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真相探寻:为争夺皇位,赵光义铤而走险,毒杀赵匡胤

雁芙说历史 2024-08-25 13:51:02

赵匡胤并没有传位给二弟赵光义,他其实是遭到赵光义的暗算,暴毙身亡,赵光义趁此机会夺取了皇位。

事实上,赵匡胤离奇死亡的那一年,看着不断坐大的赵光义,他试图削弱其势力,结果逼反了赵光义,引发一场弑君+弑兄的血案。

因为赵匡胤之死,实际上是一场谋杀,一场弑君夺位的阴谋活动。

关于赵匡胤传位给二弟赵光义这事儿,我们得分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赵匡胤究竟想传位给谁。

第二,赵匡胤离奇身亡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

这两个问题是有因果关系的,也和赵匡胤的死亡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注:本文篇幅较长,没有耐心看完,可以从第二个大标题开始看,但建议全部看完,才能明白前因后果。)

.

赵匡胤究竟有没有想过传位给赵光义?

.

事实上,赵匡胤从来没有公开说过要传位给赵光义,但他迫于现实的无奈,曾经把赵光义扶持成了事实上的储君。

为什么说是迫于现实的无奈?

因为赵匡胤是一个篡位者,而且是一个特殊的篡位者。他不像历史上类似于司马昭、刘裕、杨坚之类的权臣,这些人在篡位前都实际掌控了最高权力,政治声望也无可比拟。

但赵匡胤不一样,他篡位的时候,身份只是一个高级武将,并不像历史上那些篡位的权臣一样,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也没有掌握最高权力。

即便是兵权,赵匡胤也没有完整地掌控后周的全部军事力量。

当时后周的军队结构主要由中央禁军和地方军队构成,中央禁军又分为殿前司和侍卫司两支,分别由两个人统领,掌管殿前司的最高职务叫“殿前都点检”,掌管侍卫司的最高职务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后周世宗柴荣南征南唐时,赵匡胤的职务是殿前都指挥使,到柴荣北伐契丹时,赵匡胤的职务是水陆都部署,属于高级武将,并不是殿前司的统帅。

彼时殿前司的统帅是张永德,说白了,赵匡胤只是张永德麾下的大将而已。

后来柴荣去世前,因在一份来历不明的奏章中看到一则谶语:“点检做天子”。

柴荣因此怀疑张永德将来有篡位的风险,毕竟张永德不仅是后周开国功臣,还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女婿,当时的职务又是殿前都点检,殿前司这支禁军的统帅,客观上具备篡位的条件。

所以,柴荣临死前免去了张永德的兵权,将殿前司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赵匡胤。

这个时候,赵匡胤从职务上来说,也仅仅是掌控了后周一半的中央禁军。

柴荣死后,赵匡胤篡位时,距离他当上殿前都点检甚至不足一年。

而赵匡胤之所以能篡位成功,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

第一,赵匡胤虽然只掌控了一半的中央禁军,但同时间接控制了侍卫司这支禁军。

赵匡胤通过“义社十兄弟”这些在军中的结义兄弟以及平时提拔的心腹,还有他平时善于搞关系,和禁军中其他一些高级武将关系很好。

而这些人不仅在殿前司担任要职,也有很多在侍卫司担任要职,掌握兵权,这些人都是支持赵匡胤的,赵匡胤由此间接控制了侍卫司的兵权。

第二,小皇帝柴宗训登基后,新的人事调动给了赵匡胤极大的便利。

当时没人怀疑赵匡胤会谋反,所以朝廷将侍卫司主帅李重进调去做了淮南节度使,镇守淮南,张永德被派到澶州镇守。

如此一来,京城只剩下掌握侍卫司的韩通,但侍卫司这支禁军内部早就被赵匡胤的心腹控制了,韩通属于光杆司令。

就这样,京城里根本没有人能与赵匡胤抗衡,于是赵匡胤趁机发动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江山。

可篡位成功之后,就一定能坐稳皇位吗?

显然是不能的。

论资历和政治声望,比赵匡胤更高的大有人在,比如张永德、李重进都是后周开国功臣,其中,张永德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女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

还有文官队伍,赵匡胤武人出身,他的资历和声望在军中很好,但在朝廷中的政治声望显然不是那么高。

只不过五代以来,武人称雄,有兵就是硬道理,这种基于朝政的政治声望被弱化了。

因此,不论是文官系统还是武将队伍里,不服赵匡胤的人是存在的,而且不在少数。

所以赵匡胤篡位之后,想要坐稳皇位,就必须提拔自己家族中的近亲,把他们放在朝廷关键的要害部门,帮助赵匡胤坐稳皇位,巩固到手的权力。

但赵匡胤的尴尬之处就在于,他篡位时,自己才33岁,他的两个儿子以及三弟赵廷美都尚未成年,只有二弟赵光义已经21岁。

此时,赵匡胤能重用的自家人有且只有一个,就是赵光义。

他只能火速将赵光义提拔到关键要职,以帮助自己掌控权力,巩固皇权。

事实上,赵匡胤篡位之后,不服他的人很快就采取了行动,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对赵匡胤。

作为武将一个武将出身的人,赵匡胤直接选择亲征,但京城开封十分关键,万一赵匡胤在外面打仗,京城里的后周残余势力趁机搞事情可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留守开封,而这个人选就是赵光义。

所以,赵匡胤亲征李筠时,就火速提拔赵光义为大内都检点,留守开封,不久之后,李重进起兵,赵匡胤亲征李重进时,又任命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再次让他留守开封。

961年,这是赵匡胤篡位的第二年,他直接将赵光义任命为“开封尹”、同平章事。

开封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自五代以来形成的惯例,这个职务多由储君担任,换句话说,赵光义做了开封尹,就是确立了事实上的储君地位。

只不过赵匡胤从未公开表示过让赵光义作为正式储君。

这里面,就有赵匡胤迫于现实的无奈。

所谓无奈的现实就是,自五代以来,武人拥兵夺权的事情屡次发生,郭威篡夺了后汉,他赵匡胤篡夺了后周,那么现在轮到赵匡胤做皇帝了,他能避免吗?

此时五代十国乱世尚未结束,外部有各大割据政权虎视眈眈,内部他赵匡胤的皇权根基尚未稳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他赵匡胤发生了什么不测,他的儿子尚未成年,那么宋朝会不会被武将篡位,变成五代十国的第六代?

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个致命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只能让二弟赵光义做开封尹,让他具备事实储君的资格,这种情况下,一旦赵匡胤有什么不测,那么赵光义就有能力继承赵家的江山,不至于被人篡夺。

为什么赵匡胤又从未公开说过要让赵光义做正式储君呢?

因为这只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万一赵匡胤活得比较久,一直到他儿子长大成人,完全可以继承皇位呢?到那个时候,他当然是愿意将皇位传给儿子的。

我相信,赵匡胤的内心是不会无私到将皇位传给二弟的,这只是迫于现实的一种暂时性的措施。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宋朝发生三件大事。

1、赵匡胤发起了统一战争,攻灭了绝大部分割据政权,外部威胁越来越小。

2、赵匡胤重构了制度和权力的架构,解除武将兵权,采取全新的权力架构,武将再也不能威胁皇权,赵匡胤的皇位无比稳固。

3、赵光义利用赵匡胤的器重和信任,不断培植心腹党羽,并且与宰相赵普展开斗争,最后赵普因为受到赵匡胤的忌惮,被撵出京城。

从此朝廷权力格局发生变化,没有了赵普的制衡,赵光义一家独大。

十几年来,赵匡胤早已坐稳皇位,巩固了皇权,收拾掉了各大割据政权,最重要的是,他的儿子也已长大。

可这个时候,赵匡胤却发现二弟赵光义在朝中已经建立起一股庞大势力,尾大不掉,当他试图削弱赵光义时,没想到赵光义狗急跳墙,暗算了赵匡胤。

.

赵匡胤离奇死亡的两种记载

.

前半部分其实谈的是前因,这个前因造成的后果就是赵匡胤离奇暴毙,我们后面还会继续再谈前因。

关于赵匡胤的死亡之谜,斧声烛影应该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了,而且还被一些正史记载下来。

但这件事儿其实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斧声烛影。

这个说法最早记载于《续湘山野录》,作者叫文莹,是个和尚。

书里面采用了一些古代人比较迷信的说法,大概是说,赵匡胤年轻时候遇见一个道士,两人一起喝酒的时候,这个道士酒后借着酒劲说醉话的方式预言赵匡胤会成为皇帝,但后来赵匡胤再也没见到过这个道士。

直到十六年后,赵匡胤在一次郊游的时候再次偶遇了他,于是俩人又在一起喝酒聊天,赵匡胤趁此机会请道士帮他算一下,自己还能活多久。

道士说,能活多久他不知道,这是上天说了算的,如果今年的十月二十日夜间,天气晴朗的话,赵匡胤可以多活一纪(12年),如果没有出现天晴,那就准备后事吧。

后来到了当初道士说的那个时间,也就是976年十月二十日这天夜里,赵匡胤就跑到太清阁仰望星空,查看此时的天气状态。

这一日果然是个晴朗的夜晚,天空万里无云,看着天空中那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赵匡胤心情大好。

谁知,突然间,阴霾四起,天气骤变,接着飘起了鹅毛大雪,赵匡胤顿感不妙,连忙回宫,然后急召二弟赵光义入宫。

赵光义来了以后,两人开始喝酒谈事。

两人对饮时,所有宫女、太监都被撵了出来,房间里就他们哥俩单独喝酒。

结果屋外的太监、宫女们远远望见窗户内的两人发生了异常行为,赵光义时而离开座位,疑似在躲避什么,有“不可胜之状”。

过了一会儿,喝完酒之后,殿前的雪已经积了很深的雪,只见赵匡胤拿着一根柱斧戳雪,一边戳,嘴里还念叨着“好做,好做”。

说完之后,赵匡胤就回了寝宫,呼呼大睡,外面的人听到鼾声如雷,而赵光义则是在宫里住了一晚。

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续湘山野录》

可到了五鼓时分,屋外的警卫发现房间里鸦雀无声,十分安静,此时赵匡胤已经死了。

天亮以后,赵光义在朝堂上拿着遗诏宣布继位,随后带着百官瞻仰赵匡胤的遗容时,发现赵匡胤面色温润如玉,仿佛刚刚沐浴过一般。

就这样,赵光义名正言顺地登基。

这种说法的逻辑其实是基于迷信化的方式,表面上给赵光义继承皇位合法化,但又透露出不合逻辑之处。

按照这个逻辑,赵匡胤是根据道士给他预测寿命的说法,在十月二十日这天夜里发现天降大雪,所以自己活不长了,该准备后事了。

所以他急忙召见赵光义入宫,暗示两人喝酒时谈的话题跟皇位继承有关。

接着发生了斧声烛影这段,然后赵匡胤回房间睡下,这天凌晨,赵匡胤果然像道士预测的那样,如果十月二十日不是天气晴朗的夜晚,那赵匡胤就该寿终正寝,准备后事了,结果赵匡胤真的就死了,跟道士算的一模一样。

这是披上了迷信的色彩。

似乎就是在说,赵匡胤自知命不久矣,这种情况下,他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赵光义,暗示想传位给赵光义,于是召赵光义入宫。

凌晨的时候,赵匡胤一死,赵光义天亮就在灵前奉遗诏继位,实际上就是以神话的方式给赵光义一个继位的合法性。

但这里面又有反常之处。

比如,斧声烛影那段,赵光义被迫离开座位,似乎在躲避什么,还表现出“不可胜之状”,疑似两人发生肢体冲突。

完事儿之后,两人似乎又达成了一致,然后出了房间,赵匡胤拿着柱斧一边戳雪,一边说“好做,好做”。

这个“好做”的意思就是“好好干”,也就是说,赵匡胤直到自己快死了,然后把江山托付给赵光义,并嘱咐他好好干。

但这事儿它不合逻辑,因为赵光义是拿着遗诏宣布登基的。

斧声烛影的过程中,并未出现遗诏这事儿,赵光义手里的遗诏怎么来的?

在古代,像立遗诏传位这种大事,是要有人见证的,如果赵匡胤真要传位给赵光义,他完全可以召见相关大臣,当场拟好遗诏,这才是正规的程序。

但在这段说法中,赵匡胤先是疑似和赵光义发生肢体冲突,接着又疑似达成一致,最后赵光义登基时,又莫名其妙蹦出一个遗诏出来,这个遗诏到底哪儿来的?

整个过程就是含糊其辞,无法说清楚。

再来看第二种说法。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笔记集《涑水纪闻》中记载了另外一种说法。

里面压根没有出现过什么赵匡胤召赵光义喝酒的事情,只是说赵匡胤确实是死在半夜,第一个发现赵匡胤已经死亡的,是宋皇后。

宋皇后发现赵匡胤死时,已经是四鼓时分,宋皇后连忙派宦官王继隆前去召赵德芳前来。

很明显,宋皇后平时对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青睐有加,她这是想及时让赵德芳入宫继承大位。

但是,宦官王继隆出宫后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径直去了晋王府,找赵光义,因为他知道赵匡胤一直想传位给晋王。

谁知,到了晋王府时,王继隆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人——贾德玄。

贾德玄是赵光义招揽的心腹,此人善于医术,此时他就坐在晋王府大门前,十分奇怪。

王继隆于是就问他为什么来此。

这时,贾德玄才说,夜里二鼓时分,有人敲门,说晋王赵光义召见他,可他开门一看,门外根本没人,有人敲门说晋王召见这事儿如此反复出现三次。

贾德玄担心是晋王身体不适,所以就自己来了晋王府。

王继隆听完也觉得挺奇怪,不过也没当回事,还和贾德玄说了宫里的变故以及自己来此的目的,于是两人一起敲门,这才进了晋王府。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而以亲事一人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先坐于府门,问其故,德玄曰:“去夜二鼓,有呼我门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隆异之,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涑水纪闻》

见到赵光义后,王继隆把赵匡胤驾崩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让赵光义入宫,但赵光义听完大惊,对于要不要进宫这事儿,犹豫不敢行,表示想和家里人商议一下再决定。

一旁的王继隆焦急地等待着,他见赵光义进去商议后很长时间没出来,直接进去催促起来:“时间不等人,要是再拖下去,那皇位可就是别人的了”。

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趣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涑水纪闻》

经过王继隆这么一说,赵光义终于下定决心入宫。

当时正下着大雪,他们三人遂踏雪步行至皇宫,到了寝宫外面后,王继隆提议让赵光义和贾德玄在此等候,他自己先进去通报一声。

可贾德玄竟然直接表示:“还通报什么,直接进去就是了”。

就这样,三人一同进了赵匡胤的寝宫。

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涑水纪闻》

此时,屋内的宋皇后正焦急地等待着,她一看王继隆进来,以为王继隆找来了赵德昭,当即就问道:“是德芳来了吗?”

只听王继隆回复道:“是晋王来了”。

话音刚落,赵光义就出现在了宋皇后面前。

当看到赵光义的那一刻,宋皇后十分惊愕,但她反应极快,面对如此变故,当场调整情绪,随即说道:“我们母子的命运,皆托付于官家。”

赵光义也没多说什么,看到宋皇后如此识时务,当即回应道:“不要忧虑,我们共保富贵。”

就这样,宋皇后眼睁睁看着赵光义抢走了皇位。

宋后闻继隆至,问曰:“德芳来邪?”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涑水纪闻》

以上,就是关于赵匡胤暴毙时的两种说法。

斧声烛影这个说法挺玄乎的,整个事件在合理中透露着不合理,看完之后其实也很难去推断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司马光记载的这种说法,则更合乎逻辑,更靠谱,更有说服力一些。

如果我们把前文提到的那些“前因”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司马光的记载印证了前因,也是最终的“后果”,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前因后果”逻辑链条。

.

赵匡胤死亡之谜的真相

.

现在,基于司马光的记载,再来分析“前因”与“后果”。

首先是赵光义暗中培植心腹党羽的事情。

据《宋史》记载,赵光义曾经试图拉拢朝廷大臣,他曾经给禁军将领田重进还有文官出身的御史中丞刘温叟送礼,但是被拒绝了。

这里面,尤其是田重进拒绝的理由耐人寻味。

当时赵光义派使者给田重进送礼,结果遭到拒绝,使者就说,这是晋王(赵光义)的一番心意,为什么要拒绝呢?

田重进回答道:“替我谢谢晋王,我知道有天子在。(意指我知道真正的尊贵和权力来源是天子,而非藩王)。

太宗居藩邸时,爱其忠勇,尝遗以酒炙不受,使者曰:“此晋王赐也,何为不受?”重进曰:“为我谢晋王,我知有天子尔。”卒不受。——《宋史》

很明显,田重进感受到了赵光义的拉拢之意,但他忠于赵匡胤,不想被赵光义收买,于是拒绝了礼物。

赵光义能给田重进和刘温叟送礼,那其他人呢?那么多的朝廷大臣,十几年下来,被他收买和拉拢的恐怕不在少数。

另外,据北宋和尚文莹写的《玉壶清话》记载,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期间,暗中结交权贵、豪杰,又纵容属下官吏、仆人的不法行为。

可见,赵光义仗着宋太祖信任,渐生骄纵之心,其野心也越来越大。

开宝初,太宗居晋邸,殿前都虞候奏太祖曰:“晋王天日姿表,恐物情附之,为京尹,多肆意,不戢吏仆,纵法以结豪俊,陛下当图之。”——《玉壶清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文莹和尚就是记载“斧声烛影”的那位,他究竟怎么知道这么多秘事的?

如果看一下文莹的社交经历就清楚了。

此人与欧阳修、丁谓有交情。

欧阳修是什么人?他参与主持编纂了《新唐书》、《新五代史》,因此,欧阳修可以接触到很多一手史料,包括宋朝的。

而丁谓曾经是宋朝宰相,也能接触到很多宋朝的机密。

文莹和尚记载的这些事情,很可能通过这些朝廷重臣获得信息。

此外,赵光义自从当上开封府尹之后,在朝中与宰相赵普明争暗斗,赵普被整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反对“兄终弟及”,说白了,他就是反对赵光义继承皇位。

而且赵普本人在宋朝建立以后,权势日益增长,《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说当时“事无大小,尽决于普“。

宋史研究学者张其凡教授在他的作品《宋太宗》中就直言不讳地说“赵普抑赵光义不得封王,实际上是反对赵光义继位”。

而赵普因自身权势较大,受到赵匡胤的猜忌,而赵光义瞅准机会从中作梗,搞垮了赵普。

赵普被撵出京城后仅仅一个月,赵光义就被封为晋王,地位在宰相之上,抵达权势巅峰。

关于赵光义暗中培植势力,与宰相赵普争夺权力这事儿,若细究起来,足以单独写一篇文章,本文不再多说,如有兴趣,可自行查阅相关史料。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赵光义是有野心的,他是觊觎皇位的。

但这事儿赵匡胤知道吗?

从赵匡胤离奇死亡的这一年,他的一些活动就能判断出赵匡胤已经察觉出赵光义的野心,可这时候他却发现赵光义的势力已经尾大不掉了。

976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宋太祖赵匡胤做了这些事情。

1、让长子赵德昭参与重大政治活动。

当时南方的割据政权吴越国王钱俶前来朝贡,赵匡胤没让赵光义去,而是让长子赵德昭出面,前往宋州迎接钱俶,紧随其后的国宴中,赵德昭也参与。

上闻吴越王俶将入朝,辛亥,遣皇子兴元尹德昭至睢阳迎劳之。——《宋史》

在这种重大的政治活动中,赵匡胤把儿子赵德昭放在了核心位置,释放的信号很明显,就是在试图让儿子走上政治舞台,好积累政治声望,以便于日后传位。

2、巡幸洛阳,打破赵光义留守开封的惯例,并提议迁都。

赵匡胤在去世的这一年,曾经巡幸洛阳,但他却打破了以往让赵光义留守开封的惯例,选择把赵光义带在身边一起到洛阳,留守开封的人变成了三弟赵廷美和儿子赵德昭。

到了洛阳以后,赵匡胤又提出要迁都洛阳,将来再迁往长安,因为开封城无险可守,作为都城的话,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常年在京城一带部署重兵,如此必然需要巨大的军费开支,还会出现冗兵的问题。

如果把都城迁到洛阳,则可依靠山河之险来巩固安全。

没想到此话一出,立马遭到了随行大臣们的反对,但赵匡胤依然坚持要迁都洛阳。

赵光义眼看大臣们劝不动了,就亲自出面,极力劝谏。

这一刻,赵匡胤才发现自己这位二弟的能量,群臣都跟赵光义穿一条裤子,极力反对迁都,赵光义更是不遗余力地劝谏。

看来,自己这个二弟的势力已经遍及朝野,难以撼动了。

其实,赵匡胤提出迁都的背后,指向性很明显,赵光义在开封建立起了盘根错节的势力体系,只有通过迁都才能打破原有的体系,以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3、数次驾临三弟赵廷美的府邸。

对于三弟赵廷美,十几年来,平时也没见赵匡胤怎么关心、亲近,可他却在去世的这一年,短短几个月里,接二连三地亲自前往赵廷美府上看望。

秋七月戊辰,幸晋王第观新池。丙子,幸京兆尹光美(光美即赵廷美)第视疾。戊寅,再幸光美第。泉州节度使陈洪进乞朝觐。丙戌,命近臣祈晴。丁亥,命修先代帝王及五岳、四渎祠庙。庚寅,幸光美第。——《宋史》

这背后的意图很明显,他这是在试图拉近与三弟赵廷美的关系,通过亲自登门看望的方式,来提升赵廷美的政治地位,赵匡胤此举是有意要扶持赵廷美,以制衡赵光义。

三件事情在几个月时间里先后发生,像赵光义这种精于权术的人,自然是看明白了其中的意味,也嗅出了危险。

如果任由赵匡胤如此打压自己,假以时日,等赵匡胤把赵德昭或者赵德芳扶持起来,再加上赵廷美的制衡,别说得不到皇位,就连自己恐怕都要失势。

在这种危险关头,赵光义为了夺取皇位,狗急跳墙,铤而走险,制造了一起弑君大案。

那么,赵光义是怎么弑君的?

这就得从司马光的记载中分析里面隐藏的信息了。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解释一下,司马光的记载中提到的关键人物王继隆、贾德玄,经过宋朝史学家李涛考证,王继隆就是宦官王继恩,贾德玄就是程德玄,这二位在《宋史》中均有记载。

首先,赵匡胤死时,宋皇后第一个发现,而她的第一反应是去传召二皇子赵德芳入宫,但宦官王继恩心想,平时赵匡胤就一直想传位给晋王,所以他就没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了晋王府。

这就很奇怪,宋皇后作为赵匡胤的枕边人,且十分恩爱,她的第一反应是召见赵德芳,而不是召晋王,所以宋皇后都不知道赵匡胤要传位给晋王,一个太监是怎么知道的?

很明显,这是春秋笔法,宋皇后的反应证实了皇位的第一人选是赵匡胤的儿子。

再接着看,太监王继恩接下来的反应更离谱。

他去晋王府以后,让赵光义赶紧入宫时,赵光义一直犹豫不决,王继恩见状,他甚至比赵光义本人还要着急。

尤其是他说的那句“事久,将为他人有矣。”

翻译过来就是,再拖下去,皇位就是别人的了。

就这么一句话,暴露出这就是在抢班夺权,而且王继恩甚至比赵光义更着急,说明他和赵光义是绑在一条绳上的。

他是赵匡胤死亡之谜的关键人物。

其次是程德玄的行为也十分反常。

王继恩来到晋王府时,正好看见程德玄坐在晋王府的门口,程德玄善于医术,按照程德玄的说法,他在二鼓时分听到有人敲门,说晋王召见,然后开门又看不到有人,如此反复出现三次。

所以他寻思着是不是晋王身体不适,于是就前往晋王府看看。

这话是有毛病的,他既然怀疑晋王赵光义可能身体不适,来了以后就应该马上进去亲自看看,万一真有身体不适,也好及时医治。

可他的行为太反常,当时大冬天的,还下着大雪,他非但没进去,还冒着大雪,顶着严寒,独自坐在晋王府门口。

所以,程德玄的话,前后逻辑根本对不上。

更重要的是,太监王继恩在门口把赵匡胤身亡,他来晋王府召晋王入宫的事情给说了一遍,程德玄并未表现出任何带有情绪的反应。

皇帝驾崩了,皇后要找皇子继位,太监违背了皇后的旨意,暗中来找晋王入宫抢班夺权,这么刺激的事情,程德玄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不奇怪吗?

接着,这三人一起进宫后,王继恩让赵光义和程德玄在外面等一下,他进去通报。

可程德玄却无视规矩,说道:“还通报什么,直接进去就是了”。

皇宫重地,进出是要讲流程和规矩的,赵光义都没说什么,程德玄却敢公然无视规矩,似乎对此次入宫抢班夺权胸有成竹。

果然,进去之后,宋皇后一看到赵光义出现,顿感不妙,她深知赵光义的权势,他抢先入宫,这皇位必然被抢,为了保全自己,宋皇后及时调整情绪,大呼“吾母子性命,皆托于官家”。

她管赵光义叫“官家”,这在宋朝,是对皇帝的一种称呼,实际上是被迫承认了赵光义继承皇位的事实。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从整个过程来看,程德玄的反应,根本不是来晋王府给晋王看病的,更像是专门在门口等待消息的。

等什么消息呢?当然是皇宫里传出赵匡胤驾崩的消息了。

而传来这个消息的人,就是王继恩,程德玄一直在晋王府等王继恩传消息回来。

他们又是怎么事先知道赵匡胤会死呢?当然是因为他们给赵匡胤下了毒。

整个事情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由于赵匡胤发现赵光义觊觎皇位,而且在朝廷中培植起了盘根错节的势力,赵匡胤想传位给儿子,就必须削弱赵光义,于是采取了诸多措施,开始对赵光义动手。

赵光义显然不想坐以待毙,于是铤而走险,正好他手下的程德玄精通医术,自然也懂得用毒,所以让程德玄配了毒药,趁着与赵匡胤喝酒的机会悄悄下毒,又或者是把毒药交给王继恩,让他找机会给赵匡胤下毒。

毕竟下毒这种杀人手法,是赵光义惯用的伎俩,翻翻史书就能知道,被赵光义毒杀的人,其实不少。

下完毒之后,赵匡胤果然在凌晨暴毙。

接着,王继恩就一直在等赵匡胤死亡的消息,很快,宋皇后发现了赵匡胤已死,于是让王继恩前去召赵德芳入宫。

而王继恩则趁此机会赶到晋王府报信,而程德玄明显是能判断赵匡胤死亡的大致时间的,所以老早就坐在晋王府等待王继恩的消息。

四鼓时分以后,王继恩抵达晋王府,将消息告知了程德玄,于是二人一起进入晋王府,带着赵光义一起入宫,成功抢到皇位。

所以,赵匡胤死亡之谜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

赵匡胤篡位的时候,由于家族近亲年纪尚幼,为了巩固皇权,不得不依靠唯一已经成年的二弟赵光义来帮助自己掌权。

同时也为了防止自己万一出现不测,宋朝被武将篡夺江山,他又不得不把赵光义放在开封府尹这样一个事实储君的位置。

可等到他稳固了皇位,攻灭了大部分割据政权,儿子也长大了的时候,想传位给儿子了,却发现赵光义已经在朝中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

为了让儿子顺利继位,他决定削弱赵光义的势力,所以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但赵光义嗅到了危险,于是铤而走险,以下毒的方式毒杀了赵匡胤,接着入宫抢班夺权,最后成功抢走了皇位。

赵光义登基后,逼死大侄子赵德昭,二侄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亡,三弟赵廷美被赵光义的心腹诬陷谋反,最后被贬房州,严格监视,赵廷美不久后便“忧悸成疾”,很快病逝。

宋皇后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算是自然死亡,但宋皇后死后,赵光义的态度十分无礼。

他非但不愿意以皇后之礼安葬宋皇后,还将其遗体放在宋太祖赵匡胤已经亡故的妹妹府上,一直放了两年,才迫于舆论压力,将宋皇后安葬。

安葬之时,按照古代礼制,皇后的灵位应该和皇帝一起入太庙,赵光义却把宋皇后的灵位放在了别庙。

凡此种种,都间接证实了赵光义得皇位不正。

以上,仅为本人的推论。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张其凡著《宋太宗》、《续湘山野录》、《涑水纪闻》。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4-08-25 17:28

    赵匡胤儿子都成年了,为什么不立为太子?正常吗?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