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音乐《云宫迅音》被质疑抄袭韩国男团?网友坐不住了!

影娱先锋 2024-09-03 09:02:27

前些日子,我国游戏史上的第一部3A大作《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

这款游戏在还没有正式上线之前就广受全球玩家的期待,

上线之后直接火遍了全球,游戏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无数外国人惊叹不已。

但就在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韩国人却冒出来发表了一些离谱的言论。

他们竟然说游戏中的配乐《云宫迅音》抄袭了韩国男团的歌。

有脑子的人都气笑了,这可真是屎壳郎戴面具——臭不要脸啊。

韩国人的劣根性

《黑神话:悟空》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配乐可谓是功不可没。

二胡、战鼓、陕北说书,光从声音中就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和磅礴。

《云宫迅音》更是将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电子音乐融合得天衣无缝。

很多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都对它赞誉有加。

这么优秀的音乐难道是靠韩国人口中的“抄袭”得来的吗?

答案当然不是,这只是愚蠢的韩国人的“无脑发言”罢了。

这首刻在中国人脑海中的旋律,在韩国人口中成了“防弹少年团”的原创歌曲。

但是只要是稍微有点常识和自知之明的人都知道,到底是谁抄袭的谁。

《云宫迅音》是许镜清老先生在1985年创作的,

而防弹少年团那首旋律相似的歌,是2013年才发布的。

这么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这些韩国人还能说出如此“逆天”的话。

真是“得来全靠一张嘴”,而且韩国人的类似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国家确实没有什么文化底蕴,韩国人对于“抄袭”中国文化格外热衷。

韩国很多男团女团的作品,都和86版《西游记》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

影视方面的抄袭更多,这点在古装和仙侠类型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几乎就是直接照搬我国影视的场景设计,甚至连剧情设计都只是略微修改。

这些抄袭说到底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在韩国人的眼里这些行为只是“借鉴”。

但韩国人在一些全世界公认的事情上也是光明正大地“抄袭”,实在是让人气愤。

中国的春节被韩国人说是他们传统的“新年”,中国的端午节也成了他们的传统节日。

更让人恼火的是,韩国人把中国的孔子和儒学申遗,竟然还成功了。

“抄袭”就好像是韩国这个民族无法改变的劣根性。

连早他们几十年的《云宫迅音》都能被说成抄袭,可见韩国人的思想有多荒唐。

韩国知道自己没有文化底蕴,所以就绞尽脑汁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据为己有。

这种无耻的行为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保护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了。

韩国“抄袭”中医

天上来的《云宫迅音》

《西游记》作为我国的知名IP作品,已经被改编成了无数作品。

包括电影电视剧、漫画、游戏等等,但最经典的86版《西游记》是无法被替代的。

《云宫迅音》伴随着孙悟空破石而出,陪伴我们度过了多年的美好时光。

“噔噔蹬蹬”的旋律一响起,记忆就回到了坐在电视机前的那个夏天。

这段音乐不只是一首普通的配乐,更是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想成为齐天大圣的情怀。

《云宫迅音》虽然是一首纯音乐,但它的创作难度可一点都不低。

1985年,央视作出了把《西游记》在第二年春节连放16集的决定。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一段片头曲了,但导演杨洁觉得不够完美,

于是重新创作音乐的责任就落到了许镜清老师头上,这让他煞费苦心。

当时全国人民都在期待《西游记》的播出,片头曲就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

必须要有特色、有创意、有记忆点,这可愁坏了许镜清。

创作这事讲究灵感,但接下任务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没有一点灵感。

这让他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直到某天中午,习惯晚上创作的许镜清一觉睡醒正在床上发呆。

迷迷糊糊中听到了窗外有农民工在一下一下地敲打着饭盒,发出类似“噔噔”的声音。

他瞬间灵感爆棚,赶紧跳下床拿出谱子记下了这一段旋律。

但光有旋律还不够,杨洁导演的要求是要“新”,怎么做才能让观众耳目一新呢?

许镜清思考了一番,决定把电子鼓的声音加进去。

当时全中国只有一台电子鼓,而他刚好在机缘巧合之下听过一次。

电子鼓的声音加上合成器的润色,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感觉一下就有了。

后面许镜清又加进去了一段女声吟唱,听起来像是在诉说天宫的神秘与遥远。

在经历了多次打磨和修改之后,这首“西游记序曲”终于完成了。

起初这段音乐并没有名字,《云宫迅音》是后来网友取的名字,沿用至今。

在这段不到3分钟的纯音乐中,许镜清使用了各种民族乐器,还创造性地加入了电子乐。

听起来兼具正气凛然和缥缈虚幻,平静悠远的同时又不失独特的律动感。

《云宫迅音》在西游记播出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不少人都盛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时至今日,这段旋律依然是百听不厌,堪称国产电视剧配乐的“天花板”。

许镜清能创作出这种“仙乐”,与他过硬的音乐素养以及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与《西游记》的不解之缘

许镜清1942年在山东龙口出生,从小跟着父母在黑龙江长大。

小时候的他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喜欢追逐打闹,反而对音乐有着很大的兴趣。

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站在大喇叭下面听二人转,一听就是好几个小时。

小学三年级时,许镜清极高的音乐天赋开始逐渐展现出来。

他在听了同学拉的一段二胡曲后,被这种乐器独特的声音所感染。

但当时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想要买一把二胡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所以许镜清就用竹筒自己做了一把二胡,还无师自通地自学了几十首曲子。

上了初中后,许镜清对音乐更加热爱,作曲也变得更加熟练。

他给学校的乐队创作了好几首曲子,受到了很多同学和老师的喜爱。

音乐老师惊叹于他在作曲方面的才华,同意了他在乐器室练琴的请求。

接触到乐器的许镜清如鱼得水,后来顺利地考上了哈尔滨艺术学院。

大学毕业后的十七年时间,许镜清创作了大量的音乐。

他了解的乐器越来越多,作曲方面的技巧和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不管是合奏曲、独奏曲、协奏曲,还是板胡、扬琴、各种管弦乐器,他都能信手拈来。

但这一时期的许镜清还是籍籍无名,他缺的不是音乐知识,而是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

1983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许镜清在别人的推荐下为《西游记》剧组作了一首曲子,名字叫《欢乐的花果山》。

他在曲中加入了电吉他和电贝司的声音,杨洁导演听了之后连连点头。

就这样,41岁的许镜清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进入《西游记》剧组之后,许镜清多年来丰富的音乐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用板胡创作了《计收猪八戒》,又用东北二人转的调子创作了《猪八戒背媳妇》。

而他最成功的作品莫过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云宫迅音》和《敢问路在何方》。

但即便作品已经火遍了全国,许镜清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费了很大的周折。

收入天壤之别的歌手和作曲家

许镜清在为86版《西游记》创作完配乐之后,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西游故事。

因此他有了办一场《西游音乐会》的梦想,而这一梦想在30年后才得以实现。

举办一场音乐会最少也得好几百万才行,这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许镜清虽然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但如此巨额的花费他根本无能为力。

直到30年后的2016年,近3万名网友帮助他筹集到了460万资金。

许镜清老先生终于成功地举办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音乐会。

如此优秀的艺术家,直到古稀之年才实现自己的梦想,实在让人心酸。

音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审美追求,动听的歌声和美妙的旋律都是音乐的一部分。

但是靠嗓音和唱功吃饭的歌手,却比靠才华和创造力吃饭的作曲家收入高得多。

虽然歌手获得的关注更多,受众也更广,而作曲听起来就是离普通人比较遥远的事。

但这种不平衡维持得越久,音乐的“美”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十几年前的彩铃时代,杨臣刚一首《老鼠爱大米》直接赚了1.7个亿。

庞龙的《两只蝴蝶》一年光靠彩铃就狂赚2.4个亿,这夸张的数字实在是“骇人听闻”。

虽然如今已经不可能有这种情况了,但歌手们的收入还是其他音乐工作者望尘莫及的。

杨臣刚

前几个月刚结束的《歌手2024》中,几位国内歌手的出场费被曝光。

其中出场费最高的汪苏泷,竟然高达260万元。

就连没出场几次的海来阿木都有50万的出场费。

而国内大多数的作曲家,还拿着几千几万的工资维持生活。

跟那些站在台上唱几首歌的歌手比起来,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结语

现在《黑神话:悟空》吸引了一大批国外的玩家,《云宫迅音》也被更多的人所喜爱。

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韩国人质疑我们抄袭根本是无稽之谈,

但也提醒了我们,不能再让别的国家把我国的传统文化据为己有。

只有保护好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记忆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1 阅读:17

影娱先锋

简介: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