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太穷了,种瓜(这里指西瓜)要有人看着,以免被小偷偷走,种庄稼种树,也得看着,也是怕小偷偷走。
白天人来人往,相对安全一些,就怕夜里,一不注意,可能种了一个季节的瓜,也或者是几个季节的粮食,一夜之间就被人偷走了!有一年,我家在村西的地里种了五亩地的西瓜,西瓜快要成熟的时候,父亲就在地头打了一个简单的草庵子,用来看西瓜。夏天的草庵子简单,先把两根棍子按照“八”字形摆好,上端交叉用绳子绑住,下面两端分开一米左右,分别埋在泥土里。在两米开外再同样埋入这样的木棍,然后在两端的分叉处搭上一根横木,一个三角锥造型的棚子骨架就搭建好了。沿着横木,可以有间隔的再搭几根木棍,上端用绳子绑在横木上,下端依旧是埋入泥土中,如果不嫌麻烦,左右两排木根的最下面也可以绑上一根横棍做支撑。夏天的庵子不需要保暖,可以用破旧的凉席搭在斜着的木棍上,两边都搭上,就成了一个可以遮阴的棚子,我们叫庵子。
比较简易的庵子这样的棚子能挡太阳,如果上面再糊上一层塑料布,那就能挡雨挡风了。时间再往前,没有塑料布的时候,应该是糊上一层油布,也能防水。如果是要防风防雨又保暖的话,可以沿着横木,摆上一层厚厚的茅草,我们豫东平原,一般都用玉米秫秸,也就是玉米杆子,一捆捆粗壮高大的玉米杆子,密密麻麻码放着,外面再糊上一层塑料布,保暖又防雨。农村人俭省节约,那时买一块塑料布也很贵,很多人怕塑料布放在庵子最里面,这样里面滑溜溜的看着舒服,还省得塑料布被风吹日晒。庵子下面一般铺上杂草或者麦秸,如果庵子很大的话,还能放一张小床。农忙时,人们为了方便在地里看庄稼,或者小孩子有个休息的地方,就会拿几根木根一绑,抱来几个秫秸个子(玉米秸秆,老家就叫秫秸个子),很快就搭好一个庵子,里面垫上一些麦秸或者玉米外面的包衣,再铺上一床褥子,就是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我们那时候,一看父母搭庵子就很高兴,现在想来,那么一个临时的小窝窝,用现在的孩子的视角来说,就像现在的帐篷——一个有安全感的小天地,毕竟,平原上一望无际,父母只顾干活,太小的孩子可能会没有安全感。老家常见的庵子西瓜地头的庵子搭好了,我们姊妹都很喜欢这个庵子,到做午饭的时候,谁都不想回家,想留在庵子里看瓜。最后谁都拗不过霸气的三姐,她留下看瓜。结果中午妈妈在做饭时,外面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妈妈吓坏了,她担心地里的三姐害怕,就放下正在煮的饭,不顾一切往地里跑。这时,天上下起鸡蛋大小的冰雹,砸在人头上,砸得生疼。那是六月的天,多年未见过的天气状况,妈妈很担心三姐,怕她害怕,妈妈冒着风雨,一个劲儿的往地里跑。到了地里,风停雨住,冰雹也停了,庵子被掀翻,三姐蹲在西瓜地里大哭,妈妈紧紧抱着三姐,以为她吓坏了。老爸前几年种的西瓜,每年就种几棵三姐指着一地被冰雹砸开的西瓜,心疼的说:娘,西瓜都砸烂了。后来,妈妈说,老三这个憨妮子,都不知道啥叫害怕,庵子刮倒她都没哭,还用手拽着塑料布,看到西瓜被冰雹砸烂了才哭。那时,我应该还很小没太深的记忆,这些都是听说的,那五亩地的西瓜,当时肯定是损失惨重,也不知道那一年一家老小是怎么熬过来的,从那之后家里再没种过那么多西瓜。这里关于庵子的记忆,还是很模糊,还带着一点点苦涩,明天会写一写与庵子有关的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