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军事能力怎么样?听说他解决了古往今来的古代战争攻城难题?今天就已古代战争中的攻城战作为切入点!
孙子兵法曰,战争三要素为“天时、地利、人和”,但实际上,地利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另外两者。李靖等人把地利提到战争最重要的位置,并非轻视天时和人和,只是因为天时人和,运气成分太大,事先无法确定。比如战争开打前,你无法确定到时候是晴天还是暴雨;对方内部有矛盾,你也无法确定他们就一定内讧,反间计一定生效。 天时人和,需要看老天爷和敌人的脸色,万物都在变化,任何事情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唯有地利,是看得见摸的着,唯一存在确定性的优势。在古代,因为科学技术条件限制,缺乏有效攻坚手段,所以一旦拥有地利,几乎就立于不败之地。古代孤军敢于据险抵御大规模敌军的例子屡见不鲜,攻坚战,也成为各代名将无不头疼的问题。因为攻坚难打,所以古代对城墙的修建,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古代城墙并非垂直于地面,而是个标准梯形。以唐代为例,凡筑城,城墙根厚度为高度的二分之一,是城头厚度的两倍。稍有点几何知识就能明白,这是一个等腰梯形,下底是上底的两倍,高是下底的两倍。
设计成这样,目的在于守军能获得最大视野和攻击范围,因为抛物线的存在,如果垂直于地面,攻方一旦贴近城墙,由上抛投东西,反而不易击中,另外垂直90度的城墙,攻城车也能轻易靠上墙头。
唐代城墙高度一般为五丈,墙根厚度则为两丈五,也就是八米多。如此宽阔的厚度,想要破坏城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因为梯形设计,就算你破坏了一部分,也不会引起城墙连锁崩塌。正因为这种独特的设计,纵观中外冷兵器战争史,各种据城坚守的奇迹,多发生在中国,那怕是天下无敌的蒙古精兵,也在襄阳城下屡屡吃瘪。
冷兵器战争中,对于攻城战,最有效的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围城必阙,围城要留下缺口,要给守军一个退路,争取让他们主动逃跑放弃城池;第二种就是耗,如果守军不肯逃,那就只能耗,大家拼谁的粮食多,谁先撑不住。
中国古代战争中,破城大多都是这两种方法,真正靠强攻攻下的并不多,而且多是简陋小城。如果通过死耗攻破城池,代价通常极高,十万大军围城一年,就不说消耗多少物资,浪费的时间和战机可能更为致命。所以古之名将,往往会在破城之后实施屠城,原因并非仅仅嗜杀,当然,名将们个个都是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但震慑是更重要目的。如果所有城池都要靠强攻攻取,只怕所有名将都会倒抽一口冷气,手脚发凉。
但到了明代,却出现了与众不同的战果,李自成自出潼关以来,短短四年之间,以席卷之势横扫整个中原和北方,而且所下城池,多为强攻强打。山西诸多坚城,都是一攻即克,比如著名坚城太原,仅花了三天就攻下,明军凭险固守的宁武关,前后也只花了不到十天。 为什么奉行了数千年的攻城守城法则,到了李自成这里就不灵了呢?原因就在于,一是李自成是个天才军事家,他开创了一门别出生面的攻城战术。农民军的训练水平和装备,其实根本不能与官兵相比,战斗力差了很多,比如曹文诏就曾以一千名关宁铁骑,打的几十万农民军大败亏输,一连几十战,连战连捷。
缺乏重型器械的农民军攻打守城官军,表面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李自成颁布了一条著名军令,攻城战,每名士兵都必须撬下一块砖,有砖者可以回去休息,无砖者斩。古代城墙,外表虽然是砖石,但里面其实都是坯土,农民军虽然装备差,但胜在人多,几万农民军一拥而上,人人都扒拉一块砖回去,城墙很快就变成了光秃秃的土墙。
二是火药开始大规模在战争中应用。比如明军固守山海关的资本,不仅有坚城,还有所向披靡的红夷大炮,就算是战无不胜的天才努尔哈赤,也殒命于大炮之下。戚继光的兵书里写道,戚家军的主要武器是火器,装备了各种精良火铳,持有火器的士兵,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农民军虽然没钱没技术造火器,但同样掌握了火药技术。
扒下墙砖后,李自成便命令士兵,在城墙上挖洞,掏空四周,只留下若干个土柱支撑。前面说过,古代城墙根基厚度往往超过八米,而且是梯形建筑,如果指望挖洞把城挖塌,基本上不可能,李自成挖洞目的,只在于找出城墙薄弱处和安放火药。
城墙也有豆腐渣工程,农民军用绳索拉断土柱,不坚实的地方就会塌陷,然后再用大坛子装满火药,对准这些薄弱环节猛炸,称之为放迸。挖洞加上火药,再高大的城墙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古往今来的攻坚难题,就这样给李自成解决了。
但就算是这样,也有解决不掉的硬骨头。开封城是当年金国所建,城坚墙厚,而且守卫开封的明军,备有大量精良火器。李自成三次攻打开封,掘了十几个洞,动用了数万斤火药,开封城依自巍然不动,反倒是误伤了不少自己人,李自成自己也被射瞎了左眼。
朋友们,您认为李自成的军事能力怎么样?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咱们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