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名警察活活打死一名乘客,才发现对方是克格勃少校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4-01-18 06:01:23

1980年12月26日深夜,莫斯科地铁终点站日丹诺夫站警务室里,三名值班警员正与一名乘客大打出手。

对方毕竟人多势众,不一会儿乘客就觉得难以招架。他慌忙从兜里掏出一本证件打算说明身份让对方停手,哪知警员们值班时喝了些酒,此时已经上了头,根本停不下来,直到将乘客打得不省人事。

三人本来觉得这算不上什么事儿,即便乘客被活活打死,他们也有的是办法开脱。可当其中一人捡起地上的证件时,顿时吓得丢了魂——乘客名叫维亚切斯拉夫·阿法纳西耶夫,竟是一位克格勃少校!

更为要紧的是,当莫斯科地铁分局长鲍里斯·巴里舍夫得知情况后做了一个无比糊涂的决定:他没有走正规程序,将阿法纳西耶夫送去医院,而是下令销毁能证明其身份的随身物品,把他拉到荒郊野外随手一丢,伪造成一桩抢劫案而试图蒙混过关。

殊不知,这一时的糊涂会引发怎样可怕的连锁反应。

自打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以来,几乎各行各业都有了一套中饱私囊的“潜规则”,每个人都把自己手中的权力放大到了极致。而从这起事件中,我们便可见当时的苏联荒唐到了何种地步。

当天正是阿法纳西耶夫40岁生日,同事和朋友为他举办了一场颇为隆重的庆祝宴会,他收到了大量礼品。这些礼物大多是香肠、熏肉等食物,还有两瓶酒,虽然这些东西如今来看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当时的苏联百姓而言却算得上是“珍贵物资”了。

宴会结束后,阿法纳西耶夫决定乘坐地铁回家,不料坐过了站。当地铁驶入终点站时,一名负责清理车厢的女乘务员发现了熟睡的他,正准备叫醒并驱离时,乘务员瞥见了阿法纳西耶夫的手提袋,看到了里面的食物和美酒。

见乘客烂醉如泥,女乘务员当即起了歹意。正当她轻车熟路地伸手准备顺走东西时,阿法纳西耶夫猛然惊醒,怒斥对方的偷盗行为并大喊“小偷”。哪知女乘务员非但不害臊,反而比阿法纳西耶夫更来气,先是破口大骂,紧接着将其带到了警务室。

值班警察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奇葩的一幕上演了:他们非但不按流程处理问题,然而也眼馋阿法纳西耶夫装满美食美酒的手提袋,借口让他人先走,把东西留下,方便“调查归属”。

身为克格勃官员的阿法纳西耶夫岂能不懂其中的意思?当场戳穿了对方的坏心思。值班警察感觉面子挂不住,恼羞成怒,双方立马打成一团,直到势单力薄的阿法纳西耶夫被打得昏死过去。

5天后,这位克格勃少校在病房中重伤不治身亡。

事实上,在当时已乱成一团的苏联,这事儿说大也不算大:那个年代,特权阶层肆意妄为已是人人皆知,底层的公职人员有样学样地跟着分一杯羹,平民百姓则是敢怒不敢言;类似情况实在是太普遍,民众早已见怪不怪。

纵使阿法纳西耶夫有一定身份,要往前推几年,此事最终也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这次不同的是,它发生在1980年底——时任最高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身体状况每况日下,高层正在慎重考虑“接班人”事宜。各大势力争权夺势,苏联政坛表面上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汹涌,草木皆兵。

巧的是,克格勃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与内务部部长晓洛科夫都是呼声最高的接班人选之一,前者本事之大想必无需赘述;后者是勃列日涅夫的铁杆心腹与重要班底成员之一,重建内务部并一手将其打造成在苏联国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部门,能力也不算差。

一山不容二虎,彼时安德罗波夫与晓洛科夫之争正值白热化阶段,阿法纳西耶夫本身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他的死却成了一个撬动局势、毁灭平衡的杠杆。

两位部门领导人几乎同一时间得知了事情的经过,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处理办法。

晓洛科夫加紧速度销毁证据,来个死无对证,不了了之。而安德罗波夫则是尽可能地将事情闹大,通过媒体大肆宣扬,在吸引全苏联民众眼球的同时也引起最高层关注。正如安德罗波夫所愿,高层很快就批准他彻查此案,严惩凶手。

为降低内务部对调查工作的阻拦,克格勃特意请出了总检察长,并以后者的名义成立了专案调查组。然而内务部仗着有最高领导人撑腰,竟公然派出人员阻挠调查,还明目张胆地对专案组成员进行跟踪。

而克格勃也丝毫不示弱,当即派出特种部队保护专案组成员的人身安全。在克格勃的保障下,调查人员通过列车员和3名涉事警察了解到了事情的完整经过,并在警务室收集到了阿法纳西耶夫的血迹,人证物证俱在,此案水落石出。

公职人员光天化日之下抢劫苏联公民,这本身就是一桩惊天丑闻,对内务部和晓洛科夫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但老谋深算的安德罗波夫并不满足于此,他随后借着“反腐”的名义将调查扩大化,不但分局长巴里舍夫和3名凶手被判处死刑,莫斯科地铁警务部门的数百名警察遭到停职、调查和开除。

显然,克格勃这痛打的不是狗,而是主人。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人们才发现当年以积极形象重建、令整个苏联民心大振的内务机关,如今已变得千疮百孔,糜烂不堪;上层领导公然弄权,基层职员也敢目无王法。最令安德罗波夫得意的是,在这轮调查中,克格勃掌握了晓洛科夫充分的贪腐证据,其中包括至少50万卢布的赃款和3辆奔驰轿车。

从此刻开始,晓洛科夫不但失去了“接班人”的竞争资格,他的生命也画上了句号。

勃列日涅夫逝世仅半年后,安德罗波夫向苏联高层提交了一份有关内务部长晓洛科夫贪腐的详细材料,后者立马被解除职务清理出局。也许知道知道对方的手段,为避免清算进一步扩大而牵连到家属,1984年初,晓洛科夫身穿苏军大将礼服,佩戴勋章,在家中开枪自杀。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临死前曾向契尔年科抱怨过,自己对组织和国家忠心耿耿,从未做过违背路线的事;如果说自己收的那些好处算得上是贪腐,那么整个苏联高层恐怕都是罪大恶极之徒了。

晓洛科夫并没有想明白,自己人生的悲惨结局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如此险恶的权力斗争之下,任何落败的一方都很难善终。安德罗波夫无疑是手段更加高明、更为凶残危险的对手,他要保证自己坐上头号座椅,就必须保证所有人不会对他产生威胁。

事实上,晓洛科夫有前车之鉴:早在事发一年多前,同为勃列日涅夫心腹的、被安插进克格勃制约安德罗波夫的苏军大将谢苗·茨维贡“离奇身亡”,在临死前也曾遭到过“贪腐调查”——敌人已经玩起了明牌,只可惜晓洛科夫并没有因此惊醒,先发制人。

历史只会记住胜利者,无论是分局长巴里舍夫、3名警察,还是被活活打死的阿法纳西耶夫,亦或是位高权重的内务部长,他们只不过是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历史的车轮从他们身上无情碾过,无论生前地位如何显赫,他们的名字转瞬沦为史册上的尘埃。

35 阅读:24828
评论列表
  • 小明 37
    2024-01-21 10:06

    苏联解体…缘于自身的腐败。[扁嘴]

  • 寒星 10
    2024-01-21 22:27

    外国怎么可以有无法无天喜欢打人的警察。

    东风17 回复:
    i cant breath
  • 2024-01-25 17:02

    苏联解体了,下一个该美国了

  • 2024-01-24 16:14

    垃圾堆

  • 2024-01-21 16:28

    克格勃少校这么不禁打???反正我没有信!

    1111111 回复:
    人家强的是脑子,而不是抗击打能力
    万万没想到啊 回复:
    你007看到了吧,喝醉酒的人怎么可能以一敌三?
  • 2024-02-29 10:49

    竟然为了美食美酒而起盗心杀心,俄罗斯普通民众该有多穷。

审时度势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