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高僧鸠摩罗什:7岁出家游历,2次破戒娶妻,逝后化作舍利子

小汤的日记 2022-08-31 13:42:51

佛教是一个汉化程度很高的外来宗教,尽管并非产于中国,但是通过成功的本土化成为了一个在中国流传千年的宗教,拥有无数信徒。佛教徒要遵守着中国的戒律,如果破戒一般就修为尽失了。

也许有人会举出济公李修缘的例子,可是他那句著名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后面两句是“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这说明这种修行方式不具有参考性。不过,也的确有人在2次破戒后还是成为了高僧。

千古一僧鸠摩罗什就是如此,他7岁就出家游历,学习了高深的佛法。这之后他却不走寻常路,2次破戒,还都是色戒,娶了妻子。然而,他的修为依旧深厚,在逝世后还被瞻仰供奉。

传奇的身世

鸠摩罗什的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具有异域风情,他也的确算是个混血儿。他的母亲是龟兹公主,龟兹国是现在的新疆库车地区,他的父亲则是天竺国人,天竺就是古印度。母亲是公主,父亲的身份也不同寻常

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鸠摩罗炎的父亲是天竺国的国师。国师一职是世袭的,可以说在未来等待着鸠摩罗炎的是权势和富贵。然而这都不能打动他,他自幼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追求的不是俗世的荣华富贵,而是信仰。

所以,鸠摩罗炎离开了天竺,前往异国,通过游历和讲说佛法精进修为。他的历程在龟兹结束了,彼时鸠摩罗炎英俊潇洒,气质出众,在龟兹国讲法期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连龟兹国王都很看重他,强行把他留下和自己的女儿耆婆成亲,让他成为了国师。

势不如人,鸠摩罗炎只能听命。他和公主耆婆成亲了,耆婆怀上了鸠摩罗什。这时,神迹出现了。公主在怀孕后突然精通佛法,而之前的她对佛法可以说是一问三不知。在此之前,公主从没去过天竺,也就不会那里的语言,可是她在怀孕期间却无师自通了天竺语。

这一切都和鸠摩罗什有关,鸠摩罗什呱呱坠地后,耆婆就失去了这些能力。鸠摩罗什一出生就显示出了不凡之处,他6个月是就会说话,5岁时已经才高八斗。就这样,年纪尚小的鸠摩罗什获得了众多支持者,他们期待鸠摩罗什日后成为龟兹的国师。

然而,鸠摩罗什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变化。鸠摩罗什的弟弟早夭,母亲耆婆因为丧子之痛而选择了遁世出家,而鸠摩罗什和鸠摩罗炎也都追随她出家了。一家三口都遁入空门,这样的奇事实在少见。

2次破戒

在外游历数载的公主耆婆,见鸠摩罗什已然学有所成,便带着鸠摩罗什回到了龟兹国。鸠摩罗什回国后,就在珈蓝寺讲经,无数民众去瞻仰他的风采和佛法修为。鸠摩罗什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只局限于龟兹国内,整个西域地区都知道了这么一位高僧。

然而,就算是已经脱离俗世的鸠摩罗什,也逃不过树大招风这条规律。前秦建元十八年,前秦的统治者苻坚派遣吕光攻打焉耆,他们的目标其实是龟兹,更准确地说是龟兹的鸠摩罗什。苻坚计划得到鸠摩罗什,把他带到中原,继而获得佛教徒的支持,也能平息民议。

吕光一路打过去,成功把鸠摩罗什从龟兹劫出来了。可是,前秦此时已经灭国,苻坚也没了。吕光回不去了,就索性留下,占据了凉州。而凉州百姓听说鸠摩罗什来了,就都过来想要听他布道。

鸠摩罗什成了百姓们关注的焦点,吕光很不愿意看到他抢了自己的风头,就想出了一个卑鄙的手段。吕光迫使鸠摩罗什和一个宫女成亲,还威胁他如果不破戒的话,那个宫女就性命不保。鸠摩罗什无可奈何,只能照办。

不过,鸠摩罗什就像济公一样,他们修为高深,即使破戒也不影响修行。鸠摩罗什没有忘记初心,尽管破戒了,但他本心未变,所以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佛法修行。

鸠摩罗什留在凉州,为当地百姓宣扬佛法。百姓们也知道鸠摩罗什是被奸人逼迫破戒的,所以仍然愿意追随他,吕光的企图没有成功。鸠摩罗什在凉州待了将近二十载,门生无数。后秦弘始三年,姚兴来到了凉州,他把鸠摩罗什尊为国师。

然而,姚兴看到了鸠摩罗什的巨大影响力,对他生出了忌惮。为了破坏鸠摩罗什的形象,他选择了和吕光一样的手法,他逼迫鸠摩罗什娶亲破戒。鸠摩罗什这次和一名女子生下了2个孩子,身边还有姚兴派过来的十几个女子。

瞻仰供奉

鸠摩罗什第二次破戒,这次民众对他的态度变了,很多人指责他心口不一。鸠摩罗什面对指责,当众喝下了一碗飘着银针的水,他对民众说想要破戒的,就要做到这个。这使他的声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鸠摩罗什是四大译僧之一,他的确对翻译佛家经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和弟子译出了《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促进了佛法传承。

鸠摩罗什还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的弟子中佛法大成得很多,有着后世所称的“什门四圣”、“八俊”、“十哲”。后秦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鸠摩罗什圆寂。鸠摩罗什在临终前交代弟子将自己火化。

鸠摩罗什的遗体火化后留下了舍利,据说这代表他修为大成。这颗舍利后来被供奉在了鸠摩罗什寺庙,保存至今,有着旺盛的香火,无数人来瞻仰供奉。

小结:

鸠摩罗什两次娶亲破戒,却依旧佛法精深,成为得道高僧。他的事件并非鼓励佛教徒也抛弃戒律,放纵欲望。

鸠摩罗什和济公一样,他们能成为高僧,主要还是自己修为了得,外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都像他们这么做,就只会误入歧途了,毕竟这么长的岁月里也就只有一个鸠摩罗什和一个济公。

0 阅读:81

小汤的日记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