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案真相大白?美乌紧张,俄本土传噩耗!以色列考虑停火

茜冰评国际 2024-08-18 16:28:39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近日,“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有了新进展,德国联邦检察院终于锁定嫌疑人,并发出了首张逮捕令。

据了解,这名嫌疑人名叫弗拉基米尔·Z.。实际上,他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哪国人?答案是“乌克兰人”。值得一提的是,和弗拉基米尔·Z.一同被列入嫌疑人名单的,还有另外两名乌克兰人。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强烈关注。毕竟,爆炸案拖拖拉拉2年了,终于有了新进展。

据了解,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海底抵达德国。2022年9月26日,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大量天然气。

要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是连接俄罗斯与欧洲最重要的能源通道,对于欧洲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来说,那是至关重要。

管道爆炸后,整个欧洲瞬间陷入了能源短缺的恐慌。

经调查,北溪-1 号的4条管道中有3条发生泄漏,共有4个泄漏点,均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疑似遭人为破坏。

爆炸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不过,出于某些原因,瑞典和丹麦查来查去,都没查出什么名堂,已在今年年初停止相关调查。而德国方面一直在继续。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案件调查终于有了眉目。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德国相关机构6月就曾向波兰首都华沙的地区检察机关发过“欧洲逮捕令”,可波兰方面迟迟未能采取行动。

那名嫌疑人已知最后行踪是7月从乌克兰入境波兰,但波方搜查其住所时并未寻获此人。

一时间,争议四起,关于“是真没找到人,还是找到了又放了”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当然,这样的怀疑并不是毫无道理。众所周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兰一直是“援乌反俄”的急先锋,是乌克兰的忠实支持者,其配合德方抓捕乌克兰公民的意愿恐怕并不强烈。

为防止事件发酵,波兰检察机关发言人安娜·阿达米亚克赶紧站出来,解释了一通。

大致意思就是,波方之所以没能抓到弗拉基米尔·Z.,并非是波方办事不力,而是因为德国事先没有把这名嫌疑人的姓名输入受通缉人员数据库。

对于阿达米亚克如此一番推卸责任的说辞,德国方面尚未给出任何回应。不过,相比之下,外界更关心的是乌克兰和美国得知此事后的反应。乌克兰,无需多说,自然是如坐针毡。而美国,也好不到哪去。自爆炸案发生以来,关于谁是破坏“北溪”管道的幕后黑手,至今疑云重重。

去年,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西摩-赫什曾爆料,管道被炸是由美国情报部门策划、总统拜登拍板,然后由美国海军潜水员安放爆炸物,后经挪威海军飞机投掷声呐浮标后引爆炸药的。

再联想到管道被炸,谁才是最大受益者,不少人也将目光再次锁定在素来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身上。北溪管道遭破坏,导致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降低,同时越来越依赖美国。在此背景下,爆炸案有了突破性进展,一场口水大战恐将来袭。

不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乌克兰政府貌似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为自己辩白,因为乌克兰眼下正忙着卖力推进针对俄本土的军事攻势。

日前,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尽管战斗很艰难,也很激烈,但乌军仍在俄边境州库尔斯克地区继续推进。乌方的“谈判筹码”正在增加,“下一步行动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近日称,乌军已在库尔斯克州某些方向推进了1至3公里,控制了该州约40平方公里领土。目前乌军已控制该州74个居民点。

但是,俄方可不买账,俄武装力量军事政治总局副局长阿劳季诺夫称,目前库尔斯克州的局势已得到控制,乌军主力部队的行动已被阻止。俄总统普京也已放话,当下最紧迫且最重要的是必须马上把乌军赶出俄领土。

由此可见,俄军接下来必然会加大反击力度。

在此敏感时刻,一直在冷眼旁观的拜登,又开始说起了“风凉话”。自乌军攻入俄境内以来,拜登首次公开表态说,乌军的进攻,让普京陷入了“真正的困境”。

不过,在说“风凉话”的同时,拜登又一次上演“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戏码,宣称并不知情,也无权干涉乌克兰内政。

拜登说,乌克兰在采取行动之前,没有告知美国,美方也“没有参与”乌军此次行动。而且美方也无权要求乌克兰政府做什么。话说,美国干涉的还少吗?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不仅干涉俄乌冲突,同时也一直在给愈发紧张的巴以冲突拱火浇油。

不过,日前,巴以纷争传来了好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准备同意停火了?

近日,西摩-赫什又曝料,内塔尼亚胡终于准备同意在加沙地带停火。这对于持续升级的巴以局势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世人皆知,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异常强硬,即便是美国后来频繁施压,内塔尼亚胡都是一句话,谁也阻止不了以色列彻底铲除哈马斯。

如今,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发生如此大转变,让在炮火之下挣扎过活的巴勒斯坦民众看到了希望。

不过,这毕竟是美国记者的曝料,是否确有此事?只有内塔尼亚胡本人说了,才是定论。

要知道,几日前,内塔尼亚胡才放话说,“以色列将取得绝对的胜利”。一句话,惹恼了一直在积极促成加沙停火的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加兰特怒斥内塔尼亚胡在“胡言乱语”,内塔尼亚胡则指责加兰特发表“反以色列言论”。

需要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第一次“打嘴仗”了。就在前不久,两人还在一场会议上发生激烈争吵。在外界看来,两人互不待见,充分说明以色列政府内部分裂已经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以军在加沙地带的为非作歹,也让越来越多正义的以色列民众对内塔尼亚胡政府心生不满。上不得同僚支持,下不得民心,重压之下,内塔尼亚胡放下“屠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未来,巴以冲突将如何收场,又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但不管怎样,战争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0 阅读:0

茜冰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