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武将,为什么到了宋朝,地位会迅速下降

诚实小豆 2023-05-20 08:35:02

我们都知道,大唐是一个以武为尊的年代,以武为尊的年代。那个时候,那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都是受人尊敬的。在很多唐朝的典籍中,都可以看到读书人对自己的渴望,比如“宁可做百人队长,也不愿意做一名读书人”,甚至还有“李太白”这样的诗句,“我愿意拔出我的佩刀,去砍楼兰”。

但是,自从宋代开国之后,武道之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文官的身份相比,武将的身份却是一落千丈,就连翰林大学士欧阳修,也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嘲弄王德用,说他是武将。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人们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唐、宋时期,曾经备受读书人推崇的将领,如今却渐渐被贬为“贱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唐朝军队 _图

招兵买马的流行,造成了士兵的良莠不齐。

以均地制度和以此为根基的军政制度,唐代在中早期的一次又一次的对外征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当众多的军事世家开始争夺土地和其他资源时,就会产生大规模的合并,使得原本的平田制度和军队制度都陷入了僵局。公元八世纪中期,唐代被迫废除了政府兵制度,代之以招募兵制度。如此一来,就把战士们从农夫(此处所说的农夫,也就是地主)中抽离了出去,变成了一个独立于生产之外,只专注于打仗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没有土地的人都想参军的原因。

大唐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内忧外患,导致了大量的士兵伤亡,就算是御林军,也经常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再加上节度使制的实施,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各地的领主都在想方设法地招募士兵,这固然是一种快速扩张军队的方式,但也造成了士兵的质量参差不齐。更有不少军阀为了一时的利益,雇佣了一批又一批的土匪混进了自己的部队,于是,在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将自己的部队和流氓混为一谈。刘禹锡在《武夫词》中指出,士兵们都是些懒惰之辈,无业游民,无业游民,无业游民,无恶不作,无恶不作。

五代十国版图 _图

五代时期的军政体制,使得将军的形象完全崩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代十国时代的动荡,军事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因为五朝开国皇帝都是某个势力的掌控者,在漫长的军中生活中,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权力,所以他们习惯了用严厉的手段来统治自己的军队,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严厉的惩罚,只要不过分的奴隶,那就是难得的好官员了。

以东汉汝州守将刘审交为例,他因病去世,当地人为他建了一座祠堂。冯道看了刘审交的生平事迹后,才知道他并没有什么治国之才,只是和别的官员比起来,“不伤及无辜”。如果说为一名死去的高官建一座神殿,只是为了“不伤及无辜”,那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士统治下的民众,将会面临怎样的恐惧和灾难。

冯道(882年-954年) _图

再加上他们对于军务的了解很少,如果让他们参与到政务之中,那就麻烦了。比如在裁决时,武人的法官,由于对法律的不了解,常常不顾法律的规定,不顾法律的规定,任意妄为,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冤屈。再加上他们手中掌握着庞大的军权,对朝廷没有丝毫的畏惧,所以,裁决常常不经过中央的审核,也就没有人能够监察,这才导致了一桩又一桩的冤案。残酷的军人政策,已成了今天人们对五代十国的固有形象,同时也把“暴虐无道”的烙印,刻在了将军身上。

宋太祖(927年-976年),即赵匡胤 _图

文治的崛起与休军与军伍对武士的压制

正是因为五代时期的混乱,所以宋王朝才会再次实行“文武并举”的政策。宋太祖在刚刚建国的时候,便提出“文武二府”的想法,将中书省和枢密院分离开,形成,并逐渐提高了文官的身份,用已经去世或被革除职务的节度使和防御使来统领各地事务的设想。

太宗登基之后,知道自己无法在武力上胜过兄长,便开始大力推行治国之道,招揽更多的文官为朝廷效力,以此来稳固自己的权力。太宗登基一年,就废除了七个武林节度使,第二年,节度使只负责自己所在州的事务,其余的地方,都归自己的国家,而余州则归自己的国家。甚至在与辽、党项、吐蕃三国的交界处,都有不少的文臣被任命为知州知军,取代了自己的旧部。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_图

在这种情况下,以文官力量的兴起为代表的是武官力量的衰落。自此之后,不管是政治上的考量,或者是情势所迫,中央政权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对军中将领进行压制,并渐渐用种种手段来消减他们的威信和影响力。从太宗皇帝开始,就有一条法令,凡是有奸淫掳掠百姓之事,都要上报朝廷,严加管教,严加管教,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卷八号,将那些奸淫掳掠的恶人,全部编入自己的军中,这样不但不会让这些奸淫掳掠百姓,还可以让这些奸淫掳掠百姓,成为外敌的牺牲品。真宗一脉更上一层楼,以武力收编当地最难对付的强盗强盗。

咸平三年(一○年),马贼首领魏捷,绰号“撼动山”,投案投案,真宗竟然亲自点名,赏其锦衣银带,并封其为“龙猛将军”。自此之后,强盗、土匪等便成了北宋军队的一大支柱,使得南宋军队的声望一落千丈。

宋朝军队 _图

“澶渊之盟”之后,李代桃僵,以为天下已是一片祥和,不再注重武力,而“休战”的推行,也让李代桃僵的军队,彻底丧失了在战场上表现自己的“桥头堡”,成为了李代桃僵。所以,谁说起这场战争,就会被视为“贪功”。如雷贯耳:“横刀立地,拔刀起兵,不管生死,不管食物,直到死亡,一口棺材,一切都结束了,可悲的男人!”

在此情形之下,文臣与武臣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分野”。朝廷不仅对武职转文职有严格的要求,对高官的子侄,更是对高官的子女,只有武职才有资格担任,就算是岳飞这样掌握着四分之三兵力的大将军,也没有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到一个“纯洁”的职位。这不但打破了中国读书人“出将入相”的观念,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6

诚实小豆

简介:传承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