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谈过恋爱,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把恋爱谈明白。对于他们来说,谈恋爱是为了图一时高兴,为了满足情绪价值,为了享受恋爱,或者就是单纯的为了满足生理需求。
而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一个双方了解彼此的过程,了解得足够彻底、足够详尽,那就可以决定是否要结婚了。
我从未见过了解一个人的过程需要三五年,即使再能伪装的人,也难以做到伪装三五年、七八年而不露破绽。
这么多年下来,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恋爱长跑之后进入婚姻的就只有三对。
其中有两对是因为初中就开始早恋,无法在初高中就去民政局领证,只能等到大学毕业,满了22岁再结婚,另外一对是因为一直在法国生活了八年,期间几乎没有怎么回国,在他们回国定居之后很快就领了结婚证。
这三对都已经结婚不少年了,至今为止夫妻感情都非常好,一起买了房子,生了孩子,可以算得上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夫妻。
除了这三对之外,我印象当中没有谈好几年恋爱还会心甘情愿结婚,并且能把婚姻维持好几年的。
我有个亲戚,他曾经谈了一个好几年的女朋友,临近结婚的时候他反了悔,死活不愿意结婚了,女方跑到他父母那里求公道,父母也义正严辞的教育了自己的儿子,但结果还是不管用,毕竟需要他自愿走进民政局才能领证结婚。分手后半年左右,他就跟新欢结婚了。
还有一对稍好一点,谈了三年之后结婚了,结婚后一个月就离婚了。
谈恋爱的了解,是了解对方的特点、人品、身体健康程度、家庭环境、有无暴力倾向等必要因素,而不是像读一本书一样,非要把对方反复读好几遍,读到乏味了为止。
我小时候虽然不正经读教科书,但是我喜欢跑到新华书店读书,一坐就是一天,除了中午回家吃饭,其他时候就泡在那里,我从来都不会买一本我读透了的书。
对于任何人都一样,一本坐在书店读透了的书,你根本不会花钱买回家。读透之后你就对它失去了好奇,也就失去了兴趣,哪里还会有继续品味它的冲动?
中国绝大部分一起生活了十年的夫妻,对彼此都没有激情,谁都不愿意再碰谁,家里有多间卧室的家庭,基本都是分房睡了,即使不分房睡,那也是分被子睡。
这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夫妻双方都是一本被对方读透了的书,这本书没有任何的续集,内容没有得到补充,没有被丰富起来,读的人自然就失去了兴趣。
多说一句,夫妻之间的性爱非常重要,维持夫妻间性爱频率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外貌,另外一个是灵魂。
外貌几乎不可能长久维持,衰老是必然的。但是灵魂和气质能一直保持增长的状态,它能让爱情不会全部转化为亲情和友情,或者是交情,它是维持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双方“读透”的这个过程,说得形象点,就是爱情转化为亲情、友情和交情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显然不能在恋爱期间完成,一旦完成了,也就失去了走入婚姻的动力,即使走入婚姻,也不会有多大的幸福,选择给这段数载的恋爱一个名分,更多的出发点其实是习惯,习惯了这个身边人。
包括很多既不愿意结婚也不愿意分手的情侣,其实也是因为习惯。
习惯有一个非常露骨的名字,麻木。大部分人所认为的习惯了,其实不是叫做习惯了,而是麻木了。
不是习惯了996,而是对这种痛苦和折磨麻木了,适应了这种痛苦。
不是习惯了租住在十平米的小房间里,是因为对这种狭窄憋闷的环境麻木了。
不是不愿意分手,是因为习惯了对方的存在,适应了这种感觉,内心麻木了。
如果还要说一个不分手也不结婚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还可以找到更好的,但是一时之间又难以找到,所以先采用缓兵之计。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在这本书没有读完的时候结婚,要在这本书读到高潮迭起的时候结婚。
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把自己过得太过麻木,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无趣的人,让自己成为一本读不完的书,让人读完之后回味无穷,忍不住还想再看一遍,看完第二遍之后还能有新的感触,忍不住又翻了第三遍,结果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能被不同的内涵所吸引。
这就是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