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三大权臣:执掌朝政,最终都是什么下场?

情怀历史 2024-07-15 18:23:07

汉末三国时期,局势混乱,大多数时候皇帝都只是傀儡而已,真正能够在这乱世之中搅动风云的往往是位居高位的大臣。三国时期有不少权臣,比如蜀汉有诸葛亮,曹魏有司马懿父子等。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在孙权去世后,也出现了三位权臣。那么,他们都是什么下场呢?

一、诸葛恪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恪是三国时期孙吴大臣,侨寓士人的代表人物。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

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成年后,诸葛恪被孙权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向太子孙登待讲道艺,并为宾友,为左辅都尉。嘉禾三年(234年),孙权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自此之后,诸葛恪开始领兵。后来,丞相陆逊去世,诸葛恪被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到了这个时候,诸葛恪已经成为东吴数一数二的武将了。

神凤元年(252年),孙权驾崩,幼子孙亮即位,诸葛恪为托孤首辅,掌握吴国权柄。成为权臣后,诸葛恪变革朝政,并在东兴之战中击败曹魏大权,这促使其威望大增。但是,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诸葛恪骄傲自满,刚愎自用,贸然发动新城之战,结果惨败而归,所以导致民怨沸腾。

建兴二年(253年),眼看诸葛恪众叛亲离,孙峻联合孙亮设计诛杀诸葛恪,并夷其三族。由此,对于诸葛恪这位权臣,结局是非常凄惨的。

二、孙峻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大臣。孙峻是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侍中。孙权病危时,孙峻受命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等到孙亮即位后,孙峻升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执掌了东吴朝廷的禁军,这促使孙峻拥有除掉诸葛恪的实力。

公元252年,孙峻在设计诛杀诸葛恪后开始掌握吴国大权,拜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值得注意的是,孙峻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大臣。和诸葛恪比起来,孙峻的威望不高,这是其屠戮大臣的重要原因。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在征伐魏国时因病去世,时年三十八岁,将后事托付给了堂弟孙綝。景帝孙休在位时,孙綝被杀,孙峻、孙綝兄弟被孙休下诏从族谱上除名,改称故峻、故綝。

三、孙綝

孙綝是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安民都尉孙绰之子。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孙亮即位,之后孙峻诛杀诸葛恪,掌控朝政。太平元年(公元256年)孙峻去世,孙綝接替堂兄掌控朝政,升任侍中兼武卫将军。

孙綝掌权后,立即引起了吕据和滕胤的不满,经过一番较量后,孙綝诛杀二人,从而升为大将军、假节,封爵为永宁侯。之后孙綝打击士族势力,杀死士族代表人物吴郡朱异。此外孙綝还阻止孙亮亲政,孙亮知道之后想要杀他却没有成功。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綝将孙亮废为会稽王,迎孙休为帝。不过,孙休即位后,孙綝似乎不太满意,曾和人说想再行废立之事,被孙休知道后用赏赐安抚他。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孙休在腊祭集会上将他处死并诛杀三族。由此,对于东吴三大权臣,一位病逝,另外两位则是不得善终。

2 阅读:384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