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特赦后下江南,一路泪流不止,沈醉玩笑不断,杜聿明:他哭啥

读书悟文化 2024-06-29 12:57:20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跌宕起伏,从封建帝王到普通公民,除了心理落差之外,在精神上也是备受煎熬的。

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被苏军逮捕,在苏联被关了五年,1950年回到国内,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由于在苏联的改造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该学会的仍旧没学会,之前当皇帝事事有太监服侍,成为战俘后,身边还有一帮人,比如弟弟溥杰、侄子小秀、小固、小瑞以及岳父荣源等人,这些人只是嘴上不称呼他皇上了,但在行动上依然把他当成皇帝,像端饭、铺床叠被、穿衣洗脚这些日常之事,还是这些人在帮他做。

所以,回到抚顺后,溥仪接受了全面的改造,他不仅要事事亲力亲为,还要和别人一样去轮流值日,打扫房间也就算了,有时甚至还要提马桶。

一开始,溥仪认为让他干这些事儿纯粹是故意刁难,让他出丑,特别是自己在这些事上事事落后于人,感觉特别无能。所以,他个人也闹脾气,身心也受创伤。

管理所的人员除了不断地开导他,给他做思想工作,同时还带他去参观东北各地的工厂、矿山、农村、学校等地,一方面让他了解日军犯下的种种罪行,另一方面加强对他的政治思想建设。

后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还让溥仪特别接见了自己的七叔载涛,两人经过一番交流后,对溥仪的触动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也都参与到了新中国的建设当中,发光发热,载涛还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并多次接见了毛主席等领导人。

之后溥仪也积极进行改造,并于1959年得到了特赦,除了溥仪,还有不少老蒋集团曾经的高级将领,如王耀武、杜聿明、郑庭笈、陈长捷、宋希濂等人。

对于有幸第一批得到特赦,溥仪感慨地写道:“我由一个封建反动的皇帝变成一个平常的劳动者,由鬼变成人,旧的爱新觉罗·溥仪已经死亡,今天是一个新生的爱新觉罗·溥仪”。

特赦后,溥仪也回到了北京,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如五妹韫馨和四弟溥任,之后也在党的安排下参加了工作。

1962年五月,他和李淑贤组建了新的家庭,1964年,还担任了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同年,经周总理批示,由全国政协组织一批特赦人员到南方六省参观,其中的主要成员有溥仪、溥杰、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廖耀湘、康泽、杜聿明、沈醉以及他们的家属等共计40人。

总行程约一万两千公里,行程路线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和上海市。

他们到的第一站是南京,刚上火车,溥仪就很激动了,到了南京车站,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吴钟祺。

“3月10日参观团从京城出发。一上火车,看到是软席卧铺,大家就很高兴。就连经常愁眉苦脸的王耀武也面带笑容。

溥杰的妻子嵯峨浩更是眉飞色舞的说:‘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能出来游览参观!’

当时我也忍不住流泪说道:‘以前在日本人那里过的是蝙蝠式的生活,不见阳光不见人,现在是真正的自由,什么都看到了。’”——《溥仪日记》

吴钟祺是当时在江苏政协工作,据他回忆,说当时接他们时,溥仪泪流不止,抹着眼泪说,这是他第一次下江南。

作为清朝帝王,他确实感慨万千,要知道,康熙和乾隆都曾多次下江南,而他作为大清的末代帝王,如今也下江南了,但所有一切都变了,心里能不五味杂陈吗?

不过溥仪倒不是有多么的遗憾,而是与之前在伪满洲时期的自己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说之前去哪里,都是日本人带着走,要到哪里根本不知道,都是闷着走,什么也看不到,现在是什么都看到了,自感拥有了真正的自由。所以,溥仪不禁感慨流泪。

他们一行人在南京逗留了五天,从3月11日到15日。到了南京,中山陵是一定要去的。到中山陵时,溥仪的妻子李淑贤有心脏病,感觉不舒服,于是就决定在外面等他们。

溥仪也忙说陪她一起等,这时,杜聿明和宋希濂提醒他说,老溥,这中山陵别人可以不去,你怎么能不去呢?

这一提醒溥仪恍然大悟,溥仪马上意识到他敏感的身份,作为末代皇帝,到了民主革命之父的陵前,怎能不去祭拜呢?

于是,溥仪搀扶着夫人一起爬上了中山陵,同众人一起对孙中山先生的坐像雕塑鞠躬致意。

在中山陵的接待厅吃饭时,溥仪喃喃自语地说:“我过去做皇帝也做了不少坏事,我对自己,对别人都这样说,过去的溥仪死掉了、烂掉了,现在是新生的溥仪……这次政协花了这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我们出来参观游览,也是对我们的改造。”

溥仪自感辜负了孙中山先生对清朝皇帝的希望,于是,又一次流下忏悔的泪水。

后来,他们又参观了雨花台,看到那么多人牺牲,溥仪心里感到很难过,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再一次为自己的过错流泪。

参观团一行人在南京先后参观了明孝陵、梅花山、灵谷寺、夫子庙、中山陵、雨花台和总统府等各大景点,还有南京的不少公司,深切地让他们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建设氛围。

后来他们在无锡逛锡惠公园时,公园内有一块乾隆年间立的御碑,溥仪再度流泪, 这泪水就复杂了,我们也不好猜测。

后来又到了革命圣地井冈山,在参观毛主席旧居时,他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的“读书石”,溥觉得这块石头来历不凡,对着它仔细研究了一番。

杜聿明见他态度如此虔诚,便半开于笑的说,让他到上面坐一下。溥仪立马正色说,他怎么能像毛主席一样坐上去呢?

看到溥仪如此庄重,讲解忙说,石头是坐不坏的,来参观的人都喜欢在上面坐一坐。

但溥仪认为, 这读书石别人能坐,但他却坐不得,他是一个罪人,不能和别人一样平起平坐。

沈醉见状,诙谐地逗他说,您不是皇帝老子吗?溥仪马上一本正经地说,只有毛主席才是英明领袖。大家看到他一副着急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

溥杰也笑着说,人家是在开玩笑呢,你还当真了?

据吴钟祺说,溥仪最喜欢说的词汇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华夏民族”、“爱国公民”等等。

可见,溥仪对自己过去的身份还是很忌讳的,时刻提醒新生的自己,在民主自由的社会里,他还需要不断的改造,以此来提升自己。

溥仪下江南感慨万千,言行谨慎,泪流不止,而同行的杜聿明则心大得很。他是黄埔军校的一期生,是老蒋的爱将。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打了不少硬仗,远征缅甸、印度与日军作战,后来还参加了国共双方的辽沈和淮海两大战役。

他刚被俘时,心里也无法接受,曾两次自杀未遂,而且身体不好,疾病缠身,脊椎炎、肾结核、肺结核以及胃溃疡。

但后来这些病症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经过改造之后,他思想上转变也很大。对于特赦,他本人也是没有想到的,因为在解放初期对于他们这样的战犯,有不少人认为应当判处死刑。

但是周总理从统战政策的层面出发,他提出对于战犯要进行改造,做到一个不跑,一个不死,将来也可以考虑一个不杀。

对于这次下江南,杜聿明其实内心也不平静,只不过他是军人出身,思想包袱没有溥仪那么重。可能心态最轻松的人莫过于沈醉,他戏称他们这次的旅行团为“帝王将相参观团”。

也是在这一年底,溥仪病情开始恶化,1967年,因肾癌过世,终年62岁,他最后被葬入了皇家陵园,也算是得到了一个帝王最后的尊严。

0 阅读:9

读书悟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