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7-16 09:51:14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历史前进和时代发展赋予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刚健激越,在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精神力量的同时,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筑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从历史上看,自夏商周开始,华夏民族在中原地区形成的天下观框架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经济上不断互相促进、文化上彼此丰富、血缘上不断融通,在中华大地逐渐形成了四海之内天下统一的民族格局。自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在政治与法律上获得了平等的主体地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继续承继中华文化大一统传统,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十二个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各民族共同奋斗、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文化是民族凝聚的灵魂所系,是文明延续的主体力量,文化的基本特质决定了文明的基本范式。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与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古典智慧倡导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实现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融合。这种古典的智慧决定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基本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历史视野克服了西方文明主客对立思维下“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以相互契合、彼此成就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准确回答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什么”“为什么”“从哪来”“到哪去”的价值追问,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文明结构的平衡有序影响着整个文明有机体的健康运行。在资本逻辑与“主体中心主义”思维的主导下,物质文明被视为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唯一衡量标准,以至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隶属于物质文明。这种文明结构的失衡造成了文明运行的紊乱。因此,在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呈现的文明景观中,一方面是物质世界的丰裕,另一方面却是民主法治被金钱腐蚀、人的精神世界匮乏、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日益严重。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从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其中,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的物质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支撑;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础与政治保障;与物质文明高度契合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智力支撑与思想保障;现代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文明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实践举措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序前进;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持续发展的自然前提。“五个文明”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在动态平衡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面进步。

推动人类文明和谐有序发展

文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文明内部与外部的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过程中,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与话语系统,以独有的包容性与和平性积极打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和谐有序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彰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长久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鼓吹“文明冲突论”,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划分置换为文明的差异,将文化与意识形态对抗融入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领域。这其中既反映了西方社会资本全球扩张的现实需求,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资本主义文明走向衰落的不甘与忧虑。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催生了现代文明,而未来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在汲取资本主义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上建立的。虽然从历时性上来看,社会主义文明取代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共时性视角出发,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文明又将以不同的态势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冷战的历史证明,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并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健康有序发展。只有放弃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才能在认识中扬弃,在学习中超越。新时代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的高频互动、深层交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东升西降”的国际形势变化,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汲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以丰富社会主义文明,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依托,用合作取代对抗、共赢取代独占、包容取代排他作为交往原则,处理两种不同制度文明之间的交往,通过文明交流互鉴积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进人类文明的中心,持之以恒地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要某一种文明能适应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能得到本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就是人类文明结出的璀璨花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以和为贵”“协和万邦”“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在同世界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始终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其他文明,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关注全人类的根本福祉与命运走向,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反对单边主义、提倡多边主义,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现实举措,努力实现世界各民族文明之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胸怀天下,命运与共”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倡导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宽广心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相互尊重、兼收并蓄、共同发展,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价值指向。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真正的共同体”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往的前提与必然产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便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同心同向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区别于资本主义构筑的“虚幻共同体”,在思维范式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主客二分思维,消解了“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中心与边缘”等传统刻板的文明格局划分,以文明交流互鉴取代单向度的文化输出;在现实指向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聚焦于某一个民族或某一种文明形态的特殊利益,而是关注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追求与实现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福祉;在价值追求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非作为凌驾于全人类以及一切时代之上的终极价值,而是凝聚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价值共识,反映的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与共同心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统筹下,不同文明形态的国家、民族、个人均被视为平等的主体,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实现共生与共荣。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的“共情”,成为中华文明同世界各民族文明交往的“共识”。

从事实上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践行扭转了长久以来非西方文明因“丧失话语权”而造成的弱势地位,为各文明交往提供了平等发声的平台,打破了资本逻辑在文明交往中的绝对统摄力,为解决文明冲突与矛盾设置了缓冲地带。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以实际行动持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让人类文明在新形态中不断开出璀璨花朵。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16日第2934期

作者:陈智

0 阅读:24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