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我们婚恋的启蒙老师,我们通过父母的婚姻生活学着如何做妻子 (丈夫),了解对方的真正需要,更从中学习妻子对待丈夫的方法或丈夫对待妻子的方法。这些人生必备的知识并不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而是来自父母的身教。身教不需要父母和子女之间直接的对话,只需要子女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去领会人生的真谛比如,当孩子在兴致勃勃地讲话时,父母突然大吼一声 “安静点儿”,那么孩子的理解不会是“现在是该安静的时候”,而是认为父母根本不拿白己当回事,根本无视自己的存在。来自父母的这种影响往往直接影响子女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在婚姻大事的问题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就我们本身而言,谁也不知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了父母的哪些影响。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成长过程和家庭成员之问的生活经历。
有些人小时候曾经历过父母死亡或者父母离异的不幸,这些不幸的记忆就会给他们打下这样一个烙印:即亲密的结果便是失去。有了这种心理障碍,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就很难与心爱的人建立正常的恋爱关系。因为他们不想再次遊受失去亲人的不幸,于是在无意之中为自己设下一道防线。同时,他们的心中还有一股强烈的占有欲,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未曾拥有过正常的家庭生活,这种失落感使得他们急于促成双方的关系,想以此弥补过去未曾拥有过的东西。然而,强烈的占有欲又往往招致对相爱一方的不信任感。无论对方如何证实自己永不变心、忠心赤胆,他们也很难接受对方真挚的感情。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什么是男女之间真正的爱情。一个孩子如果在不幸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也就不可能看到持续的关系,也不可能懂得父母之间或者是父母与子女之问持续的爱。因为他的父母没来得及给他做好榜样就离开了他的身边,所以他长大成人以后往往会为如何关爱他人感到困惑。
有些女孩曾经发过暂,绝对不找与父亲一个类型的男人,可找来找去最终找到的还是像父亲那样的男人,被粗聚的男人吸引。正是出于她们想通过这个男人回味一下自己童年时光的心理,也是想通过与父亲一个类型的男人解决至今末能消除的心理情结。越是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她们越要找那些无法给自己关爱,甚至像父母那样给自己带来挫折的男人。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她们往往试图拿自己的现实生活来弥补父母欠缺的爱。她们谢绝能够给自己带来正常生活的男人,专找那些条件相对差一点的男人,那些男人为了获得女方的欢心而付出加倍的关爱。如果她的妈妈曾是个要求过于严格、性情冷淡且什么都想理想化的女性,那么她就专门我一个对自己刻薄、 冷淡的男人。她们的思维是扭曲的,她们错误地认为如果自己就像妈妈那样在那个男人面前努力改造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可爱、更有能耐,那个男人早晚会喜欢自己。
尽管事实上父母未曾有过幸福的生活,可孩子们都想拥有一个父母恩爱幸福的记忆。如果父母当中有一方未曾得到过爱,也未曾幸福过,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不管对方条件如何,都想找一个与当时的父母同样不幸的人,给对方倾注自己的爱。他们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他们期盼父母幸福的良好愿望的延伸。有一个女孩跟一个既无能又暴躁的父亲一起生活过,当她长大以后她的意中人恰恰是跟父亲一样无能又暴躁的男人。她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她想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那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