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不亲,从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就要做到这4点

星星之家育儿记 2022-03-25 15:58:57

我有一位远嫁的朋友,平时很少回父母家,和家里打电话时,和爸爸还能聊两句,和妈妈是真的不知道聊什么。

她做得更多的是,在过年过节时给父母寄一些礼品和钱。

这位朋友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只带着弟弟在身边,而她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爸爸倒是时常会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和她,妈妈几乎不怎么回老家,所以,她从小就对妈妈没什么感情,几乎是互相不在乎。

毕业后,她在另外一座城市工作、结婚,老公温厚、公婆明理、孩子健康伶俐、事业顺风顺水,她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她对娘家已经几乎没有想念之情了。

前一段时间,她妈妈办六十大寿,她没有带上孩子和老公,只身回了老家,帮妈妈办了寿宴就要回家,她妈妈忍不住又一次指责她:“你看看别人家的女儿,跟妈妈多亲密,为什么我养的女儿,就跟白养了一样,跟我一点儿都不亲。”

她妈妈一跟她提起这件事,她就觉得心里非常地悲愤,明明是她妈妈从小就对她不管不问的,她小时候寂寞无助之时,妈妈没有在身边陪她、安慰她,现在她熬过来了,但也习惯了和妈妈感情疏离的状态,凭什么妈妈年纪大了,想要陪伴的时候,又要反过来指责她。

其实,很多妈妈都没搞明白,和孩子的感情是要从小开始维护的,长大后和“妈妈不亲”的孩子,大多都是妈妈一手造就的。

长大后和“妈妈不亲”的孩子,其实从小就有征兆:

1、不喜欢和妈妈有感情交流

无论是语言交流,还是非语言交流,孩子都不愿意,甚至还有些排斥情绪。

不和妈妈说心里话,心事都藏在心里,妈妈也不知道孩子的情况和真实想法。孩子遇到开心的事,没有和妈妈分享的欲望;遇到困难时,也不会向妈妈求助;和妈妈有矛盾时,也不愿意及时沟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隔阂。

拥抱、摸头、手拉手等肢体接触,是表达亲密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许是心中对妈妈有壁垒和防线。

2、不在乎和妈妈有关的事情

孩子遇到涉及妈妈的事情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孩子不关心妈妈的心情好不好,如果妈妈生病了,也不会关心有没有身体不适。妈妈喜欢什么,或者讨厌什么,孩子都不在意。平时说话、做事时,也不会考虑妈妈的感受。

3、不喜欢妈妈干预自己的事情

平时和孩子沟通时,孩子都是一副敷衍了事的样子,尤其是不屑于妈妈的教育和建议。

妈妈大多很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免不了会多说几句,难免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态度,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甚至有逆反和否定妈妈的表现。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三种表现,妈妈一定要多上心,积极地引导他们,以免隔阂越来越深。

为避免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不亲,从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就要做到:

1、高质量陪伴

放下手机,少看一点电视,哪怕是陪孩子的时间短一些,也要保证高质量的陪伴,这是和孩子培养感情的好时机。

多陪孩子去玩游戏、去跑跑跳跳、去旅游,多一些拥抱等肢体上的亲密行为。

尤其是要和孩子多沟通,可以天南地北地聊一聊孩子感兴趣的事,尤其是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知道孩子的喜好、心情、困难、梦想、交友等真实状况。

2、可以尝试热情、幽默一点

如果妈妈整天板着脸,要么冷漠,要么严厉责骂,对着这样一个冷若冰霜的“冷面妈妈”,孩子很难和妈妈亲近得起来。

妈妈可以试着亲切、温和一些,如果能热情一些,当然更好;如果能再幽默风趣一些,保证家里的气氛轻松愉悦,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更能拉近和妈妈的关系。

3、多尊重和理解孩子

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经常对孩子进行打压和控制,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叛逆、隐忍。

妈妈要注意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畅所欲言,孩子才更愿意和妈妈沟通。

4、避免恶语伤人

不要小看恶语的杀伤力,事实上,“刀子嘴”的妈妈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心寒。

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避免在语言上讽刺、挖苦、谩骂、抱怨和打击孩子,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寒了孩子的心。

星星之家育儿记:从小就和孩子维系好感情,孩子长大后,和妈妈感情更亲密哦。你有担心过孩子长大后和自己不亲吗?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2

星星之家育儿记

简介:做不完美的智慧父母,科学、高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