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兵多将广,南下时却空降了三名高级别干部,毛主席有何深意?

凌瑶看趣事 2024-09-24 02:09:01

抗战胜利后,东北由于物产丰富,再加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成了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1945年9月上旬,黄克诚以个人名义给中央发电,建议立即派部队赴东北,并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以创建一块大的战略根据地。黄克诚的战略眼光真是异于常人,能在开国十大将中高居第三位不是没有道理的。

黄克诚的这个建议和毛主席的设想不谋而合,很快中央就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之后各个解放区都抽调了精兵强将挺进东北,其中山东解放区贡献的兵力最多,抽出了5个主力师和下属二级军区的一些主力部队共6万人。新四军也派出了黄克诚的第三师,该师虽然是一个师的番号,但兵力却高达35000多人。

再加上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和先期进入东北的冀热辽部队,我军挺进东北的部队达到了11万人。与此同时,中央还将2万多名干部派到了东北。可以说,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了我军的精锐,实力在各个解放区中首屈一指。不久后杜聿明率部挺进东北,由于多种原因,东北民主联军在战场上败多胜少,差一点就败过了松花江。

这一时期,杜聿明的风头盖过了国军所有的高级将领,这让陈诚心中很不痛快。他的夫人是宋美龄的干女儿,陈诚就通过这层关系排挤走了杜聿明。陈诚赶到东北战场接替杜聿明后,原本是准备摘桃子的,但他的军事才能实在太差,被林彪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国民党内部对陈诚的无能十分不满,一些“国大代表”还在会议上要求“杀陈诚以谢天下”。

陈诚是蒋介石的嫡系,蒋介石自然不会杀他,于是就把他调离了东北,其职务由卫立煌接替。卫立煌虽然也很能打,但此时东北的战局已经不可收拾。不久后东野发起辽沈战役,经过50多天的激战,消灭国军47万多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之后东野百万大军挥师入关,和华北野战军一起,赢得了平津战役的胜利。

1949年春季,东野改称四野,并南下参加渡江战役。此时的四野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但就在部队南下的途中,却有三名高级干部空降到了四野并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分别是谁?毛主席此举又有深何意呢?第一个空降到四野的高级干部是萧克。萧克的资历很老,参加过南昌起义,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一带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萧克出任120师副师长,继续给贺龙当副手。不久后他被毛主席派到平西独当一面,出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统一领导平西、平北和冀东三地的抗日武装斗争。毛主席对萧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率领挺进军开辟拥有2000万人口的冀热察抗日根据地。

但萧克上任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冀东进军,而是在平西整训。整训的结果是手下三个支队司令,一个被杀,另外两个也离开了平西。挺进军的实力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之后冀热察挺进军始终未能走出平西,最后连生存都成了问题,番号也在1942年春天被取消。

之后萧克来到晋察冀给聂荣臻当副手,解放战争期间担任过华北军区副司令,协助聂荣臻指挥了张家口保卫战。1948年5月之后,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创办华北军政大学上面,军校建成后,他兼任副校长。萧克资历深厚,只担任副校长的话有点大材小用了。因此毛主席一直在找机会,准备给他安排一个重要职务,以便他能更好地为解放战争做贡献。

平津战役结束后,四野大军南下,原参谋长刘亚楼出任第14兵团司令员。这样一来,参谋长的职务就出现了空缺。林彪对参谋长的要求很高,一般的干部很难胜任。四野百万大军南下作战,任务繁重,林彪的身体又不好,因此不能没有参谋长。毛主席想到了萧克,认为他的才干足以胜任,于是就把他派到了四野担任第一参谋长。萧克上任后,协助林彪指挥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为消灭桂系主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萧克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二个空降到四野的高级干部是赵尔陆。赵尔陆的资历也很老,参加过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红军时期他短暂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军事主官,之后就长期从事后勤供应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尔陆进入晋察冀军区任职,担任过军分区司令。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在聂荣臻手下任职,出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

当时萧克也在华北军区任职,担任军区副司令,和赵尔陆交往很多,关系也不错。1949年5月,萧克接替刘亚楼出任四野第一参谋长。四野兵多将广,作战任务也很繁重,只有萧克一个参谋长的话,工作量会很大。为此毛主席又让赵尔陆空降到四野,担任第二参谋长,和萧克一起协助林彪作战。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赵尔陆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三个空降到四野的高级干部是邓子恢。邓子恢是闽西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为闽西红军的发展壮大做出过很重要的贡献。后来他进入中央苏区任职,负责财经工作,为保障中央红军所需的经费劳心劳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子恢进入新四军任职,担任过军部政治部副主任和主任,先后协助项英和陈毅做了大量工作。

抗战胜利后,邓子恢进入华中军区任职,担任华中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离不开邓子恢的大力支持。后来华东局成立,邓子恢出任副书记,主持土改工作。1948年5月,他又被调到中原局任职,出任第三书记兼中原军区副政委。淮海战役期间,邓子恢负责后勤供应和支前工作。

在他的统筹调配下,60万参战大军所需的各种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有力地保障了作战部队的需要,这也是淮海战役我军能够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津战役结束后,四野大军南下,政委罗荣桓的身体不是很好,但工作量却很大。为了他的健康考虑,毛主席决定给他找一个好帮手,于是就派邓子恢空降到四野担任第二政委。

邓子恢上任后,罗荣桓的工作量减少了很多,他的健康状况和之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好转。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离开部队进京任职,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没有参加55年大授衔。毛主席让萧克、赵尔陆和邓子恢空降到四野担任重要职务,为的就是加强四野司令部的领导力量,更好地发挥四野兵多将广的优势,以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事实证明,这三人上任后发挥的作用完全达到了毛主席的预期。

22 阅读:7268
评论列表
  • 2024-09-26 00:14

    四野红极一时,80年以后四野风头就过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二野。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