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卸任总参谋长,“三杨”都是候选人,为何选定杨得志

历史的驿站 2024-06-17 21:20:40

1979年下半年,因为邓小平的工作太多,需要卸任总参谋长的职务,谁来接任合适呢?大名鼎鼎的“三杨”就是候选人。

所谓“三杨”,就是指三位姓“杨”的开国上将:杨成武、杨勇、杨得志。

这三人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战功和职务也都相差无几,无论谁来接任总参谋长的职务,都是没问题的。

第一个进入讨论名单的,是杨成武。

杨成武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县,15岁参加了革命,很快就成为红军中的一员骁将,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都是他的杰作。

抗战时期,杨成武也是主力中的主力,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还在黄土岭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名扬天下。

在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又担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参加过平津战役、绥远战役,立功无数。

建国后,杨成武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防空军司令,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而且,杨成武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长期担任副总参谋长,还一度代理总参谋长,对总参谋部的工作是非常熟悉的,如果让他接任总参谋长一职,可以直接进入工作,驾轻就熟。

负责这次选拔的聂荣臻元帅,对杨成武也很欣赏,认为他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于是,聂荣臻就向军委写信,推荐了杨成武。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优势有时候也可能会变成劣势,杨成武长期在总参谋部工作,这既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为什么呢?

因为在那个特殊时期,杨成武作为总参谋部的重要领导人,不可避免地和很多人产生过联系,也得罪了不少人,因此,当杨成武被提名总参谋长的时候,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第二个进入讨论名单的,是杨勇。

杨勇1913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县,17岁参加了红军,担任过红1师政委、红4师政委,抗战时期担任过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杨勇担任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参加过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立功无数。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杨勇率领第20兵团参战,后来还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

1955年,杨勇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沈阳军区副司令,尤其从1977年7月开始,杨勇成为副总参谋长,协助总参谋长邓小平工作,对总参谋部的工作还是很熟悉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而且,杨勇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邓小平的老部下,邓小平对他是非常熟悉的,也很欣赏他的工作能力,就提议让他来接任总参谋长的职务。

但是,杨勇在之前主持总参谋部的工作时,因为性格比较耿直,凡事坚持原则,就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些人,还有不少人写信告状,反对杨勇担任总参谋长。

这样一来,杨勇的名字就被划掉了,只剩下一个人选,就是杨得志。

杨得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17岁跟着朱老总登上了井冈山,很快就成为红军第1师第1团团长,长征中的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都是他的代表作,后来还升任红2师师长。

在抗战时期,杨得志担任过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创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担任过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率部参加过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宁夏战役,立功无数。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杨得志率领第19兵团参战,还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比杨勇还要早。

1955年,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过济南军区司令、武汉军区司令、昆明军区司令。

杨得志的这些资历,和杨成武、杨勇都差不多,但是,他没有过在总参谋部工作的经历,这无疑是一个劣势。

为了慎重起见,邓小平亲自去拜访徐向前、聂荣臻两位老帅,还派耿飚去广州向叶剑英元帅请教,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总参谋长的人选,就是杨得志。

大家认为,杨得志虽然没有在总参谋部工作过,但他的革命经验非常丰富,对军队的工作非常熟悉,而且为人正直,能团结同志,口碑一直都不错,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选。

于是,1980年初,杨得志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同时,为了协助他工作,军委还任命了5位副总参谋长,就是杨勇、杨成武、张震、刘华清、迟浩田。

就这样,“三杨”成为了搭档,也成为了我军的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党史博览》《世纪风采》《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0 阅读:81

历史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