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被困在屎、尿里,成24小时保姆,撕开了4500万国人的伤疤

影娱先锋 2024-10-30 14:48:02

几十年前,她会陪你玩耍,陪你聊天,还会在床前哄你睡觉。

她为你做饭,为你擦洗身子。

她为你洗尿湿的床单,为你换弄脏的衣服。

她时不时还问你想不想上厕所。

几十年后,一切都反过来。

你为她做饭,为她换尿布,时不时问她想不想上厕所……

但一个是充满希望的童年,一个却是只剩绝望的暮年。

屎尿屁里的北大教授

胡泳是北京大学里的一位教授。

五十多岁的年纪,本该到了享受人生的时间。

结果却因为一场变故,改变了整个人生的轨迹。

三年前,胡泳的母亲得了阿尔兹海默症,认知开始逐渐产生了障碍。

但那时候母亲的病还是轻度而已,依旧保留着较为清醒的头脑。

不过胡泳已经预感到未来要发生什么了。

胡泳跑遍了北京的养老院,想要为父母找一个能照顾好他们的地方。

胡泳的父亲倒是没有意见,可是母亲却表示反对。

她认为人老了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孩子们在一起。

毕竟是自己的母亲,胡泳也没办法。

而且胡泳本身也是有点犹豫。

养老院里会根据老人的状况,划分成自理区、半自理区、不能自理区。

老人看着身边刚交了不久的朋友,一个个转到其他区,甚至最后再也看不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也是对老人心理的一种折磨。

所以胡泳也只能自己照顾母亲了。

但是随着母亲病情的加重,胡泳的生活也逐渐被彻底改变。

每天要注意母亲吃的东西有多少,又喝了多少水。

计算她什么时候会想要上厕所,提前为她准备好移动马桶。

“现在要不要上厕所”这句话恐怕是胡泳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了。

可是胡泳的母亲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了。

胡泳经常发现母亲在玩屎、玩痰。

他也只能忍着恶心去为母亲清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

床单洗了又洗,衣服洗了又洗,地板擦了又擦……

如果哪一天胡泳碰巧成功避免了所有清洗,那他心里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是没有时间观念的。

晚上听到外边有什么动静,胡泳就会立刻从床上跳起来去查看。

他怕母亲不小心摔倒,也怕她渴了去喝厕所里的洗手液。

这种事并不是三两天,或者几个月就结束了的。

这一干,可能就是好几年。

胡泳已经很久没有离开过海淀区了。

他已经从一个教授,成为了一个全天候的护理工。

照顾失能老人的艰辛

当家人病倒之后,人们总是习惯性照顾病人的情绪,满足病人的需求。

这本无可厚非。

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照护者的辛酸。

他们所经受的痛苦,是身体和心理上双重的。

尤其是照顾失能老人时,这种折磨更是令人难以忍受。

有人说:父母生养你多少年,这些事在你小时候他们也没少做,就该自己照顾。

这话说的没错,可是却忽略了实际情况。

当你来到幼儿园,小孩子们也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

可是你知道他们终有一天会长大。

他们会有自己的工作,他们会遇到自己的真爱,他们会组建自己的家庭。

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小孩,再将他们送进幼儿园。

但是当你来到养老院,你能看到的只有等待死亡的老人。

他们已经没有了未来,没有了希望。

面对着这样的老人,即使照护者是老人的孩子,也无法压抑内心不断涌起的绝望。

他看着眼前的老人,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再好转,知道他的下一站就是死亡。

可是他依旧要尽心尽力地照护,就是因为他曾经就是这样把他养大的。

就像胡泳所说,他的情况并不是最坏的。

他的母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意志,所以并不会对他的照顾产生排斥。

而很多老人会由于对现状的无力,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他们在被照护时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

他们会拒绝照护者的行为,并尝试证明自己还能活动,还能照顾自己。

可如果真的放任他们自理,可能造成摔伤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所以双方就只能在这种对抗的情绪下生活。

一名男子照顾痴呆母亲20年,终于在一天早上忍受不了情绪崩溃。

他一边为病床上的母亲盖好被子,一边又口出恶言,说你怎么还不死。

一个女孩放弃了对母亲的照护,哭着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

可是评论区里并没有太多的指责和辱骂,反而更多的是安慰。

甚至有人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自己也成了这个样子,就不要互相折磨了。

4500万的失能老人

根据央视网的消息,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经有大约4500万的失能(失智)老人。

这个数字较2022年又有所增长。

4500万个失能老人,这背后就是4500万个家庭。

是4500万个像胡泳这样的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家庭。

专业的护理人员短缺,而且护理费用又十分昂贵,许多家庭难以负担。

同时一些小型的非正规养老机构,是否专业可靠又令人存疑。

有些家庭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出大量时间照顾老人。

又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可以选择,会选择雇佣保姆。

随着法治社会逐渐完善,以及科技手段不断发展。

保姆虐待老人这种恶性事件逐渐消失。

可雇佣保姆依旧没办法解决老人的照护问题。

一方面,即便是开出很高的工资,日复一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会让很多保姆选择辞职。

另一方面,很多老人会对保姆的言语无动于衷,只有在亲人问话时才会给出一定的反应。

即便是再负责任的保姆也是无能为力。

于是家庭成为了失能老人照护的主要承担者。

一个人失能,往往结果就是全家失衡。

原本的平衡被打破,原本是生活节奏被扰乱。

家庭生活被照护任务切得七零八碎,家里的笑声也逐渐消失。

结语

生老病死,是躲不掉的自然规律。

照护者和被照护者这两个角色,也总是在不断转变。

我们无法逃避这两个角色所带来的痛苦和责任。

我们能做的,只是尽早地去了解、去思考这个问题,未雨绸缪。

然后在命运来临之际,认真扮演

0 阅读:4

影娱先锋

简介: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