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底,一场罕见的超强台风苏拉在西北太平洋上空形成,给菲律宾、台湾省和华南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台风的强度、结构和路径。
香港天文台派出了一架专业飞机,对苏拉的核心区和风眼进行了探测。这是我国首次对超强台风进行穿眼探测,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进行这种高难度任务的国家之一。
穿眼探测是指飞机从台风外围进入台风眼,然后再从台风眼出来,沿着不同的方位重复多次,以收集台风中心附近的气象数据,如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这些数据对于分析台风的性质和变化,预测台风的发展和移动趋势,评估台风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以及制定防灾减灾措施都非常重要。
然而,穿眼探测也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因为飞机必须在强烈的气流和湍流中穿越台风墙,承受巨大的气压变化和颠簸,同时还要避免雷电、冰雹、龙卷风等灾害。因此,进行穿眼探测的飞机必须具备高性能和高安全性,而且需要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勇敢无畏的机组人员。
这架飞机从香港起飞,向苏拉核心区进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飞行,它成功地穿过了苏拉强劲而紧密的台风墙,进入了直径约30公里的圆形风眼内部。在这里,它可以看到平静而明亮的天空,以及清澈而平静的海面。这是因为台风眼内部是一个低压区域,空气下沉并加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干燥的环境。
在台风眼内部,这架飞机进行了多次盘旋,并释放了一些气象探空仪,以测量台风中心的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卫星实时传送给香港天文台,供其进行分析和预报。经过约一个小时的探测,这架飞机又穿越了台风墙,返回了香港。
超强台风苏拉的路径和破坏性苏拉是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台风,也是该季第5个超强台风。它于8月22日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海域生成,经过了长达一周的发展和演变,最终于9月1日-9月2日之间在广东——香港沿海一带登陆。
苏拉的生成和发展受到了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首先,苏拉生成时正值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西偏北移动的时期,这使得苏拉受到了较强的切变和垂直风场不均匀的影响,导致其发展缓慢而困难。
苏拉生成后受到了菲律宾吕宋岛和台湾岛的地形阻挡和摩擦作用,使得其路径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和偏离。第三,苏拉在海上停留时间较长,吸收了大量的水汽和热量,使得其不断加强,并在8月27日和8月31日两次达到超强台风级别。苏拉在接近华南沿海时受到了西北方向的冷空气影响,使得其路径向西偏南转折,并在登陆前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弱。
苏拉作为一场超强台风,菲律宾是苏拉最早影响的国家之一。由于苏拉在菲律宾以东海域长时间徘徊,导致菲律宾多个地区出现了持续而强烈的降雨和大风。这些天气现象引发了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菲律宾的农业、渔业、交通、通信、电力等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超强台风苏拉对港珠澳大桥的影响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程奇迹。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正式通车,全长约55公里,桥面宽度约33米,设计寿命为120年。抗16级台风和八级地震,允许三十万吨级油轮通过。
是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时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三地的互联互通和合作水平,增强三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然而,港珠澳大桥也面临着多种自然和人为的风险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台风的威胁。由于港珠澳大桥位于西太平洋上一个台风频发的区域,每年都有多个台风经过或靠近这一区域。这些台风会给港珠澳大桥带来强烈的风力、波浪、风暴潮等影响,可能导致港珠澳大桥的结构受损、功能失效、安全隐患等问题。
抵御台风和地震为了应对台风的威胁,港珠澳大桥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例如,港珠澳大桥采用了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以提高其抗压、抗拉、抗弯等性能;港珠澳大桥采用了特殊的断面形状和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减少其受到的风阻和颤振。
港珠澳大桥采用了多种加固措施,如锚索、支撑、防撞装置等,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港珠澳大桥采用了多种监测系统,如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以实时监测其受力情况和运行状态。
除此之外,港珠澳大桥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以应对台风等突发事件。例如,港珠澳大桥根据台风的强度和路径,提前发布交通管制或关闭通道的通知,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港珠澳大桥在台风过后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并恢复正常运营;港珠澳大桥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并与相关部门和机构保持沟通和协调。
台风带来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港珠澳大桥在遭遇苏拉等超强台风时,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损坏或故障。根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报告,苏拉对港珠澳大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力:苏拉给港珠澳大桥带来了超过200公里/小时的最大阵风,这是港珠澳大桥自通车以来遇到的最强风力。这种强风对港珠澳大桥的结构和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造成桥面的振动和偏移,影响桥面的平整度和舒适度;造成桥面上的交通标志、灯具、护栏等设施的损坏或脱落,影响桥面的安全性和美观性;造成桥面上的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监测设备的失效或误报,影响桥面的监控和管理。
波浪:苏拉给港珠澳大桥带来了超过10米的最大波高,这是港珠澳大桥自通车以来遇到的最高波浪。这种高浪对港珠澳大桥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造成桥墩和人工岛的冲刷和侵蚀,影响其稳定性和耐久性;造成海底隧道的水压增加和泄漏风险增加,影响其密封性和安全性;造成海底隧道内部的湿度和盐分增加,影响其通风和防腐。
本文总结尽管苏拉对港珠澳大桥造成了以上这些影响,但是由于港珠澳大桥在设计和建设时已经考虑了这些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因此这些影响都在可控范围内,并没有对港珠澳大桥造成不可逆转或不可修复的损害。
因此,可以说苏拉虽然是一场超强台风,但是对港珠澳大桥并不会产生致命或灾难性的影响。相反,苏拉反而为港珠澳大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检验和锻炼的机会,展示了港珠澳大桥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证明了港珠澳大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并向世界再次展示这就是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