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正始十年,当朝重臣曹爽随同年轻皇帝曹芳到洛阳城高平陵祭奠魏明帝曹叡。趁曹爽不在的时候,因为被人排斥而假装生病的司马懿借着这个机会,将整个京城都掌握在了手中,在曹爽归降之后,竟然违背了当初立下的誓言,将其斩于洛水边,并将其满门抄斩,自此,曹魏军政大权都被他完全掌控。
这一次的变故关系到曹魏以及整个天下的走势,蒋济被曹操视为心腹。虽然在曹仁死后,他接管其兵马,并且代替了司马懿成为了太尉,但他的名气并不大。可以看出,蒋济在曹魏王朝中属于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在高平陵兵变事件中,他协助司马懿劝说曹爽投降,从而间接促成了曹魏王朝的覆灭。
蒋济出生在今安徽省怀远县的九江郡平阿县,早年在九江郡计吏、扬州别驾等官场任职。赤壁之战,曹操溃不成军,仓皇逃窜,孙权乘胜追击,直捣黄龙,攻入合肥。这时,曹操没有力量来援合肥,孙权即将成功之际,蒋济站了出来,给合肥写了一封信,说曹操派遣了四万兵马来助阵,然后叫三位使臣把这封信送到了那里,告知守卫的将领。接下来,果然不出蒋济所预料,三位使节中有两位被东吴生擒,孙权也相信了蒋济捏造的虚假情报。孙权遂立即退兵,合肥从此安定下来。第二年,曹操召守合肥,立下大功的蒋济,请他把淮南人迁往中原去,以免淮南失守后,把他们变成了东吴的生产力。蒋济对这一点提出了异议,他觉得民众最看重的就是安居乐业,若是强迫民众迁移,只会引起民众的恐慌。
曹操终究不听蒋济的劝告,以致江淮十几万人惶惶逃往东吴。曹操没有得逞,反而对蒋济笑说:"我是想让他们躲起来的,所以我就把他们赶走了。"后来,他把蒋济封为丹阳太守,很快就把他调回扬州。曹操对蒋济很是相信,甚至有一次,他被指控造反,曹操还依然相信他。
关羽在建安24年北上,迅速获得了令人震惊的胜利,有一段时间,曹操还想着要把汉献帝调到别的地方去,以躲避这场战争。司马懿和蒋济都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建议与孙权联手,一起对抗关羽。曹操按照他的计划,关羽被东吴伏击而亡,襄樊之战也就此结束。第二年曹操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创立了曹魏,蒋济官拜散骑常侍。
曹丕兴兵征吴,蒋济与曹仁等大将一起攻打濡须关。蒋济先至前线,佯攻羡溪,引诱东吴统帅朱桓分兵增援羡溪,然后曹仁带着大军,直捣元气大伤的濡须口。曹仁想要获得更多的优势,便将主意打到了濡须河旁边的一个小沙洲上,可是蒋济却觉得,东吴的战舰还在上流,这个时候打这座小岛,简直就是自掘坟墓,生死存亡。
曹仁罔顾蒋济之言,坚持强攻,果真吃了个大亏,本人随后抑郁而终。在曹仁去世之后,曹丕便将蒋济调任为东中郎,掌管曹仁的军队,待他归朝之后,便恢复了尚书。曹丕去世,由他的儿子曹叡继承王权,蒋济得到了一个关内候的称号。之后,曹休在石亭一役中因为鲁莽而输掉了这场战争,蒋济此升任中护军。
很快,蒋济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让曹叡在朝中多挑选一些有能力的官员,而不是对自己的贴身护卫太过信任。曹叡读罢后,大为赞赏,又加封他为护军将军、散骑常侍。曹叡不听蒋济的话,坚持派田豫等人去辽东,结果和蒋济所想的一样,失败了。曹叡去世,齐王曹芳七岁即登基为帝,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共同辅佐国事。由于曹爽的打压,司马懿虽被封为太傅,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权力,原来的太尉被蒋济取代。自从曹爽登基以来,他的部下丁谧和邓飏经常在朝堂上胡作非为,这让性情耿直的蒋济很是恼火,所以他和司马懿一起策划,想要将曹爽赶尽杀绝。蒋济本来想要扳倒曹爽,保住曹魏,但是司马懿想要扳倒他,取代他。高平陵一战,在蒋济的帮助下,曹爽终于决定臣服,却没有想到司马懿居然翻脸不认人,在曹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情况下,直接将其斩尽杀绝。他虽然给了不少好的忠告,但是都没有被曹爽接受,最后因为没有履行承诺而死,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