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鸟语.与鸟作伴【原创散文】

国政看文化 2024-06-27 05:59:31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我非常喜欢《橄榄树》中这个句子。每次轻轻唱起,都会情不自禁地仰望头上明亮的蓝天,盼望能看到飞翔的小鸟。

鸟的美丽我敢说是无与伦比的。梁实秋先生曾形容“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就常想,假若我们这个世界从此再也领略不到“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古典诗意,再也感受不到“渡口桃花新燕语,门前杨柳旧鸟啼”的天籁悠悠,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变得怎样的单调、寡味呢?

人鸟相安并非只是一种万物共存繁衍的自然生态,同时也是一种拓展人类心灵空间的文化生态。不是吗?在地球文明的演进过程中,鸟儿总是伴随人类的心路历强留下亮丽的身影。

从《诗经》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到《长恨歌》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从生命色彩绚烂辉煌的《百鸟朝凤》到晴空万里婉转啼唱的《云雀》,从祈盼吉祥如意的《孔雀舞》到歌赞真善美的《天鹅湖》,鸟儿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多少温馨和慰藉!它们实际上已被“人化”为一群自由快乐的精灵,寄托着人类的愿望,人类正是通过它们来艺术地观照自身。唯其如此,我们的地球村方能于春华秋实之际,淡烟疏雨之中,更加充满着让人爱恋的魅力。

人鸟不仅可以相安,相伴,而且可以在一种微妙的境界中相通,林语堂先生曾在《记鸟语》中说他“到了日月潭,每一个毛孔都舒服起来了”,因为那里清丽的鸟音“渡水而来”,有“时哉!时哉!”、“思归!思归!”、“害臊!害臊!”,真是韵味无穷,令人神往。

其实,通鸟语者,古已有之,据《后汉书·蔡传》载:“昔伯翳综声于鸟语,葛卢辨音于鸣牛。”伯翳即秦人伯益,能与鸟语。白居易《秦吉了》诗:“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秦吉了就是个“鸟语通”。另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武则天时“宫中养鸟能人言”,故有宫延乐舞《鸟歌万岁乐》。我想,这自古而来人鸟相通的妙不可言的境界,实在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快乐。

鸟鸣嘤嘤,以鸟鸣春。鸟的双翅永远是爱神的羽翼,鸟的歌唱永远是滋润生命的音乐雨。

我爱鸟。在我看来,保护生态即是爱护人类的心态,爱惜众生即是珍惜生命的自由、快乐与美丽。

有时真愿是一只鸟,在蓝天,在绿野。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

0 阅读:1

国政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