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原材料这一环被中国“卡脖子”,欧盟又一次开始呼吁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了。而这,其实也是其内部所谓“对华脱钩”论调的重要一环。比如近段时间以来,许多欧洲国家开始筹备采矿项目,欧盟还公布了一份计划提升原材料生产资金的文件,得到了许多国家支持。
不过,他们的气势虽然很足,但想法却稍显天真。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欧洲若真想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最起码要先解决两个棘手难题,不然就是彻头彻尾地“空想主义”。
这第一个难题就是巧妇无“米”。欧洲发展军工、电动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需要大量原材料,可原材料稀缺恰恰是欧洲大陆的痛点,于是自上个世纪开始,欧洲就开始从中国大力进口资源。
【稀土资源的战略意义,不需要赘述】
打个比方说,欧洲要造飞机,就需要铝和镁,这类材料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很高,所以欧盟接近93%的镁都会选择从华进口,同时,欧洲98%的稀土都是从中国买入的,这一材料在激光、贮氢能源、光纤通信、军事等领域都是没办法找到替代品的,但持有这一资源的国家甚少,中国存量却占世界41.36%,且我们的提炼加工技术更是冠绝全球。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有些原材料注定就是珍稀,但没办法,偏偏中国库存就是丰裕,那你不用我们的,自然就没的用。
【稀土矿】
由此来看,原料稀缺就是欧洲大陆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要买哪国原材料只能由市场选择,真正的决定权压根不在欧洲手中。不进口中国资源,其也很难实现“自给自足”。
不过欧洲内部正在被所谓的“威胁论”洗脑,压根不考虑这一层现实因素。之前中欧长期稳定且愉快的合作,被有心人士贴上了不安全标签,反华急先锋借着俄乌冲突的幌子,拿欧盟依赖俄能源说事,大谈依赖中国原材料恐也会遭到反噬,这种不切实际的歪风还越刮越大,吹乱了欧盟内部人心。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呼吁减少依赖中国】
在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呼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后,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开始有动作了。前阵子他积极跟蒙古方面交涉,想让蒙古成为德原材料进口多元化道路上的好伙伴,以摆脱对中俄的依赖。但微妙的是,蒙古是内陆国家,想要打通跟欧洲的合作通道还需要经过中俄,就算两方都有心,但最后成功与否还要考量中俄的态度,这笔生意可没有想象中的好做。
综上不难看出,在搞定原材料这一事情上,欧盟多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就算挖空了欧洲大陆,也不能把没有的东西“变”出来,想找新的合作伙伴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欧盟现在口口声声说不想依赖中国,可要真不用中国原材料,无异于是自断手脚。
【德国总理朔尔茨】
说完了摆在欧盟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退一万步讲,就算欧盟真的找到了替代商,但也很难突破技术壁垒。目前,欧洲仅有一个稀土分离和冶金设施。虽然加拿大的稀土商人欲在波兰建造全新的稀土分离厂供欧洲使用,但这两个加起来的产能,跟欧洲的需求量相比就是杯水车薪。
毕竟欧盟在不久的将来还计划实现碳中和,其对原材料的需求会愈发膨胀,以往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加工环节,大多都是中国这边搞定。如今欧盟想仅凭两个工厂维持产业链,不现实也不理智。
【稀土金属提炼厂】
不单单是原材料加工难,对于长期靠中国“喂饭”的欧洲来讲,开采也绝非易事。因为欧盟想要减少依赖中国,就势必要把目光转向矿产较丰富的格陵兰岛,此处稀土储存量还算多,最起码能入围全球前10名。可惜,这地方开采起来难度相当大,无论春夏秋冬岛屿大半都被冰包裹,想要从这里获得原材料,得下不少本钱。
现在的情况很好判断了,欧盟想要实现供应链多元化道阻且长。毕竟全球都在新能源领域赛跑,原材料就相当于各国的跑鞋,鞋都丢了这比赛还怎么开始。
所以说全球的发展趋势,注定欧盟无法“闭门造车”,欧洲经济体欲减少对中国原材料与技术的依赖乃至“脱钩”,自身却没有攻克这两道难题,那么就要承受切肤之痛,最后的下场甚至会比失去俄罗斯能源更加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