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与行相辅相成,相互完善又何来言行不一的精神内耗呢

璞因挲果 2024-08-01 14:36:56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聊到了“知行合一”是解决现代人精神内耗的最好办法。唯有确立目标后,义无反顾地去行动,才能让我们停止在犹豫不决的焦虑中白白的虚耗时光而陷入了期待愧疚的恶性循环中。解决内耗的“知行合一”,可以简单称为说到做到,但是,这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吗?实际上,还不算。

毕竟王阳明的心学是以“良知”为道德的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功夫。因此,若仅仅将“知行合一”单纯理解为: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用道德良知规范行为的内外一致,未免考虑的浅显了了一些。

对于王阳明来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不可分离,与行分离的只是妄想而非真知;与知分离的行事冥行而非笃行。

黄仁宇教授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曾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提出过更深入的解读:“他认为,知识是一种决断,必定引起一种行动。一个人见到美色就发生爱慕,闻到臭味就发生厌恶,见和闻是‘知’,爱慕和厌恶则为行,前者立即产生后者。”

对于小君来说,这个解释是非常接近王阳明的原意,即:一念发动处便是“行”。

而生活中,往往我们所言与所行,所知与所行却并不统一。正如,考试将近,我们知道要多复习,多练习,多花精力在考试内容上,但往往却抵挡不住各种各样的诱惑,时间便浑浑噩噩地消磨在各种琐碎的诱惑与拖延中,这便是知与行不统一;而在感情上,人们往往说着爱的专一,爱的纯粹,但往往又有几人能当真将爱行得专一又纯粹,这便是言与行的不统一。

而这一切于王阳明看来,并非知与行的不统一,而是心口不以,因为“心”与“理”并不契合,因为内心若笃定了一个道理,又怎会不行。所以,“知行合一”需要以“心即理”为前提。我们一般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认为是认知和实践关系。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关键在行,但前提在“致良知”。

要达到杨明心学中“知行合一”的境界,首先便要先做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当心本是光明无碍的时候,并无需语言来表达行止,此时心念一动,便驱动行为,“心”便是“知”,“知”便行。

正如龙树菩萨与小偷的故事中,当龙树菩萨让小偷再偷窃的时候,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和每一个行止保持清晰的觉知时,小偷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无法实施偷窃的行为了。因为当觉知了自己内心本性具足的光明后,他已经不需要以偷窃的财物来填充内心内心的需求。而这实际上便是“致良知”,亦是儒家先贤所谓的“明明德”,是发掘内心光明的本性。

而要做到知行合一,便是要先发掘内心天性的至善,毕竟人至善的本性本就是“知行合一”的,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体现出来。

而行与知不离,因实践便是不断发掘内心至善的过程。

因此,“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知识行之始,行事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事知之功夫。”

“知行合一”是,发自本心的知与行,在行中完善知,以知触发行。

当知与行相辅相成,相互完善时时又何来言行不一的精神内耗了呢?

且在知行合一中,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的触及到,人生智慧的根本“致良知”,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不符合良知,这又何尝不是儒家的圣人之道。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