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三十,我的工作热情已被消耗殆尽|三十之辈03

大安于隅 2022-09-03 08:35:59

三 十 之 辈•第三篇

三十岁人

写三十岁人故事

给三十岁人看的访谈系列

果仁(匿名)

93年生人,29岁

程序员,未婚未育

- 导语 -

2022年5月,果仁意外收到了公司的裁员通知。毕业至今,果仁长达7年的程序员职业生涯,突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滞期。

我和果仁相识于两年前,在我们相熟的一圈人眼里,他是个非典型性程序员,从不加班,也没脱发,还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的业余爱好,生活和工作协调得天衣无缝。

哪怕现在,他加入了失业大军,也是一种非典型性失业人员的样子,没有急着去找下份工作,也没有为现状焦虑不安,有种与年龄不符的气定神闲。

被裁那天,果仁没有任何预感。他像往常一样,踩着打卡时间点进入公司。他坐在电脑前,重复着日常工作,忽然,有人在背后拍了拍他肩膀,他回头一看,是他的部门领导。平时,领导很少会这样亲自出来和他打招呼,果仁觉得有点奇怪,但也没想太多。

领导示意果仁出来一下。果仁便跟在领导后面,出门,走上楼梯,穿过一条陌生走道,来到了一个小房间。打开门,果仁看到一位陌生女性坐在桌子前。

“跟着领导来到一个不常来的会议室,见一个陌生女人,想必,你应该猜到发生了什么了。”房间里的陌生人开口说道。还没坐安稳的果仁,感觉到了异样气氛。“很抱歉,在这样的场合里和你认识。恭喜你,你毕业了!”果仁还来不及消化“毕业”二字的意思,对面的陌生人已经开始为他讲解之后的离职流程。

终于,果仁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被裁员了。眼前的陌生人滔滔不绝,自己的领导则坐在后面,沉默不语。刚从困惑中走出的果仁,又陷入了巨大的意外。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出现这种场面。对着全程一言不发的领导,果仁直接发问,为什么公司要裁他。

“没有为什么。公司有公司的理由。你只需要知道,公司做出了这个决定。”领导终于开口。

几句话,几张纸,在这家公司的三年,就这样被迫结束。

“同事说,他也想被裁”

从裁员谈话中出来的果仁,依旧还是意外中带懵的状态。他给妈妈打了电话,在妈妈的宽慰中,恢复了一些镇静。

果仁静下来想了想,他意外的不是要离开这家公司,意外的是这离开的形式。那段时间,他其实也动过辞职念头,他在这里工作得并不开心。回去和同事交流,没想到同事投来羡慕目光,同样也有过辞职念头的同事说,他也想被裁,他俩能不能换一换…说得果仁哭笑不得。

第二天,果仁便整理完东西,走出了公司大楼,走出了这七年的上班生涯。离开前,小组领导拉他到一边,试图解释说,这不是他做出的决定,这份裁员名单很早以前就有了。面对领导撇清关系式的“解释”,果仁再一次哭笑不得。他想起去年末的年终奖事件。

去年,果仁对于年终奖的分配有疑问。他去问小组领导,想知道年终奖的评定标准是什么,但小组领导并没有给到他期待的说法。领导模糊带过公司决定的原因,然后象征性地鼓励果仁要再接再厉,努力争取。最后,还记错了果仁的薪资基数,让果仁虚惊一场,以为自己来年要被降薪。小组领导一如既往的回避和疏忽,让果仁又一次失望。但他不想就此放弃,于是他又自己去找上一级的部门领导。

在更高级的领导面前,果仁只是被更委婉地“安抚”了。“其实,我并不是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我只是想要个说法,只要它合情合理,我也不会有任何意见。”面对无故被降低的年终奖,果仁需要的不是要回那些数额,而是一个合理解释,一个能帮他恢复内心公平感的解释。

“我不觉得这是我的能力问题。每项工作我都按时完成,平时也经常帮同事解决问题。我只是没有像他们一样,动不动就在群里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在领导面前表现出很积极的样子…我的性格不是这种爱表现的样子,希望公司能有明确的透明的量化绩效的标准,而不是还要去巴结领导,和同事搞关系…”

在领导那里,果仁并没有得到让他信服的回复。他遇到的是推脱的态度,和不容置疑却毫不透明的公司制度。

在这个制度里,只想做一名安分守己的普通员工的果仁,被加班过,被解释过,被决定过,也被裁员过。

“我不讨厌编程,

但我的热情快被公司消耗光了”

就读计算机专业是果仁上大学时自己的选择。早在小学时期,果仁便因为小霸王游戏机对电脑功能产生了兴趣。那时学校里的电脑课也是果仁最喜欢的课之一。初中,他便开始频繁出入网吧,在玩游戏之外,也对软件和游戏制作过程越来越好奇。高中时,果仁还破解了诺基亚手机上的移动软件,让自己能在手机上无限流量看电视。

“一开始被电脑吸引是因为游戏…后来吸引我的地方可能就是可以去创造、研究一些小东西,给生活带来一些便利。”就在这对事物本源的好奇驱动下,果仁接触到了编程,并迷上了编程技术所能带来的创造力。自然而然地,果仁追随内心去到了计算机专业。

大学毕业,果仁离开老家去了北京。因为学校教的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并不匹配,找工作前,果仁还特地报了一个培训班。“那段时间,心态真的特别专注和纯粹,就一心学习,只做这一件事。想想,还真有点羡慕当年那个状态。”

意气风发的果仁,顺利完成培训,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还是在自己喜欢的音乐相关领域。在他感到欣喜和幸运的时候,他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很快进入到不停加班的漩涡里。

“有一回我觉得身体不舒服,到了下班时间准备回去,结果被领导看到,直接不让走,说一定要等这事搞完…那时有个规定,发布新版本的时候,大家都要在公司加班。但其实这事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在场,就在那干坐着,结果领导自己先回家去了…”

果仁以为自己讨厌的是加班。但后来去了不同公司后,他发现,他逃不出的是公司环境这座五指山,这不仅包括让他感到无力和失望的公司制度,还有永远对不上频的人和事。

“如果在工作之外遇到领导,我想我们是没什么好聊的。”上班时,果仁每天按部就班进行着八小时制的团队工作,和一帮相伴时间最长,却彼此只有工作交集的同事们共处。他的程序员角色在测试员、产品经理之间周旋,忍受着无需冗长的会议,还有工作流程里受他人限制的等待。

如果产品没有问题,大家便各司其职地和平相处,一旦出现问题,群里其他同事的质疑和抱怨便会第一时间向写代码的人飞来:“怎么又有问题了?!”“你怎么写的这个代码?!”果仁看着工作群里冒出的一句句带有情绪的话语,他觉得愤怒、委屈又无奈。

他期盼的团队是大家一起同舟共济,而现实中的团队却是问题面前互相甩锅。作为写原始代码的那个人,果仁往往是被甩锅的第一选择。“我真的很不喜欢被甩锅…一个问题的出现其实大家都是有责任的,我希望的是大家能各自承担责任,而不是一上来就推卸、指责…”

但因为需要工作,果仁不得不被围困在公司团队的围城之内,一次次循环于重复机械的产品流程之中。

“每天做重复的事情,没有以前那种对编程的钻研兴趣了,下班后就只想做自己的事。”上一份工作,果仁之所以还能妥协于上班生活,是因为这份工作没有强制加班,果仁可以踩点打卡,然后留出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练吉他、看演出、参加活动。

就这样,果仁对编程的原初热情,在古板冷漠的公司制度和环境里,在不对频的人和事的妥协中,被一点一点地消耗着。七年过去,热情成了累觉不爱,兴趣成了为生存目的的不得不做。

“我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过我现在很肯定的是,我暂时不想回到公司里,不想再当程序员了。”三十而立,但今年刚到三十的果仁,工作热情已经要被消磨殆尽。

“前段时间和我妈吵架了,

我说不要催我找工作”

和果仁同时被裁的同事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同事说,他投了好几家都没有回音。果仁意识到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不如就趁这段时间休息一下。就像病人要休息恢复健康一样,果仁也需要时间来恢复生命里的那些原初热情,和对自己生活的真正掌控。

果仁目前的积蓄可以支撑他至少半年的休养生息,物质上他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家人的不理解和催促。

以前因为忍受不了频繁加班,果仁准备辞职的时候,果仁妈妈总是劝他再忍一忍,不要轻易离开,有份工作也不容易。果仁不明白,到底是人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她不会问问我,做得开心不开心,她更关心的是我有没有工作。”

这次被裁员后,果仁第一时间给家人打了电话,妈妈安慰了他。果仁也告诉妈妈不要像以前那样催他找工作,他有自己的节奏要走。电话里,妈妈表示理解,也答应了他。结果,过了还不到两个月,果仁便和妈妈就找工作的事情发生了不愉快。

“她担心我可能会把积蓄花光了,以后要没钱结婚了…然后我现在没工作,她也觉得我好像一直在玩,她说趁年轻要多赚钱…在我妈这辈人眼里,他们可能更想多赚点钱,过那种能在物质上让人羡慕的生活…但我可能更想追寻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并没有那么看重钱的多少,只是更多把收入当做附加值吧。”

那次电话,果仁和妈妈不欢而散。后面,果仁又再一次给妈妈打了过去,他和妈妈不断解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解释现在的工作环境,解释自己的“玩”不是真的玩。果仁相信妈妈是能理解这些想法的,只是她对儿子未来的担心让她被笼于焦虑之中。

虽然刚到三十岁,果仁的工作热情已所剩无几,但他开始了自己对“工作”、对“玩”的定义。“工作”一定是必需,一定是有用的么?“玩”一定是没有上进心,一定是无用的事情么?

被动裁员后,果仁开始了自己的主动探索。

“我现在自己烧饭,每天练琴,

边恢复边探索吧”

大学时,果仁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这件事他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还有一件事,果仁也从大学时代坚持至今,那就是自学吉他。

大二时,果仁偶然在贴吧看到一场吉他指弹比赛,当时他便被视频里选手们的技艺惊艳到了。他听到一曲《River Flows in You》,吉他音色和曲子的融合瞬间打动了他,他入手了第一把吉他。

九年间,果仁换过三座城市,三份工作,但吉他一直陪伴在果仁的生活里。从纯小白到能登台表演,从不识乐谱到能视唱练耳,借助发达的网络资讯,果仁自学成了一位专注指弹的吉他手,断断续续却也一路坚持了下来。

果仁的网络ID写着“喜欢指弹的程序猿”,这支撑起他生活的两件事,在九年间,走向了不同方向。一件让他有了生活收入,却觉到被消耗,一件没有带来任何收入,却让他觉得生活还有盼头。

在北京时,果仁除了不断加班,便是宅着沉浸在吉他世界里,内向而独处。换到了上一份工作后,果仁一度找到了生活的平衡感。在决不加班的八小时之外,在决不聊工作的周末里,他开始走出之前的宅状态,看到感兴趣的活动就报名参加,看到有意思的人就主动搭讪。

这期间,果仁还组过乐队,做过演出,也因为音乐活动在这座没扎根的城市交到了走心的朋友。一年之间,果仁从内向独处的“社恐”,变成了活跃的“社杂青年”。便在那时,果仁成了朋友眼里的非典型程序员。“那个时候,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有股蛮劲,什么都想试一下。”八小时的灰色时光之外,果仁为自己的生活加入各种不同色彩,他便在这些色彩里穿梭,一度眼花缭乱。

虽然工作在消耗他的热情,但所幸并不是全部。工作之外,他保护着这未被消耗的部分,用彩色体验弥补灰色的无力和压抑。但,在工作和生活的看似平衡之下,却潜藏着对现实的忍受,和权宜之下的生活割裂。

现在,果仁又渐渐回到了“社恐”状态。他不再对任何活动都感到好奇,也不会频繁和人聊天,当生活的灰色部分消失后,果仁发现自己渴望的不再是多么彩色的体验,而是想要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几种色彩。原先的他,起伏在彩色世界里,现在,他在慢慢下沉,努力从分裂的生活走向真正的身心平衡。

“以前一直想要辞职,想去做别的,但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认真行动。现在,我觉得是一次机会。”果仁决定把以前计划过却没时间去做的事情,都趁此去好好完成,比如吉他指弹的进阶学习,比如练习曲目的录制和输出。

对于编程,果仁其实并没有想要放弃。“我只是厌倦了在公司当程序员,但没有想过要放弃编程本身…希望以后能以另一种自己想要的样子来做这件事吧。”比如Web3.0,果仁被它的去中心化、尊重个体的特性所吸引,这和公司的由上至下、制度压迫个体的形式完全不同,果仁似乎看到了一些想要的方向。

果仁一直想要个间隔年,这次被裁员冥冥中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一个不工作、只探索的间隔年。

- 结语 -

果仁其实是幸运的。他很早就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探究编程技术,钻研吉他指弹。对于要做什么事,他不曾迷茫过。果仁找到了热爱,但他没有找到那个适合热爱生根发芽、健康成长的环境。

和果仁聊的时候,内心最被触动到的一点是,为什么程序员这件曾经他如此感兴趣的事,却在七年的职场生涯中,被消磨到失去了几乎所有热情?而他,才刚要进入三十岁。

这七年,到底是什么在吃掉他的热情,什么在吃掉所有不到三十就提早进入“中年疲惫”的年轻人们的热情?

我们要如何在三十岁恢复年轻?

【三十之辈问答】

1、如果回去给二十岁的自己写信,你会想说些什么?

果仁:自信一点,不要整天宅着,多去和他人链接。

2、你打算如何度过接下来还未过完的三十岁?

果仁:好好生活,好好练琴,过好每一天。

3、对四十岁有期待么?有的话是怎样的期待?

果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欲,继续探索自我和世界。

嗨,我是大安,90年生人,

一位非虚构写字者,一位三十之辈。

我发起了三十之辈的访谈计划,

因为想用自己擅长的笔头记录下我们这一辈的故事。

如果你出生于93至83之间;

如果你在生活上受着年龄、工作、家庭等各种三十之辈的制约;

如果你在制约下仍在寻找生活主动权,仍在努力定义自己的三十岁;

那么你便是我想记录下的故事。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