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醒世箴言:真正能治愈人心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这点

楚然谈情感 2023-11-08 05:15:01

文/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记载了苏轼一段沉痛的人生经历。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在御史台的大狱中遭受了严峻的考验。

他几度产生轻生念头,幸运的是,许多人为他求情,使他没有失去生命,而被贬至黄州。

然而,狱中的磨难对他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黄州的初期,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不敢发表任何言论。

他转向自然、人群和书海寻求慰藉,通过不断的体验和领悟,逐渐治愈了他的内心创伤。

苏轼被贬至惠州和儋州,处境愈发艰难,但他不再有寻死的念头。

这些黑 暗经历教会了他如何在苦难中成长并超越困境。他逐渐变得更加豁达,成为人们敬仰的“东坡居士”。

这段经历表明,治愈一个人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领悟,我们才能真正治愈内心的创伤并成长为更强大的人。

时间只会让一个人习惯痛苦,而真正帮助一个人淡忘痛苦、释怀伤害的,是成长路上的领悟。

我们终将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学习,变得淡定从容,坚强无畏。

一、随着遇见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越能看淡相聚和别离。

屈原曾说:“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在古人眼中,世间最令人欣喜的时刻莫过于初次的相识,而最令人悲痛的事情则莫过于生离死别。

从古至今,聚散离合始终是一个引人深思、牵动人心的主题。

即使是以豁达著称的苏轼,在面对离别的时候,也难以抑制内心的伤感。

在《苏东坡传》中,记载了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结交的一位朋友杨元素。

尽管两人相识时间短暂,但他们的志趣相投,性情相合,经常在工作之余聚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苏轼被调到密州担任知府,即将远离杭州。

在杨元素为他举办的饯别宴中,苏轼不禁流下眼泪,感慨万千。

他写下了“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位好友的不舍之情。

在后来的岁月里,随着不断的升迁、调任和贬谪,苏轼辗转了许多地方,遇见了无数的人,经历了无数次的别离。

然而,每一次的别离都让他更加成熟,心境也变得愈发沉稳。

十几年后,当再次与友人分别时,苏轼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心境。

公元1091年,苏轼在江边送别挚友钱穆父。

当兰舟催发之际,钱穆父眉头紧锁,伤心欲绝,不忍离去。

看着好友如此难过,苏轼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豪迈地说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经过十几年的缘聚缘散,十几年的人事变迁,苏轼已经习惯了亲友之间的相聚与离别。他深知,经历得多了,自然也就看淡了别离。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在这个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些人的出现,仅仅是短暂的交集,却已足够让人感到幸运;而有些人,即使曾经陪伴在身边,最终离开也是命运的安排。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为短暂的聚散而感到焦虑和失落。

当我们经历过足够多的人和事之后,便不会因为一段感情的结束而痛苦不堪。

人生本就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聚散离合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匆匆忙忙的一生中,我们能够做到珍惜每一个相遇的缘分,淡然面对离别的到来,就已经是对感情最好的尊重和珍重。

二、走过的路越长,我们就越能学会低调做人。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历练。他的足迹遍布北宋的大半疆土,经历了频繁的贬谪和流放。

可以说,他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度过的。

然而,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的成长,使他在逆境中不断磨砺和成长。

《苏东坡传》中记载,苏轼来自四川眉山,年轻时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成为当时的焦点。

虽然这样的开局非常顺利,但这也让年轻的苏轼逐渐变得有些自负和狂妄。

有一次,苏轼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看到他的书桌上有一副未完的笔墨,上面写着: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看了之后,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王安石对菊花凋落的常识有所误解。于是,苏轼提笔接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他认为王安石应该多观察春花与秋花的区别,不要再写出让人嘲笑的作品。

然而,王安石并未因此与苏轼争吵或计较。

后来,苏轼因为言行过于激进而得罪了一些人,被调离了京师。

但是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言行,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妥协。在呈交给皇帝的《湖州谢上表》中,苏轼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怨言。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他抱怨皇帝将他外派,不让他在朝中立足,这无异于让一颗明珠蒙尘。

此举无疑授人以柄,给了那些想整垮苏轼的人可乘之机。

他们紧抓这一机会,极力攻讦苏轼,使得“乌台诗案”爆发。

苏轼也因此为自己的自负和口不择言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被贬黄州之后,苏轼常常沉浸在山水草木之中。

一日,他欣赏着菊花,突然一阵大风吹过,花瓣纷纷飘落,满地金黄。

这一幕让他想起了王安石的那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在这时,他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当年的无知和狂妄。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渐变得稳重平和。

他明白了,年少轻狂时,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历的增多,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

走过的路越长,经历的事越多,越能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所谓的成熟,就是一个收敛自己的过程。

当你收住锋芒,敛起张扬,人生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见过的世面越广,就越能欣赏生活的点滴美好。

在知乎上有人曾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见过世面?”

一个获得高赞的回答是:“那些不仅见过最好的,而且能够不被物质所迷惑;同时了解最坏的一面,但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因自己的遭遇而悲喜交加的人。”

苏轼在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三次重大起伏。在他担任官职的四十多年里,被贬谪的时间竟然长达三十三年。

当他风光无限、位高权重时,受到了无数学子的敬仰和崇拜;然而,当他遭遇挫折、陷入低谷时,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接受自己逐渐被人们淡忘的事实。

这种既能享受荣耀也能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让人深感敬佩。

《苏东坡传》里写道:苏轼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尽管在黄州时,他的生活条件艰苦,薪水微薄,甚至有时无法保证一家人的温饱。但他却以自己宽广的胸怀,接纳了生活的顺境与逆境。

他脱下文人的长衫,投入到东坡的田野中,努力让一家人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甚至在缺乏待客的场所时,他亲自搭建了一间雪堂,款待四面八方的朋友。

当被贬至惠州时,面对瘟疫的肆虐和恶劣的环境,苏轼却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认为此处风景独好,还有丰富的荔枝资源。他在那里建造了房屋,并把子孙们也接来,打算在此长久地生活下去。

即使在最偏远的儋州,苏轼也能够从困境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他于糟粕中发现了微光,活出了另一种姿态。

他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人们,成为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撒贝宁在一档节目中说:苏东坡,如果永远只停留在“月有阴晴圆缺”,那他绝对成不了苏东坡。他厉害就厉害在,最后选择的方向是“莫听穿林打叶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经历了人间的冷暖,见识了世界的多面,因此,无论命运给他多少苦难,他也不会深陷其中。

我们经历的越多,越会明白:人生的高度,不在于你清楚地看穿了多少事情,而在于你轻松地放下了多少事情。

如果你懂得与生活握手言和,与世界和谐相处,即使眼前困难重重,不久也会云消雾散,豁然开朗。

林语堂曾在《苏东坡传》里这样评价道: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回首苏轼的一生,历经了无数的风雨与坎坷。然而,他在这充满荆棘的岁月里,却不断地读书、交友、见识世面和深入了解众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生命中的所有苦难,都是为了磨炼你、成就你。

每一次经历,都在增强你的自我修复能力;每一次挫折,都在赋予你面对困境的勇气。每一步修行,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为了治愈我们的万千烦恼,奔向更美好的人生。

0 阅读:0

楚然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