墓葬保持了比较良好的气密状态,让其中大部分文物比较安稳得度过了千余年的地下岁月。
经过抽水作业后,墓室结构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一件件器物也现出了踪迹。经过考古人员的清理工作,一些陶器、豆等器物、兵器和镇墓兽,战车中常有的伞架、壶、陶鼎、彩绘漆器等不断给人以惊喜。这就是一座典型的楚国墓葬。
除了墓中的五只陶鼎证明了墓主的身份,十分厚重的棺椁板材也证明了墓主不简单。这椁板有30多厘米厚,10个人都抬不动,最后还是借助了工程车,才整体打包送到了城阳城址博物馆的实验室。
为了防止棺内文物发生变化,考古人员用保鲜膜将棺室密封起来,但考古人员还是透过保鲜膜有了重大发现,在墓主人遗骸旁边,有一把青铜剑和弓箭!
在对剑鞘表面淤泥清理完毕后,考古人员想拔开宝剑,看剑身是否有损坏。在考古人员小心努力下,宝剑被拔出。一把古剑,虽然剑鞘沾满泥土,但当它被小心翼翼地拔开后立刻显出凛凛寒光,跨越2000多年仍然锃亮无比,十分锋利。
虽是楚国墓葬,但这锋利的宝剑却明显是一柄圆茎、有剑格的吴越式铜剑。而这背后原因,还是因为吴越的逐渐技术太过硬了。吴越剑制作精良,各国将其奉为宝。战国早期以后,吴越先后亡国,其地被楚人占领,为这种吴越式剑在荆楚地区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结合棺内同时发现的男性尸骨和弓、39码左右的鞋底、残碎织物等物品,专家们大胆推断,这为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位楚国武将。而历史上,城阳城一直是楚国北部的军事重镇,在楚国末期还临时做过国都,其军事地位非常高。能在如此重要的城池有如此规模的墓葬,墓主人很可能是当时楚国武将中的“中坚力量”。
此外,墓中还发现了瑟和虎座凤架鼓等乐器。一位武艺高强、爱好音乐,作战勇猛的楚国将军形象不断丰满。虽然,因为缺少文字,人们无法得知这位将军的确切身份与荣耀的生平,但关于这位勇士的研究,却为我们丰富了荆楚八百年的烂漫印象。
它不仅有原始神秘的祭祀乐舞,也不仅有威严肃穆的青铜漆器,不仅有争霸天下的将相王侯,也不仅有春申君、三闾大夫……在璀璨的楚国篇章中,还有“名不见经传”,却为国杀敌的英勇将士,死后与装肉骨的陶鼎、锋利无比的宝剑、清雅的鼓瑟长眠在一起,静静诉说着风流的,浪漫的,美的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