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陈友谅的老友,朱元璋的好部将,真实身份很可能是一个双面间谍

历史战争 2024-06-05 08:10:46

龙湾之战是发生于朱元璋和陈友谅两大势力间的一次战斗,它堪称是两方实力的转折点,一直牢牢占据主动权的陈友谅势力自此走向衰微,而朱元璋则扭转了颓势,成功争取到了主动权。

朱元璋能够打赢龙湾之战的关键不仅在于战斗中将士的英勇拼杀,更在于战前的部署,他扎了一个口袋,而让陈友谅一头扎进这个口袋的,则是康茂才。

康茂才这个人侍奉过三方势力。元朝末年时天下大乱,起义军攻陷许多地方,康茂才见状招兵买马,保卫乡里,成功抵御住了贼兵的入侵,被朝廷任命官职,后来升官至任淮西宣慰使、都元帅,成为一方大员。

此后,康茂才又投奔了陈友谅,而且两个人关系很好,尽管正史上对于康茂才在陈友谅营中的这段经历并没有详细记载,但从后来陈友谅喊康茂才“老康”,和康茂才一封信就可以骗过陈友谅来看,两个人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军渡江,而挡在他面前的就是康茂才。康茂才驻守采石,扼守着长江,想要渡江生存,就必须拿下采石。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重视康茂才,只是派了普通的部将去打,但接连几次都被康茂才击退。朱元璋上了脾气,动用自己的王牌:常遇春。常遇春示敌以弱,将康茂才诱出,成功将康茂才的精锐尽数歼灭。康茂才聚拢残兵,又和朱元璋周旋。一直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康茂才终于率众归降。

康茂才见到朱元璋以后,不卑不亢的说道:“前日战,各为其主;今日屡败,天数也。事至于此,死生唯命。苟得生全,尚竭犬马之力,以图报效。”

朱元璋一听这话十分高兴,不仅接纳了康茂才,还让他继续率领旧部。此后康茂才就一直伴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而他为朱元璋立下的最大功劳,就是龙湾之战将陈友谅引诱而来。

常遇春杀掉了陈友谅的三千战俘,惹怒了陈友谅,于是调集数十万大军攻打朱元璋。陈友谅先是以重兵攻克太平,杀死了朱元璋的悍将花云,然后又直扑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也就是南京城。

面对陈友谅的大军,朱元璋集团内部产生了分歧,有的人主张弃城而逃,有的人主张投降陈友谅或者张士诚,这个时候刘伯温站了出来,建议朱元璋诱敌深入,以伏兵袭击。

刘伯温的建议很符合朱元璋的心意,他也打算埋伏陈友谅,实现以少胜多的目的。选来选去,朱元璋最后选中了龙湾这个狭窄的地方,这里便于埋伏,又不利于陈友谅的大船展开和调转,是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

可是地点选出来很容易,但是让陈友谅率军中计却很难。陈友谅不是傻子,他进攻的路线有许多条,为何非要从龙湾这里呢?

正在朱元璋冥思苦想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康茂才。康茂才是陈友谅的老友,所以朱元璋让康茂才写了一封信给陈友谅,表示自己愿作内应,并说江东桥是一座木桥,一撞就烂。陈友谅看到这封信以后,大喜过望,连忙调兵遣将,率领着自己的水师东下。可等到大军抵达江东桥以后,陈友谅却发现这座桥是一座石桥,他心中开始惶恐,并接连大声喊道:“老康、老康!”

康茂才没有理会陈友谅,等待他的是朱元璋的伏兵。陈友谅中了埋伏,天时地利全都没有,最后惨败给朱元璋。这一战,陈友谅死伤数万,光是被朱元璋俘虏的士兵就多达两万,他的许多大型战船也全部被朱元璋缴获。可以说,正是这一次的失利,给了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的资本。

不过关于这一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陈友谅为何会听信康茂才的话呢?要知道康茂才投靠朱元璋多年,他给陈友谅的许诺也只是一封信。朱元璋也没有像周瑜打黄盖一样,施展苦肉计迷惑陈友谅,两个人的冲突并没有展现出来。所以,康茂才并没有充分的投降动机。

如果说光是一个老友的身份,就让陈友谅上了当,那只能说太小看陈友谅的智商和疑心了,陈友谅连心腹尚且都信不过,又如何能信得过一个背叛了自己投靠敌人几年的康茂才呢?

关于这其中的详情,史料上并无详细的记载,但有一个可能,康茂才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双面间谍。康茂才主动投奔朱元璋,极有可能是出于陈友谅的授意,他想在朱元璋身边安插一个眼线,只是康茂才假戏真做,真的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于是利用康茂才的身份,让他写信给陈友谅,陈友谅不知道真相,所以才中了计。因为只有这样,一封信就骗来陈友谅的行动才解释的通。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康茂才从一位陈友谅的间谍,变成为朱元璋做事的双面间谍,并成功铲除了旧主陈友谅,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这样的故事,实在精彩。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推测,至于康茂才的真实身份,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参考资料:

《明史》

《蕲国武义康公神道碑铭》

0 阅读:3

历史战争

简介: 品读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