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系部队中,有号称“5大主力”的5支精锐部队。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这5支精锐部队的主将,也就是军长,都是哪里人呢?
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第5军,前军长杜聿明,陕西米脂县人。
第十八军,军长胡琏,陕西华县人。
第74军,军长张灵甫,陕西长安县人。
新1军,军长孙立人,安徽庐江人。
新6军,军长廖耀湘,湖南邵阳人。
如果再加上被称为第6大主力的第52军,(前军长关麟征,陕西鄠县人),蒋军这6支精锐部队的主将竟然有4人是陕西人。
如果以这4支精锐部队为核心,就可以打造出4个精锐的军事集团,简直占了蒋军的半边天。
在陕西人倍感骄傲的同时,不知他们是否会恐惧,如果由陕西人为主将的这4个军抱成一团,形成一个派系,老蒋还能睡得着觉吗?
如果往深里再考虑一下,就会发现,难怪战功赫赫的关麟征官越做越大,权越来越小;踏实肯干的杜聿明虽然任劳任怨,四处奔波,但一生也仅是一个副手。
如果想通了这一点,就会对关麟征和杜聿明的遭遇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清末民初的部队,按阶段分为了三个流派:
其一、地方实力派。
这批人的特征是利用地域的隔阂与偏见进行割据,利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忽而拉左打右,忽而拉右打左,满嘴都是主义,可心里都是利益,就是没有正义。
对于这批人,世人形象地把他们称之为“吃派系饭的”。
其二、地方实力派残余
中原大战后,颇具实力的几个大军阀都被蒋氏打垮,残余势力开始纷纷抱团取暖。除几支稍具正义之心的派系残余在抗战中证明了自恨的价值之外,大多数派系残余要么投靠了日本人为虎作伥,要么投靠了蒋氏与八路军、新四军为敌,时不时地就搞出一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摩擦”。
对于这批人,世人也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评价--“吃摩擦饭的”。
其三、蒋氏嫡系的黄埔军
中原大战后,蒋氏率领的黄埔军占据了上风。蒋氏手下的那些元老们纷纷粉墨登场,开始了他们酝酿已久的“排座座”、“分果果”。就连一些毕业没有几年的黄埔生们也一步登天,以从军不到6~7年的资历就当上了师长、军长。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 天”。
对于这批人,世人把他们称之为“吃老蒋饭的”。
川军倒是没有参与中原大战,但在蒋氏身边“毒士”杨永泰的谋划下,也被蒋氏打破了“金身”,不得不接受蒋氏的缩编计划。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除东北军外,中原大地以及江南各省、西南半部都被蒋氏掌控。
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把黄河以北的军政大权交给张学良,是蒋氏给予东北军在中原大战时入关助战的报酬。
可蒋氏递过来的“糖果”不是那么好吃的。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没了家,蒋氏马上翻脸。先是张学良以“不抵抗将军”的罪名被出洋,后又命令东北军去打红军,以至于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蒋氏做得太过分,逼得张学良来了个了“兵谏”,相信以蒋氏的手段,东北军很快就会被蒋氏吃干抹净。
但不管怎么说,蒋氏对军阀们的手段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成果也是巨大的。可他没料到,在他前门驱虎的同时,后院却进狼了。
在蒋系部队内部,本来是不分派系的。毕竟,大家端的都是老蒋的饭碗。虽然争斗避不可免,但还不至于做得太过分。
可这一切,都被何应钦给搞坏了。
何应钦是黄埔系中仅次于蒋氏的,一位看起来很老实、很厚道的人。可在“宁汉之争”时,何应钦没有看清形势,上了李宗仁、白崇禧的“贼船”,把蒋氏逼得下野。
重新上台的蒋氏害怕何应钦再次捣鬼,就把兵权一份为三,分别交给了陈诚、顾祝同和刘峙。同时,为了制衡何应钦、顾祝同和刘峙的势力,蒋氏还有意识地扶植陈诚在军中成立派系,这就是“土木系”的由来”。
“七七事变”爆发后,八路军挺进敌后,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影响力与日俱增,蒋氏害怕八路军做大,就派胡宗南到陕西坐镇,主要任务就是围困延安。也因此,蒋氏内部出现了第2个派系。
1940年,为了压制李宗仁在第五战区的实力,蒋氏又委任为汤恩伯为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蒋氏内部第3个派系又产生了。
可无论是陈诚派系、胡宗南派系还是汤恩伯派系,它们都是建立在蒋氏为了实现特殊目的的基础之上的。
那么,除此之外,蒋军内部还有没有单纯凭借战功而成立派系的人呢?
俗语云:“功名当应马上取”。可在何应钦、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这4大派系首脑中,指挥能力稍强的仅有汤恩伯一人。
何应钦虽然在黄埔军中地位仅次于蒋氏,也号称名将,但他就从来没有单独指挥过一场大战。这个所谓的名将 其实是个名不副实的“赝品”。
陈诚的指挥能力如何呢?
很多人都开陈诚的玩笑。说陈诚自保定军校毕业后,军事能力就没有提高过。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呢?
按惯例,保定军校学生在毕业后只能先当排长。这就意味着,陈诚也就是个排长的水平。
至于胡宗南,评价者更是毫不客气,直言胡宗南就是个“步/枪指挥官”的水平。什么叫做“步/枪指挥官”?就是个士兵的水平。
对陈诚和胡宗南的评价虽然很刻薄,不太公允,但二人的指挥能力不高却是事实。
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黄埔1期毕业生中有一人,与凭借着围困延安而获得蒋氏重用的胡宗南不同,是凭着战功一路扶摇直上,在蒋系部队内的职务还超过了胡宗南。他,就是关麟征。
抗战爆发后,关麟征由师长、军长、军团长、一路升到了集团军总司令。内战时期,又升任东北保安总司令、“陆军总司令”,可谓官运亨通。
可是,关麟征官虽然越做越大,可权力却越来越小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蒋氏不信任关麟征,采用了明升暗降的方法剥夺了他的军权?还是因为害怕关麟征在战场上有所闪失,而故意雪藏,留待以后大用?
其实,这些原因都不是。
真实的原因是,蒋氏害怕关麟征以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拉拢陕西籍黄埔生中的几位“五大主力”的主将成立一个派系,让本来就内讧不已的蒋军内部乱上加乱。
要论战功,关麟征在黄埔生中是拔尖的。别说胡宗南那种有名无实的人,就连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等人也比不了。
杜聿明虽然号称名将,但蒋军中仅有的一个机械化军第5军在他的指挥下战功并不显。虽然杜聿明性格宽厚,善于团结人,但杜聿明魄力不足,不具备一个派系首脑的手腕和果断。更重要的是,杜聿明缺少成为上位者的野心。
范汉杰和郑洞国等人,则更是缺少独当一面的机会。他们或许指挥一个军、一个集团军会游刃有余,但指挥一个方面战场,则显得有些勉强。
而关麟征则不同。关麟征行事果断,有很强的野心,对权力充满渴望,在军中搞“一言堂”,虽然做不到顺之者昌,但逆之者一律被他赶走。
虽然关麟征的这种做法被很多人视为没有大格局,心胸不够开阔,被诟病为有军阀的潜质。但作为一个上位者,尤其是军中的上位者,这也是应具备的气质。
陈诚就曾经对关麟征的军阀气质提出过批评,可却遭到了关麟征的回怼。
关麟征的观点是,他虽然具有军阀的一些特征,可部队作战却英勇,自己也多次亲赴一线,率部厮杀。而陈诚看似亲和,但屡屡率部避战,保存实力,二者相比,究竟谁更像军阀呢?
气得陈诚胃病复发,呕血不止。
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40年,关麟征的第9集团军被调到第4战区之前这个阶段,关麟征在军中的发展顺风顺水,在抗战中屡立大功。他本人也成为了黄埔毕业生中第2个担任集团军总司令的人。
把关麟征先是调往第4战区,后又调到昆明行营,并非蒋氏要“雪藏”关麟征,而是委以重任。
当时,云南是是滇越、滇缅线的交汇点和抗战外援物资的集散地,同时又是反击缅北的出发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第4战区和昆明行营缺少大将,把关麟征由第9战区调往云南,是蒋氏派出了一员大将来镇守。这也是抗战后期,关麟征之所以战功不显的原因。
1945年,关麟征升任1方面军副总指挥,这是蒋氏再一次对关麟征委以重任。因为抗战胜利在即,蒋氏需要在战后收拾那些在抗战中不听话的军阀,如云南的龙云。
1方面军总指挥是卢汉,下辖滇军第60军、第93军和关麟征的第9集团军,关麟征部是主力。
抗战胜利后,卢汉率领第60军和第93军入越南受降。趁此机会,蒋氏命令杜聿明率部拿下了龙云。
远在越南的卢汉虽有心率部回救龙云,可是退路已经被关麟征堵死,只得乖乖交出军权回到云南,滇军的两个军也被派往东北打内战去了。关麟征也因此功被蒋氏委任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直到此时,关麟征在蒋氏心目中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仍未发生变化。
可没等关麟征的高兴劲过去,蒋氏突然又发来命令,关麟征改任云南警备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由杜聿明出任。
这次突然改任,让关麟征大失所望。也让很多人认为,这是蒋氏要把关麟征“雪藏”起来。
可东北的战略地位是明摆着的,在八路军大批出关抢占东北的关键时刻,蒋氏为何为了一个所谓的“雪藏”而不把自己得力的大将派往要害地区镇守呢?这说不通。
于是,大量的猜测产生了。
有人说,关麟征之所以被改任,是因为他性格暴躁,不能容人,很有可能会与仍驻守在东北的苏军发生矛盾,故而改任杜聿明。
杜聿明性格温和,做事又面面俱到,不仅能与苏军搞好关系,也会与熊式辉搞好关系。东北的“将相和”了,事情就好办了。
还有人说,是陈诚在背后捣鬼。当时陈诚正在预谋取代熊式辉,如果关麟征在东北,以二人那恶劣的关系定会遭到关麟征的强烈反应。而杜聿明则会好很多,虽然也会不满,但不至于反应强烈。
这就是说,在关麟征刚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不久,陈诚就开始布局把他撵走了。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站不住脚。
关麟征还未到东北,怎么就一定知道他会与苏军搞不好关系呢?就怎么知道他一定会与熊式辉搞不好关系呢?
要知道的是,熊式辉可是蒋太子的人,关麟征虽然性格暴躁,但并非没有头脑,他岂会得罪权势如日中天的蒋太子呢?
要说是陈诚在背后捣鬼,或许有之。但即使陈诚在捣鬼,起码在此时,蒋氏还未被陈诚说动。不然,也就不会有一纸任命。
至于陈诚提前布局,想要把熊式辉撵走的说法,则更是牵强。陈诚又怎么知道熊式辉在东北就一定会干不好呢?
那么,还有什么原因能让蒋氏改变主意呢?
抗战胜利后,陕西籍的黄埔将领们的晋升令人惊叹。
张灵甫力压学长李天霞担任了74军军长;胡琏当上了18军军长;杜聿明虽然交割了第5军军长的职务,但在第5军有着很强的影响力;52军被调到东北后,虽然由广东大埔籍的赵公武担任军长,但这也仅是过渡,陕西籍的刘玉章随时可以补位。
如果在加上陆续被调往东北的新1军和新6军,直接归关麟征指挥以及能够施加影响力的部队涵盖了蒋军的“五大主力”。
如果关麟征在东北获胜,以他的野心和魄力,拉拢以陕西籍黄埔生为核心的“五大主力”主将,再加上像71军、49军以及滇军的两个军和其他部队,成立一个新的派系就是反手间事,而且还是蒋系部队中实力超群的一个派系。
到那个时候,蒋氏必定会大权旁落,以浙江人为基础成立的陈诚、胡宗南、汤恩伯三大派系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压缩。没有了军权支持,蒋氏还能睡得着觉吗?
正是鉴于这种担忧,蒋氏才临机改变任命,把杜聿明派到了东北。
图片资料网络
杜聿明的第5军系虽然势力也不弱,但没有话事人,杜聿明虽然是名义上的首脑,但一来没有野心,二来魄力不足,是不会借此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成立派系的。
但也不能不防,这也是蒋氏为何要把杜聿明调来调去,始终没有把任命杜聿明当封疆大吏,而仅是当作一个“救火队长”来使用的原因。
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关麟征失去了征战沙场的机会,但权力并不小,像这种镇守一方的警备司令在黄埔生中仅有他和宋希濂两人。
1947年,蒋氏卸任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征接任,成为黄埔军校的第2任校长,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
关麟征虽然身在军校,但心仍在战场,对军权仍然充满了渴望。
孟良崮之战后,整编第74师覆灭,蒋氏迁怒于汤恩伯,把汤恩伯撤职查办。
可空出来的位置由谁来接替呢?就在这时,一个让蒋氏想也想不到的人来举荐关麟征。这个人就是陈诚。
蒋氏感到很奇怪,陈诚和关麟征二人一向水火不容,他怎么能举荐关麟征呢?
事后蒋氏才知道,这是第十八军军长胡琏在陈诚面前举荐了关麟征,陈诚一来抹不开自己手下大将的面子,二来也实在无人可用,就答应了胡琏的请求,举荐关麟征接替汤恩伯。
可当蒋氏和关麟征谈话的时候,关麟征“狮子大开口”,提出的要求是,除非把山东的军政大权交给他,否则,不能奉命。
蒋氏本来就害怕关麟征拉拢陕西籍的将领另立一派,这才把他拿下。如果把山东的军政大权交给关麟征,蒋氏的另一位心腹大将王耀武到哪里去?
因此,蒋氏只得再次弃用关麟征。
1949年,蒋氏第3次下野。李宗仁鉴于实在无人可用,在征求蒋氏同意后,任命关麟征为“陆军总司令”。
关麟征也欣然同意。
可是,这却犯了蒋氏的忌讳。
蒋氏虽然下野,但仍然大权在握。他本来就对关麟征有所提防,看到关麟征竟然投靠了李宗仁,蒋氏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前一秒将关麟征提为总司令,下一秒却以“溪口电话手令遗失”为由不认账了。
遭此打击的关麟征终于心灰意冷了。
关麟征在抗战胜利后丢官去职,与被蒋氏“雪藏”无关。
这其中虽然有着陈诚在背后捣鬼的影子,但这并不是主要的。
关键的问题在于,蒋氏害怕关麟征把军中的陕西籍将领拉拢在一起,成立一个新的派系,威胁到蒋氏对军权的把控。
这才是关麟征在抗战后被蒋氏弃用,郁郁不得志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