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千亿县,江浙占一半!夜生活为何少的让人发愁?

关羽谈趣事 2024-06-06 00:47:16

为何江浙地带居民富庶无比,而其夜生活却平淡得令人惋惜?相比之下,川渝之地的深夜,火锅沸煮、烤串飘香、小龙虾诱人,吸引着大批江苏游客如潮水般涌入,场面堪比电影中的丧尸大军。

然而,当夜幕低垂,苏州的街道于傍晚六时便已显得清冷寂寥,令远道而来的广东旅客自嘲仿佛置身于古代宵禁之中。这一现象并非苏州独有,整个江浙区域皆是如此:宁波的地铁在晚间八点已难觅人影,无锡的公厕到了十点几乎要被误认为已闭门谢客,更有网友笑言,与江苏伴侣的作息仿佛谈了场跨越时区的恋爱,对方十点即眠,让人不禁遐想连连。即便有江浙人士试图辩解,称八点夜宵、九点半归家亦是一种别样风情,但现实是,在最活跃的夜生活城市排名中,江浙无一席之地,杭州甚至被戏称为新一线城市中的“夜生活绝缘体”。按常规理解,南方城市的经济活力与夜生活的繁华应成正比,江浙地区为何独树一帜?

一种解释归咎于江浙人的传统观念——珍惜夜晚时光,学校门口十点钟已聚集着接送孩子的家长,而夜市的热闹,或许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的是对教育的极度重视,乃至戏谑地形容为交易高考试题的场景。实用主义的商业头脑,使江浙人以一生的尺度权衡投入产出,提升高考分数远胜于夜晚的消遣。在老一辈观念里,深夜不归者无异于游魂野鬼。

但将原因单一归结于此,未免过于肤浅。江浙缺乏夜生活的深层次原因,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全国众多经济总量破千亿的县域中,江浙占据半壁江山。县域经济的蓬勃,使得外省人流向大城市打工,而江浙人则倾向于留在家乡,在诸如世界小商品之都、中国五金之都的地方,一切需求近在咫尺,导致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经济学理论指出,人口密度的减少会提高服务成本,对于夜市商贩而言,通宵营业的成本效益远不如日间几小时,因此夜市难以兴盛。

另一方面,江浙人选择在白昼奋斗,夜晚休养生息,这成为了他们成功逆袭的关键。在中国现代科学界的璀璨星河中,钱学森、屠呦呦、李政道等杰出人物,彰显了江浙人才辈出的辉煌,其数量远超其他地区,如广东省虽有8位,但宁波的人均院士产出率,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十二分之一。

综上所述,江浙并非缺乏夜生活,而是他们的夜生活形式与众不同,少了灯红酒绿的喧嚣,多了晨光初照的生机与活力。这份自小培养的勤奋与早起的习惯,或许正是这片土地持续繁荣的秘诀所在。

0 阅读:4

关羽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