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助秦国夺回河西,助山东各国共御大秦,到了老年竟还能成为秦相

半醉的幻苦君 2023-06-03 08:59:54

到了春秋战国时,本来不受诸位重视的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一飞冲天,实力一跃成为诸位列强中的佼佼者,甚至引起了山东六国的注意。纵横实际上就是大合纵和连横两字。简而言之合纵指是山东六国是在御秦国;“连横”指可是秦国、楚、齐三国联手,向附近的韩、魏发起攻击。

说起这几个字,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便会联想到苏秦和张仪。苏秦是一个崇尚合纵的人僚虽然他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但是他成功的说服了山东六样内让他们结成了一个共同对抗秦的同盟,所以他的身上也佩戴了六国的徽章。张仪力主连横,以秦相的名义东奔西跑,以“横”为“纵”,使秦国得以保持其独霸之势。在很多人看来,苏秦和张仪是两个看似势均力敌的人物,然而两个人的年龄却是差了十数年,而且还没有真正的交锋过。事实上,在苏秦之前,公孙衍就已经提出了结盟,这是张仪最大的敌人。

公孙衍出生于周显王9年(公元前360),出生于魏国阳晋,早期为魏国官员。后来公孙衍投奔了秦国,并且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渐渐成为了一名将军。周显王36年公孙衍带领秦军在雕阴迎战魏军,取得了胜利。

公孙衍凭此功劳被提拔为秦国除了秦孝公外,最高的爵位,执掌军政大权,足见他在秦国的地位。就在公孙衍一跃进入秦国权利顶峰的那一年,又有一位魏国人张仪抵达秦国,被秦惠文王封为客卿,五年后张仪当上了秦相,故公孙衍心有不甘大愤然离去,回到了故土魏国。

虽然他带领秦军击败了魏军。但是魏惠王并没有对公孙延进行报复,反而的封为犀头领的让他掌管魏国军马。之前,魏国经常仗着自己的实力欺负秦国,但在商鞅变法之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孙衍自知魏国敌不过秦国便建议各国结盟共同抗秦。

秦相范雎曾经建议过秦昭襄王远交近攻列的重大对外战略,而公孙衍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呢?周显王第四十四年,与田朌联手,攻打赵和韩两国,大获成功。公孙衍与齐共讨赵韩之事,让张仪大为吃惊,于是他马上与齐楚结盟,并派军攻打魏国,以免将来其他国家群起而攻秦。

张仪想要破坏联盟,公孙衍也不会袖手旁观。周显王46年,自从武王讨伐建立周王朝之后,按照规定周天子才能称王,在战国时期,楚国君主看不起周王室,就自立为王,之后,吴国和越国也都相继称王,自然,自封为王是不会得到认可的。

周显王35年,魏惠王到徐州与齐威王会面,两人互封为王。十一年后公孙衍聚齐魏,韩,赵,燕,中山等五个国家的国王,商定结盟,彼此都称对方为国王,故称“五国相王”。很明显,他们是为了对抗秦、齐、楚三国,而他们自立为帝,也意味着周天子的权力已经荡然无存。

不久之后,齐国因为不满意中山自立为帝,欲发兵征伐,而南边的楚国更是把目标直指魏国,公孙衍以五国相王来对付秦国,却未能如愿。周显王47年,张仪被秦国罢免,转头就投奔了魏国,在秦国的压力下,他顺利当选为魏相。随后秦军借道魏国,向齐军发起了攻击,但最终还是被打得溃不成军。

迫于齐楚的压力,魏国将张仪赶走了,新登基的魏襄王封了公孙衍为相邦。这一次,公孙衍结盟的对象是魏,赵,韩,燕,楚,就连秦国西部的一个小国义渠都被他拉进同盟。周慎靓王三年,公孙衍戴着五个国家徽章率军攻打秦国,在函谷关吃的一场败仗。

魏襄王对他已经不信任,但他仍坚持联盟的原则,从齐国请来孟尝君做魏国丞相,然后又去韩国做了丞相。秦惠文王为防东边的诸侯结盟自率军征韩公孙衍大败,只能退回魏国,但这时魏国正与秦交好,公孙衍的结盟就失去了意义。

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赶走张仪后,居然请公孙衍做了秦国的宰相。公孙衍返回秦国后,为他的国家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努力,其中就有巩固蜀地的统治,最后死在秦国。公孙衍不像苏秦那样,一辈子都在联合山东诸国与秦国作对,更是两度投靠秦,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2 阅读:29
评论列表

半醉的幻苦君

简介:喜欢旅行 喜欢走进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