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防艾社团骨干到职业公益人——陈子煌

保健时报 2024-03-22 11:30:49
“爸妈会向周围人提起:‘我的孩子是做公益的。’”陈子煌自豪地说。 被点燃的防艾激情 陈子煌之所以投身防艾公益工作,有这样一段渊源:他上大学时, 有一天,红十字会的白色大巴车开到了 学校 操场上,号召同学们无偿献血。 起初他以为不就是抽管血嘛,很快就会结束。 但坐定后填写问卷,当问及“性安全”时,他突然愣住了: 在性安全方面,他和周围有些同学一样,面临知识盲区。 这之后,当他得知当地疾控中心招募艾防志愿者,便自告奋勇地顺着地址找了过去,想要报名。他下定决心要从多渠道了解艾滋病防控知识,以帮助更多的人来预防艾滋病。 利用学校社团做防艾科普 在疾控机构 的志愿者培训上,他第一次了解到了艾滋病 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到 当地的定点医院参观时,在感染科里,他看到了大量感染的患者,其中严重的要靠氧气和输液管维持着生命, 这个场景给了他很大震撼。 志愿者培训结束后,疾控中心的医生鼓励他,他开始向学校里的同龄人科普防艾知识,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就是通过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进行科普。他借学校的户外协会组织大家爬山、游泳的机会,抓紧时间科普防艾知识,并指导有需求的人去疾控中心做检测。 在他2012年大学毕业离开南昌的时候,户外协会已经成为当地的跨学校组织,群成员已有近百人。据他所知,直到他毕业的时候,这些成员一个都没有感染,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坚定选择从事公益事业 做公益的 同时, 陈子煌 的专业课程并没有耽误,他凭着过硬的专业 水平 ,进入到当地一所颇有口碑的学校里实习 , 同学都羡慕他能 得 到如此 难得 的实习岗位。但毕业 后 的 陈子煌却需 要做出选择 :选择 公益和 事业还是 当老师 ,这 都是 他 的理想。 但 在北京的 女友 给他敲了边鼓,当时 她 说淡蓝网正在招聘公益项目的负责人,问 陈子煌 要不要试试。女友的建议和他这几年来做公益的经历一拍即合。 亲友当中,对于陈子煌的离开有人表达出惋惜,也有人一点都不觉得意外,他们觉得陈子煌就是该干全职公益的。 设立“淡蓝快乐检测室” 2012 年, 陈子煌 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 ,那 时的淡蓝公益 还 栖身在一处紧邻着铁路的民房里, 车 轮与铁轨发出的撞击声,每天都会准时出现,仿佛回到学生时代的生活。 淡蓝网创始人耿乐(马保力)还记得陈子煌面试时的样子:“青涩,但是能感觉到他身上有巨大的热情。”2008年,耿乐创办了淡蓝公益,利用淡蓝网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他身边的很多朋友曾因为感染艾滋向他求助。 当时大家对艾滋病还是一无所知,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感染了是不是会马上死亡、怎么治疗、吃什么药等。“我们有这么大的流量,有影响力,我们能不能去做艾滋病的防治工作?”耿乐这样问自己。陈子煌负责的正是淡蓝公益,每天跟十几个同事挤在一起办公,但第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并不多,特别是在北京这种生活成本高的大都市。陈子煌回忆说:“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想着怎样才能把继续做公益的可能性扩得大一点。” 2010年前后,全国各地疾控部门开始加大对艾滋病防治的投入,北京更不例外,尤其是在扩大检测量的工作上有着巨大的缺口。要和基层疾控部门一起开展检测工作,该怎么做?北京大大小小的疾控部门,从国家到市级再到每个区县,陈子煌东西南北跑了个遍,很快,朝阳区疾控中心回馈了合作意向。 他打开微博,逐字把检测项目、检测地点、联系电话及注意事项逐一敲到网上,不久,第一个来检测的人主动联系了上来。他选了件显眼的衣服出门,为的是见面时好让对方能认出来。在经过了一番犹如地下工作者接头似的相认后,陈子煌带着来人穿过铁路,来到由服务器机房隔出来的不到5平方米的房间内。这个检测室只有一张桌子和两张板凳,唯一的装饰是陈子煌自己掏钱买的桌布,选的是浅色格子条纹,大学读过的心理学书籍上说,浅色能让人放松下来。项目最终敲定的名称是“淡蓝快乐检测室”。 等待检测结果的期间,陈子煌用十几分钟的交流,和对方建立起了信任,并互相加了联系方式。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除了负责日常检测,也要谋划公益部门的发展,陈子煌既是“将军”也是“士兵”。疾控中心布置的项目,需要大量的文书工作,仅仅是面向1个人的检测,就得填写3张以上不同的表格。这些,都是他在一点点摸索中学会的。 在与疾控中心建立起项目合作后,陈子煌开始想办法吸引更多人参与检测。他在北京依旧保持着上大学时的健身习惯,常常在健身的时候向身边的朋友进行防艾科普。他用专业的防艾知识和满腔的防艾激情来不断温暖着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