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故乡,别来无恙》跟看纪录片似的,剧里号称“天府四大金刚”的四个女孩不约而同都放弃了北京、上海,选择回到成都老家过安逸的生活。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我和我的朋友身上,七年前第一个离京的是一个同事,为爱远赴青城山,和伴侣隐居小城过了好几年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
接着是我,被北京的房价劝退,正好在老家西安谈了一个男朋友就顺势回去了。之后陆陆续续有去成都创业的,有在三亚定居的,还有在长沙买房北京工作两地跑的……
我的同事大璐璐本行是编剧,疫情期间没活干回了湖北老家,本打算今年再战北京,没想到在武汉待得太舒服了,北京有的武汉都有,吃喝玩乐更便宜不说,还不挤人不堵车。结果就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动身。
这几年在北京认识的朋友,除了土著和已经买房安家的,能走的几乎都走了。没了挂念的人,北京瞬间变得一无是处。好像过了某个节点,帝都在北漂的人眼里就褪了色,再也不是当初憧憬的样子,曾经想要逃离的家乡却越看越顺眼。
剧里四个女孩也经历了这个阶段,她们一开始返乡的动机各不相同,有被动有主动:美妆博主苟丹丹回来是为了疗愈情伤,尽管个性要强总是报喜不报忧的她故意瞒着父母朋友,但熟悉的故乡环境总能提供一种无形的支撑。哪怕只是在热闹的街头走一走,闻闻火锅味、听听麻将声心神也能稳定不少。
保险经纪人张沛被公司任命为成都分公司的总负责人,本来她刚在北京买了房不愿意回来,一个跟她年龄相当的客户猝然离世,她看到对方父母失独之后的凄凉,改变了心意决定回家好好陪伴父母。
吴芸的动机最简单,妈妈是成都人,她正好考上了成都的公务员就回来了。
董家希最晚返乡,她回来的过程也最纠结,北京能给她的热爱和梦想提供舞台,但独自拉扯她长大的妈妈身患绝症,需要亲人的照顾。这个角色初看不是特别讨喜,有些观众觉得她不成熟,甚至有点自私,亲人和梦想应该毫不犹豫选择前者,怎么能摇摆不定?但恰恰就是这种摇摆不定的心情特别写实,子女和父母对彼此的感情浓度是远远不成正比的。
绝大多数父母不希望成为孩子的拖累,宁愿孩子展翅高飞。董家希的妈妈也是如此,本来生气女儿瞒着她改了小众的戏文专业,当编剧哪有干财会稳定?后来自己确诊了肺癌,又故意冷言冷语说不需要女儿照顾,让她赶紧回北京工作。
这部剧的导演在豆瓣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绝不想家的人》。文章里讲他在北京读大学时对“想家”这件事嗤之以鼻,直到某次父母送他上学,他利落地道别,然后在座位上自顾自看报纸打发时间。半个小时后火车开动,他才瞥见父母一直在站台默默地等着,想多看他几眼。然而等不及他多说什么,火车立刻摇晃着驶出站台。从此,他才明白离家的分量。
这些动人的细节被导演化用在剧中四个女孩身上,不偏不倚。吴芸的父母送她去机场,行李箱严重超重,里面塞满了沉甸甸的土特产。听闻成都烧烤玉米是按粒卖的,父母怕她吃不够,给她带了一大兜子玉米,甚至还给她塞了一只活鸡。
董家希的妈妈为了给女儿多留点钱,宁愿换成便宜但疗效差的药剂。
苟丹丹遗传了妈妈的好强和要面子,不肯告诉父母丈夫出轨又车祸横死,自己要当单亲妈妈了。她自以为瞒得天衣无缝,结果妈妈一眼就看穿她怀孕了。知道真相后妈妈让她安心在家养胎,街坊四邻的风言风语哪有女儿的幸福重要。她甚至计划着要搞钱给女儿买一套三层大别墅,方便女儿在家里做直播工作。
张沛的父母心疼女儿买房压力大,商量着把成都的房子卖了,帮女儿还北京的房贷。张沛回家无意中翻出记账本,发现父母为了省钱,几块几毛的买菜钱都是精打细算地花,瞬间崩溃了。任素汐这里演得特别好,喝醉后抱着妈妈泣不成声,说她在北京给自己买了一张好漂亮的新沙发,爸爸妈妈却在老家坐已经破了皮的旧沙发。
“我给你们打电话打得太少了,你们打过来有时候我还不愿意接。我以为我给你买个电动牙刷、发个红包就是关心你了。妈妈,对不起啊……”
我怀疑台词是导演和演员现场攒出来的,太有代入感了,我跟我妈打电话也总是不耐烦,她一催我生孩子我就直接挂掉。这个世界上我唯一敢直接挂掉的就是父母的电话,因为知道他们不会跟我计较。我也曾自顾自地在网上买各种以为他们用的上的东西,比如洗碗机和吸尘器,认为送礼物就是尽孝心,其实父母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按钮复杂,说明书字太小看不清,他们还是习惯用原始的抹布、扫帚。
父母和子女对彼此的付出好像总是错位的,张沛的妈妈也总是嘴上厉害,身体诚实地不停给女儿寄自己亲手做的家乡菜。张沛说吃不了都放臭了她还不肯罢手。
张沛回成都打理分公司,父母以为她出啥事了不在北京干了回来找工作。过去的主流观点是有本事的人才能走出去在大城市扎根,回家就等于失败。我当年北漂的时候在北京住的房子比家里卫生间还小,但逢年过节亲戚聚会,我跟父母都很有默契地不提这些心酸,只说北京的好,马路多宽,建筑多气派,同事来自天南海北,个个都是能人。张沛在成都招聘正好遇到来找工作的老同学,对方一开始不了解情况奚落她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还跟她打赌公司招的新员工只有他能在一个月内开单。
他低估了张沛的能力,也低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潜力。我们之前在文章里写错过大城市的红利期最可惜,现在大城市的红利期已过,市场下沉,二线城市的韧性此时才显现出来。张沛的分公司开得如火如荼,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人情社会,资源相对集中。亲朋好友、街坊四邻都是她的人脉,口口相传就能帮她拉新。
她妈打个麻将就能拉来一圈麻友找她买保险,她回成都处理的第一个单子是帮老同学的太太理赔,跟保险公司一番唇枪舌剑拿回了应得的全额赔付款,一战成名之后立刻被邀请去做内部讲座,接下来的情节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老同学太太的同事全成了她的客户。看着不靠谱的新员工也都陆陆续续开了单,有把小区宝妈变成客户的,还有人跟大爷大妈一起跳了几次广场舞就拿下了单子。
人情味的另一面是难以保障个人隐私和边界感,剧里没有刻意回避小城生活的通病,张沛刚一回来,她的个人信息就被母亲挂到了公园相亲角;上厕所时母亲不敲门就径直进来;她的快递还会被父母擅自拆开,由此引发的误会还差点令她当众社死。家长窒息的教育方式是她当年拼命逃离家乡留在北京的理由,她在剧中有段台词,大意是在北京她可以安心当个中不溜的第六名,回家后被身边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反而不敢“躺平”。
大城市包容、自由,同时也冷漠、辛苦;小城镇稳定、安逸,但也意味着保守和禁锢。天平两端唯一的变量是机遇,说直白点,就是钱。有个段子以玩笑的方式算了一笔账:学霸北京工作,月薪三万房贷两万,学渣家乡工作月薪五千没有贷款。最后殊途同归,两人都攒不下存款,生活压力却大不相同。
20年前卷生卷死是有价值的,或许能卷出个结果。北京上海深圳意味着梦想、机遇,当超大城市的膨胀期过去,年轻人还能不能在这里实现梦想?很难了。回家意味着稳定,当然也意味着你一眼可以看到40年之后的日子。
适合自己的决定就是好的决定。故乡在二线以上城市,比如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长沙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可以回家,城市小经济弱家里没关系的不要轻易回去。可以学我的同事大璐璐,选择一个离家最近的二线城市,兼顾亲情陪伴和社交距离。
“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喊了也有十年了吧,过去是不得不逃离,现在的年轻人更多是自愿离开。他们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所以返乡不一定是失败,只是选择一种更有把握的生活,无关对错,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