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袁崇焕的死,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在感慨崇祯无能,毕竟袁崇焕是明朝唯一一位两次在大规模战争里打赢后金的存在,但其实崇祯是不想杀他的,然而无形中的那只手却将崇祯一步步推向杀他的境地。
崇祯为什么对他给予重任?因为这两场漂亮的大胜仗崇祯元年,继位不到一年的崇祯直接甩了一个蓟辽督师的职位给袁崇焕。这个职位的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大到离谱。
袁崇焕不但是辽东的一把手,还是蓟州、山东个别地方的一把手。
在当时的明朝,要说谁的管辖范围最大,那么肯定是袁崇焕。
他袁崇焕凭什么得到崇祯的如此青睐呢?凭借在当时看来他是明朝唯一一位有望收复辽东的将领。
天启六年,袁崇焕在宁远以一万守军击溃努尔哈赤六万大军的进攻。要知道,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未尝一败,这个未尝一败的含金量相当的高,高到了什么程度呢?曾经以四万大军击溃明朝十二万大军。
但一世英名却毁在了袁崇焕的手里,就连他本人也有可能是死在袁崇焕的手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天,宁远的一发炮弹射中后金的一座营帐,这座营帐可不同于其他的营帐,这座营帐画的是黄龙。
虽然后金不承认里面住的是努尔哈赤,但是试想一下,当时的后金除了努尔哈赤,谁还有资格住在黄龙营帐里面?
这一发炮弹下去,后金的攻势明显减少,到了第二天直接撤退,努尔哈赤本人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去世。
天启七年,作为努尔哈赤继任者的皇太极率领六万大军攻打明朝,一来要为努尔哈赤找回场子,二来给自己立威,三来抢粮食,但是他是否如愿了呢?没有。
虽然时间仅仅只有一年,但此时的辽东已经绝非往日的辽东,袁崇焕坚守以辽人守辽土的决策,以至于士兵一个比一个不怕死,毕竟倘若怕死的话,往后退一步,家园就得成为别人的家园。
况且,袁崇焕当时又训练出能够与满清八旗媲美的关宁铁骑,后金在此之前就已经不是袁崇焕的对手,更何况此时。
在此之前,袁崇焕还是在城里坚守,但此时却敢在城外布兵迎敌。
而皇太极有没有打得过袁崇焕呢?没有,这才是真正丢人的地方。
如果袁崇焕是在城里坚守,打了败仗,或许并没有那么丢脸,但是人家面对面的与你硬刚还打了败仗,这就很丢脸。要知道,冲杀向来都是满清八旗的特长。
此战过后,由于袁崇焕的存在,皇太极始终不敢再对辽东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毕竟他可不想再丢一次脸。
“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明史·袁崇焕列传》
而袁崇焕呢?因为宁远之战已经从宁远总兵变成辽东巡抚,再加上此战的胜利,更何况他还是文官出身,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地位应当直追朝廷的六部尚书,又或者更胜于朝廷的六部尚书,就比如封爵。
但是却偏偏出现了意外,仅仅只升官一级。为什么只升官一级呢?因为功劳也是可以上下其手的,经过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剥削,到袁崇焕的手里还能剩下多少?
其中获利最大的非魏忠贤的从孙莫属,连五岁都不到的小孩子竟然能够得到一个侯爵。这口气,别说是袁崇焕,大部分将领都吞不下,因此,选择辞职回乡。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提拔袁崇焕当蓟辽督师的时候,袁崇焕仅仅是一介百姓。
袁崇焕的四大罪名作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权力大是不假,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权力处死他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一名官员。然而,他却将一位重量级的官员强行处死,这位官员就是皮岛总兵毛文龙。
要知道,毛文龙不但有一把尚方宝剑,还有一个左都督的虚衔,就这种配置,在当时的武将里,毛文龙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他为什么值得朝廷如此看重呢?因为他镇守的地方。
他镇守的皮岛位于后金的后方,但是后金却对他无可奈何,因为后金没有海军,而他躲在皮岛上,时不时的就对后金发起小规模的进攻,对此后金是不厌其烦,但是迫于没有海军,只能无可奈何。
而更令后金愤怒的是,他平常骚扰也就算了,竟然还在后金的地盘上建立他的根据地,而后金对此的态度也是无可奈何。
他都已经跑到岸上,后金为什么还是无可奈何呢?因为你打他就跑,你一闪开他就又来,如此反复,能有什么办法解决?
“东方自逆奴狂逞以来,唯一毛文龙孤撑海上,日从奴酉肘腋间撩动而牵制。”——《明熹宗实录》
由于毛文龙能够起到明显的牵制作用,历任的辽东第一把手以及朝廷的官员都不敢说他什么,毕竟他要是投靠后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而袁崇焕一上来,未经允许,就将他干掉,这是袁崇焕的第一大罪。其实袁崇焕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谁叫毛文龙不听话呢?
随着毛文龙的死,后金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对京城发起进攻。不过,由于袁崇焕的存在,并没有经过辽东,而是特地绕到蒙古,这一路上后金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接收到勤王命令的袁崇焕一直跟在后金的后面,不发起进攻,这是他的第二大罪。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作战有一个风格,那就是先守后战,他想以京城为坚城,消耗后金一波,再对后金发起进攻,却不曾想那是京城,怎么可能会允许他将士兵安排到里面?
倘若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朱家的王朝岂不是就得被颠覆?
袁崇焕担任蓟辽督师的同时,向崇祯承诺五年之内绝对平定辽东。但是过去了四年的时间,辽东寸土未收,这是他的第三大罪。
其实当时袁崇焕说五年平定辽东就是一句玩笑,他自己也承认这是一句玩笑,但奈何话已经说出口,没有收回来的可能。
既然都已经打到京城,要是能到京城里抢掠的话,那岂不是赚大了?这是当时皇太极的想法,他也是这么去做的。
不过当时勤王大军都已经纷纷到达,他能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明他的侥幸心理不是一般的强。但是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德胜门的守将满桂被大炮炸伤。
而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袁崇焕做的,因为袁崇焕是满桂的死敌,当初就是他将满桂从辽东挤回关内,这就是袁崇焕的第四大罪。
那么到底是不是他做的呢?不可能是他做的。当时他在广渠门,就算是现如今走,都得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走得到德胜门,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将大炮轰在满桂的身上,轰伤满贵的大概率是他手下哪一个不知道如何操作大炮的士兵。
被扼杀的余地袁崇焕这四条罪名,虽然哪一条都足以将他置之死地,但是崇祯却并没有将他杀死的打算,仅仅只是将他革职,至于怎么处罚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方案,意思就是可处罚,又或者不可以处罚。
那为什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了呢?因为无辜的袁崇焕陷入了一场朝廷斗争。这场朝廷斗争就是温体仁、周延儒与首辅钱龙锡的斗争。
温体仁、周延儒盯上首辅之位,但是又对钱龙锡无可奈何,毕竟哪一个坐上首辅之位的是善茬。更何况,钱龙锡早在崇祯元年就已经是首辅,根深蒂固,岂是他们能够撼动的?
一开始他们的确不能够撼动,但是直到袁崇焕的出现,即代表着可以撼动,因为他与袁崇焕的关系良好,只要袁崇焕的罪名一加重,他肯定跑不掉。
“群小丽名逆案者,聚谋指崇焕为逆首,龙锡等为逆党。”——《明史·钱龙锡列传》
因此,一场针对袁崇焕的弹劾有序地展开。原本袁崇焕就已经罪行累累,再加上言官将他从小到大做过的事情一件一件的扒出来,他又岂能够有活路?
而钱龙锡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事先他与袁崇焕谈论过如何平定辽东,袁崇焕曾跟他透露过要杀掉毛文龙,但是他呢?却不上报,这是他的第一宗罪名。
他的第二宗罪名是收受袁崇焕数万两银子的贿赂,当然,这是子虚乌有的,可再子虚乌有也架不住言官的描述,他连地点在哪里都给你描述了出来。
以至于钱龙锡堂堂一个首辅,先是被开除,后是被抓回来扔到监狱里,再到最后倘若不是群臣一致保他,说不定他都得落得一个跟袁崇焕那样的下场。
而随着钱龙锡的离开,温体仁如愿以偿地坐上首辅之位,周延儒也得以进入内阁,而袁崇焕也已经不可再生,辽东的局势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要知道,在袁崇焕未死之前,后金可不敢拿辽东怎么样,但是在袁崇焕之后,后金时不时的就敢主动侵犯辽东,到最后竟然还打出了松锦大战那样的惨烈战役,十三万明军全军覆没。
怪不得著名的史学家孟森先生说,明朝有两大祸害,第一大祸害是太监,第二大祸害是言官,这群人仗着自己的职业就是喷子,就算说错话也不会挨处分,只要一出现党争,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而皇帝坐在皇位上,哪里了解基层的事情,被他们一顿忽悠,也就当了真,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