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世世为兄弟:李政道杨振宁决裂,什么造成了他们的一生之憾?

老方说说老方 2024-08-07 18:37:29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是苏轼蒙冤入狱后写给弟弟苏辙的诗,体现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杨振宁曾用后一句诗表示遗憾,他同李政道没有做到这点。

两人曾经并肩作战,一起克服物理世界的难题,他们情同手足,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是没有彼此的帮助,只靠独自奋斗的话,他们可能也无法获得诺贝尔奖。

据奥本海默回忆,在普林斯顿高研院的草地上,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一起“论道”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可惜的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曾经的友情有多美好,破裂后的心情就有多黯然。

与君世世为兄弟:李政道杨振宁决裂,什么造成了他们的一生之憾?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两人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能唯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人生就是这样,哪怕亲如兄弟,各自的想法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一旦有了裂痕,就无法弥补。

具体的细节往往无法言说,或许他们也不愿意多说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他们毕竟不是普通人,作为名扬天下的人物,他们之间的故事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议论和评价。

从传记、公开言论和身边人的回忆等方面,我们可以确认“名字排序之争”或只是一方面,更深的缘由应该是彼此的认知差异。

论文是两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在署名的时候谁的名字应该在前面呢?如果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那应该是李政道在前面,而要是按照年龄、长者为先的话,生于1922年的杨振宁无疑比生于1926年的李政道要大几岁。

“我和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在1956年我们合作发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所以要紧的是到底谁贡献更大的问题,对此双方各执一词,不过我认为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两个人都有较大的贡献,程度的差异应该很小,以至于他们谁也不能否定对方,但究竟是李政道贡献多一些,还是杨振宁贡献多一些,哪怕是他们本人也不能客观评价。

科学家终究是有血有肉的人,名誉和历史地位难免要争一争!

别说是兄弟和朋友,就是父子之间,为了名利也会有残酷的打压,甚至不惜进行扼杀。这种事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

尽管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个人最终反目,落得个分道扬镳、不相往来的下场,但说他们“反目成仇”也不太准确。据李政道的儿子回忆,在李政道晚年的时候偶然听到杨振宁的名字,默然片刻后表示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物理学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分裂往往是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

其实早在普林斯顿的时候,两人因为《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的论文作者署名顺序问他就有过龃龉,结果是两人各自排在前面一次。据说杨振宁的夫人也是两人合作有嫌隙的一个原因,她可能认为李政道当时相比杨振宁是处于弱势,署名在前是占了便宜。

但后来两人出于对真理的探索及意气相投的缘故,又再次合作,共同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成果斐然,直到获得诺贝尔奖。面对巨大的荣誉,两人再次为谁先谁后的问题有了争执,按照论文的署名是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但杨振宁提出在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其后又因为记述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故事的文章中“李、杨”还是“杨、李”的问题,两人最终是走向了分道扬镳。

杨振宁眼中的李政道什么样?

在杨振宁看来,李政道极为聪明,吸收能力强,才华出众,刻苦用功,两人相处投机,是要好的朋友,而在具体描述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杨振宁的位势要高,“费米做了他的学位论文导师,但他总是转而向我寻求指导。因此,在芝加哥的岁月里,事实上我倒成了他的物理老师。”

杨振宁自认对李政道是如兄如师:

我对他就像一位兄长。在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领域里,我在1950年代初就已经成了名。我们的合作关系中,我是资深的一方。敏锐地警觉到不应该挡住他的道,我便有意识地往后靠,尽量在事业上扶持他,同时,在公开场合对我们合作关系的实质严格地保持缄默⋯⋯

而且在提到诺贝尔奖的论文产生的时候,杨振宁也表示是自己提出了关键意见且说服了李政道。

但外界对此有不一样的看法,比如在关于李政道的事情上,杨振宁多少有些“个人意气”的因素,而李政道就平和了很多。

从成长轨迹看,两人都是物理学天才,相比杨振宁,李政道的道路更艰难一些,他主要是靠自学成才,天赋、努力和机遇是李政道成功的主要因素。

同李政道关系的破裂是杨振宁一生最大的遗憾!

合则两利。从1956年到1962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共同写了32篇论文,范围从粒子物理到统计力学,李政道说他们的合作紧密而富有成果,有竞争也有协调:

我们在一起工作,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合作的成果大大多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哪怕是天才的大脑也需要同伴的灵感激发和激励,两个聪慧的大脑在一起碰撞,肯定是大于各自“闭门造车”的效力。

杨振宁和李政道分裂后又几十年,假如他们仍然是保持原来紧密合作的态势,恐怕他们还会取得更大的成果,毕竟像他们这样卓越的合作伙伴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感情的层面,到了老年后,朋友走一个就少一个,友情不能从一而终无疑是莫大的遗憾。智如杨李,也难圆满,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复杂。如今是非恩怨烟消云散,假如早知如此,两人当初会不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呢?

0 阅读:0

老方说说老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