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像飞鸿踏在雪地上的爪印一样,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但很快就消逝了。
它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应该以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得失和变幻。
苏轼在晚年修习佛法,临终之际,友人劝他心中专注于西方极乐世界,以期灵 魂能够升华至纯净之地。
他却回应道,“着力即差。”
这句话意味着越是刻意求之,越可能事与愿违。
这句话是苏轼的最后一句话,亦是他对人生的最终领悟。
过于执着会导致失去,强行追求则无法得到。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过于用力只会带来困扰和麻烦。
只有懂得顺应自然、进退有序,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在和从容。
一、凡事不能过于用力,要保持适度。在20世纪初,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被盗走了。
失去了这幅画作后,人们纷纷来到博物馆,只为了观看原本挂这幅画的那面墙。
令人惊奇的是,两年过去了,参观那面空墙的人数竟然比过去12年间欣赏这幅画的观众还要多出一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留白效应”。
中国画也讲究留白,以山水为例,画中总是留有一处空白,给人留下遐想空间。
如果将整个画面填满,整幅画会显得沉闷呆板。
正如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一样,事情过于极端必然会导致不良后果。
无论是追求成功、说话还是娱乐,都不能过于用力,要保持适度,否则很容易陷入困境。
元丰八年,高太后开始亲自主持朝政。苏轼得到了重新的启用,从一个被贬谪的官员,短短几个月内连升三级。
由于高太后的赏识和提拔,苏轼逐渐崭露头角,被视为未来的宰相之选。
在《苏东坡传》中,书中提到了他在短时间内从被贬谪的官员变为宰相的境遇,一些人对他产生的不满和反感,苏轼为了避免进一步引起争议和矛盾,选择主动请求外调杭州。
当时政 治上的两股势力,即以苏轼为代表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苏轼明白,如果他再进一步攀升,很可能会遭到致命的打击。
他说: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在杭州担任主政期间,苏轼开设了六口井、疏浚了西湖、修建了苏堤、储备粮食以防灾荒,并建立了安乐坊。
这些都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同时,他的妻子和孩子陪伴在他身边,一家团聚,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苏轼明白,在政 治上适当退让,才能拥有天高地阔的视野和更宽广的空间;而把握分寸、知进退则是一个人能够避免灾祸、保持从容自在的关键。
《道德经》里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该前进的时候要前进,该后退的时候要后退。该显露的时候要显露,该隐藏的时候要隐藏。
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如果只是一味地用力向前,而不懂得进退,就会为自己招致灾祸。
只有懂得适当地停下,懂得知足,才是人生最顶尖的智慧。
二、不要过于执着,学会释然与放下。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说,苏轼在惠州,当他心情不佳,他经常在山间游逛以寻找宽慰。
书中提到了一次他走到松风亭下,因为感到疲惫而无法攀登到亭子顶部休息。然后他意识到,他可以在任何地方休息,而不仅仅是在亭子里。
这个体验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解脱。
苏轼说:“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就像被挂在鱼钩上的鱼,终于得以解脱束缚。
弘一法师说: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疲惫不堪,是因为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无法自拔。
实际上,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畅游于人生的江海之中,但是因为贪图一些微不足道的饵食和名利,以及心中的贪婪,而遭受痛苦的困扰。
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放下名利的欲望,放下对某些事情的固执己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从容。让我们在生活中随遇而安、轻松自如。
三、不要太勉强,要懂得顺其自然。苏轼在多次遭受打击后,逐渐领悟到官场中的复杂和黑暗,开始更加注重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升华。
这些经历让他的人生观和处世智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生如同漂泊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艘船,总会遇到风浪的侵袭。一些人选择奋力抵抗,而另一些人则选择随波逐流。
然而,越是努力抵抗的人,人生似乎越是充满挫折与困苦。相反,那些心境平和、随遇而安的人,却能在风浪中安然度过。
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在海岛上过着艰苦的生活,但在精神上,他是富足的,因为他依然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对生活的热爱。
海南由于其恶劣的环境和荒凉的土地,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贬谪官员的绝地。
许多人在前往海南之前,都会预先准备好棺木,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死亡。
然而,苏轼却以一种非常坦然的态度接受了这一现实。
他认为,海南未开化的人们为他提供了传播儒家教化的机会。他还指出,虽然贬谪是一种不幸的经历,但这并不能阻止他追求治国安民的理想。
到达海南后,苏轼开始着手改善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他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为当地人带来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努力推广农业和教育。
他还为当地人建设草庐,提供医疗服务和教育资源。
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条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别人觉得命运不公,让他一生颠沛流离。
他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既允许事情进展顺利,也接受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放松心态,接纳生命中的所有经历,不论好坏。
只要我们随心而行,随遇而安,一切都将有最好的安排。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充满雄心壮志,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塑造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生。
然而,世事如梦,命运难以预料,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们不能强求,也不能过于执着。该看淡的要看淡,该放下的要放下。
只有接受命运的无常和缺憾,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克制。
人生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而是用来体验的。
在这短暂的几十年岁月里,我们需要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寻求安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