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是24名将,在许多人的眼中,这些武将个个武功高强,战力强大,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陨落。令人奇怪的是,许多名将原本在历史上没有阵亡,却被罗贯中强行写死,这是为什么呢?
魏国:张辽、徐晃
张辽,以原吕布降将的身份归顺曹操,但他后来居上,凭借其实力一跃成为曹营中外姓武将第一人,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其实,张辽早在归顺曹操前,便是吕布最倚重的一员大将,为其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位列八健将之首。
张辽的高光时刻是合肥之战以八百勇士击败孙权的十万大军,将吴军打得找不到东南西北,威震逍遥津。
在正史上,公元222年,张辽生病,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张辽病情好转,'跟随曹休驻扎在海陵临江。孙权再次反叛,但他听说前方守卫的是张辽后,非常忌惮。张辽和王凌等人带兵出战,大破吴将吕范,然而张辽病情也日益严重,于江都逝世。
在演义中,张辽跟随曹丕讨伐孙权,但是由于轻敌,被吴军击败。张辽为了保护曹丕,被丁奉一箭射中腰,不久不治身亡。
徐晃,善于治军,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可以和西汉时期的周亚夫相提并论。他最大的战绩是跟随夏侯尚击败刘封,夺取上庸三郡。公元227年,徐晃因病去世,谥号壮侯,公元243年,徐晃从祀于魏太祖曹操的庙庭。
在演义中,徐晃作为司马懿的先锋,带领大军征讨和诸葛亮暗通款曲的上庸孟达。徐晃在城外讨敌骂阵,劝孟达开城门归降,不幸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不治身死。
蜀国:黄忠
黄忠,虽然加入刘备集团晚,还是一员白发苍苍的老将,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打拼,在蜀汉武将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位列五虎上将之一。黄忠曾在汉中争夺战中,阵斩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为刘备汉中之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汉中之战后一年(公元220年八月),黄忠去世,公元260年,后主刘禅为表彰黄忠的功绩,追谥黄忠为刚侯。
在演义中,黄忠没有病逝,而是参加了夷陵之战。他无法容忍刘备称赞年轻将领关兴、张苞,于是单枪匹马出战吴军,大战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潘璋,在追杀潘璋的过程中,中了埋伏,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被救回后,伤重不治身亡。
吴国:太史慈、甘宁
太史慈,原本是山东大汉,身长七尺七寸,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他曾和孙策在神亭岭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这是在正史上为数不多的精彩单挑。孙策死后,孙权成为江东之主,重用太史慈,将管理南方的要务交给他。然而,太史慈于公元206年不幸逝世,他在临死前非常不甘,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演义中,太史慈在合肥之战中,白天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是太史慈夜间偷袭合肥时,准备里应外合,却被张辽识破。张辽将计就计,将太史慈放进城中后,伏兵四起,乱箭齐发。太史慈身中数箭,被救回去后,伤重不治身亡。
甘宁,是孙权非常器重的一员猛将,但是正史上却没记载他是哪一年去世,如何去世的。而在演义中,甘宁也是被弓箭射死的,他是在夷陵之战中,带病参战,被蜀国蛮王沙摩柯一箭射死。
罗贯中为何将张辽、徐晃、黄忠、太史慈、甘宁五员武将给强行写死呢?原因如下。
武将的最终归宿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武将征战沙场一生,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是功成名就,成为人生赢家,第二个是马革裹尸。在罗贯中眼中,如果大部分武将都是正常生老病死,那么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便会显得枯燥、单调。
三国演义是文学创作,并不是严谨的历史书,三分历史,七分虚构,大部分精彩的故事都是罗贯中天马行空“想”出来的,如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借东风等等。因此,罗贯中大胆创作,将许多正常生老病死的武将给强行写死。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
你只要知道写演义小说不是写历史就不会奇怪了,小说就是要不断制造矛盾冲突波澜起伏,所以大家都爱看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罗贯中比你更清楚人家是怎么死
朱然更有话说,正史吊炸天演义透明人
作为一名武将,战死沙场是最高的荣耀[点赞]
既然是写小说,死的就要非常一点。都是病死就没劲了[笑着哭]
都是被射死的[呲牙笑]
还得是我甘兴霸死的场景最有感觉[点赞]
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
然而却没有交代李典和乐进的下落,不能不说是失误
罗贯中是蜀粉也不是什么秘密。周瑜华雄曹真王朗等等被黑的多惨。臧洪赵俨枣祉这些连名都没提过。反倒蜀国随便一个小将参过一次战争就成名将了
罗贯中跟周瑜的后代有仇[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周瑜才是千古奇冤
刘关张在赤壁及南郡之战都是听命于周瑜,比如关羽的绝北道,所以刘备在借到荆州就去给孙权上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