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焦虑”这词儿,现在都成了一种社会流行病了。
打开朋友圈,不是晒加班熬夜的“奋斗”日常,就是吐槽孩子补习班费用的天价账单。
一边喊着躺平,一边却又卷得飞起,这似乎成了当代中产的真实写照。
这背后庞大而焦虑的群体,他们的钱包究竟养肥了谁?
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值得咱们好好掰扯掰扯。
咱们得搞清楚“中产”到底是个啥。
不像国外有明确的收入标准,国内的“中产”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心态的体现。
有房有车,孩子上着还不错的学校,每年能出去旅旅游,平时吃穿用度不差钱,这就是很多人心中“中产”的画像。
用流行点的话说,就是“岁月静好”的代表。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群看起来生活滋润的人,焦虑感却爆棚。
魔镜平台的数据就显示,2023年末,疗愈经济相关话题互动量环比增加了63.43%,高达1.3亿次。
这1.3亿次的互动背后,有多少是中产的无奈叹息?
又有多少是商家的精心算计?
先来说说消费升级这回事儿。
中产追求品质生活,这本身无可厚非。
谁不想过上更舒适、更美好的日子呢?
但很多时候,这“品质”的溢价,高得让人咋舌。
一杯几十块的网红奶茶,一次几千块的精致露营,动辄上万的早教班……这些真的能带来“美好生活”吗?
还是说,只是花钱买个心理安慰,短暂地麻痹一下焦虑的神经?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中产家庭平均每年在“品质生活”相关消费上的支出同比增长15%。
这增长的15%,有多少是真正提升了生活品质,又有多少是填补了焦虑的窟窿?
这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焦虑更是个无底洞,堪称当代中产的“心头大患”。
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加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家长们心甘情愿掏空钱包,就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天价学区房、各种课外辅导班、还有越来越流行的海外游学,这些都构成了一条巨大的教育产业链,其背后,是中产家庭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焦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高达35.2%。
这35.2%的背后,又有多少家庭是在咬牙坚持,又有多少孩子在重压之下喘不过气?
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商家和平台,非但不帮忙缓解焦虑,反而利用大数据和精准营销,刻意制造和放大焦虑,就为了让你乖乖掏钱。
一些知识付费平台,打着提升自我、升职加薪的旗号,兜售各种高价课程,实际上却干着贩卖焦虑的勾当。
一些自媒体,天天散播“30岁危机”、“中年危机”之类的言论,制造恐慌,就为了让你买他们的产品,让你掉进他们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户正是中产群体。
这背后,有多少是真正的知识获取,又有多少是交了“智商税”?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外部环境。
中产的焦虑,很多时候也是自己“养”出来的。
202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
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按理说应该更幸福才对。
但现实是,上升通道的收窄和竞争的加剧,让很多人担心被社会淘汰,于是拼命内卷,加剧了焦虑。
就像网友说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躺平?”
这种“内卷式”的焦虑,让很多人身心俱疲,却找不到出口。
消费主义的盛行,也加剧了这种焦虑。
很多人陷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比较性消费陷阱,拼命追逐名牌包包、豪车别墅,以为拥有了这些就能获得幸福和认同。
结果呢?
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越追逐越空虚,焦虑感也越来越强。
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最终只会“砰”的一声炸裂。
还有信息茧房效应。
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会根据你的喜好推送信息,让你看到的都是和你相似的人和观点。
这种信息同质化,会强化你的焦虑情绪,让你觉得“大家都这样,我也得这样”,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地,你就会被焦虑吞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疗愈经济的兴起,恰恰反映了这种焦虑的蔓延。
从1982年乔布斯通过冥想获得灵感,推动冥想在硅谷的流行,到2021-2023年,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近180家心理赛道的创业公司,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再到中国心理健康赛道从2020年至今完成的84起融资,多家公司已走到B轮及之后,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2023年,中国心理咨询市场规模达到953亿,这背后,有多少是真需求,又有多少是“病急乱投医”?
颂钵音疗,客单价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一家线下团队每月收入可能突破百万级。
“魔法蜡烛”这种疗愈产品,售价高达5888元,甚至还有增强款和全新款,售价分别为7888元和8888元。
这些动辄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产品和服务,真的能疗愈人心,还是只是另一种消费主义的陷阱?
就像电影《周处除三害》反映的,疗愈产业中也存在着不少骗局,利用人们的焦虑心理大发横财。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中国抑郁症人群数量高达95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超2800万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2022年的调查显示,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每天有1000多人来访,日门诊量是1990年代的20倍。
这些数据触目惊心,也提醒我们,焦虑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人民公安报》发文表示,全国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查处借“灵修”等旗号从事非法培训活动的机构。
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与其花钱买安慰,不如调整心态,理性面对焦虑,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多关注自身成长和家庭幸福,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毕竟,幸福不是用钱堆出来的,也不是跟别人比出来的,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与其被焦虑裹挟,不如主动掌控生活,活出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