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张玉凤结束产假,回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把刚出生不久的可爱女儿也抱来了。
孟锦云和张玉凤长时间在一起工作,情同姐妹。看着张玉凤的女儿,孟锦云非常喜爱,突然也萌生了生孩子的念想。
于是,孟锦云就让张玉凤代自己去向毛主席请假,希望也能获得一年产假。然而,毛主席却没有同意,说:“等我死后,她再要吧!”
毛主席一向支持身边人过好自己的生活,鼓动他们结婚,生儿育女,这一次为什么不愿意放孟锦云走?
一、不放孟锦云走毛主席不放孟锦云走,或许是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让她再陪自己一段时间。
可以看出,毛主席罕见地暴露出了作为普通人脆弱的一面,很是依赖孟锦云。这样的依赖,超越了普通上下级关系,可以用父女情来形容。
1963年4月,孟锦云还不到15岁,却因比较善于舞蹈,政治背景又清白,被选中到中南海去跳舞。
一次舞会上,孟锦云表现得非常优异,不久就被调到中南海工作。她这一去,就是10多年,直到陪毛主席走完他最后的时光。
期间,孟锦云从一个少女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又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毛主席是看着她长大的,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对于亲近的人,毛主席非常喜欢给他们取外号,孟锦云也有一个外号,叫“孟夫子”。
平日里,毛主席一和她聊事情,张口闭口基本都叫“孟夫子”或者“小孟”,从不叫同志,更不直呼名字。
张玉凤也有这样的待遇,毛主席有时称她为“小张”,有时又说她是“张飞的后人”。主席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她性格比较直,敢怼主席。
在毛主席的晚年,她们越来越重要,几乎成了主席的陪伴者。因此,主席非常依赖她们。
张玉凤长时期给毛主席读书读报,让毛主席一刻也离不开;还有就是,她能察言观色,又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能解读主席的肢体语言。
因此,在人生的最后一年里,毛主席接收信息和表达,都依赖张玉凤。
孟锦云没有张玉凤那样的技能,但也让毛主席很是依赖。
二、让毛主席依赖孟锦云做的工作很多,既担任秘书,又负责护理方面的工作。所以,毛主席几乎每天都与她相处。
1976年,毛主席就更离不开她了。
那个时候,毛主席因为病痛而手抖不已,已经不能正常拿起报纸或书籍来观看,晃得不行。孟锦云在这时起了作用,她扶着报纸和书籍,让毛主席一字一句地看。
毛主席是看着她长大的,相当信任她,有时也向她倾诉心事。
一天,毛主席坐着发呆了许久,孟锦云不知他想什么,就询问,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一闭上眼睛,就会想到过去的一些事情,或许人老了都这样吧。”
又有一次,毛主席对着窗外发呆。突然,他转过身来对孟锦云说:“古人还是很厉害的,他们说‘天人感应’,人间有什么变动,上天就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水灾和地震……”
像这样比较“唯心主义”的想法,毛主席从来都是闭口不谈的,但在孟锦云面前,他却说了,没有一点隐藏。
孟锦云为了迎合他,就说:“古人还说,有大人物去世了,天上还会掉石头呢,你信吗?”
他想了很久,摇着头说:“古人怎么会编造这样的谎言呢?”
或许,古人并没有编造谎言。1976年,正是毛主席人生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天灾不断。
3月8日,吉林出现“陨石雨”,有许多石头从天上掉下来;5月29日,云南龙陵出现两次大地震;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8月中下旬,四川松潘一带发生地震……
9月9日,毛主席离开人世。这能说没有天人感应吗?谁也不能肯定。
在毛主席最后的时光里,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很是可怜。好在有孟锦云和张玉凤的陪伴,让他不至于那么孤单。
结语毛主席是全中国人民的恩人,带领人民站起来,又让人民不受欺负。
与此同时,他还呼吁人民不要迷信,不要过度唯心主义,要相信唯物主义。
然而,在他去世的这一年,却发生了许多怪事大事,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古人所说的天人感应,又一次迷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