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封来自四川农村的信,飞到总理桌上,解开了15年前的疑惑

畅敏古今风云 2023-04-11 15:17:43

1957年10月,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收到了一封要求很奇怪的信件,这封信是一位普通的四川农民寄来的。总理看到信的内容后非常高兴,终于解开了15年前的疑惑。那么,总理15年前的疑惑是什么?这个农民是什么身份?为什么总理看到这封信会高兴的?

来信的人是何明德,曾经担任过周总理的警卫员,数次保卫周总理,陪伴周总理度过六年的艰苦时光。

何明德出生四川通江县双峰乡的一户农村家庭之中,那时候的底层百姓生活困苦,在恶霸地主的压榨下,何明德一家和大部分百姓一样生活艰苦,没有粮食下肚是经常的事情。

从小苦过来的何明德在十几岁的时候,除了忙活家里的活,还要给地主家做工,为的就是填饱肚子。

何明德刚14岁那年,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做小生意的卖货郎,这个村子鲜少有外人前来,因此,这位四处走村串户的卖货郎,成为何明德眼中见识广远之人。

为了招揽生意,货郎会将外面有趣的故事讲给这群孩子听,外面国民军和红军打仗的事情,也都是卖货郎告诉孩子们的,何明德也首次听说了革命,知道了革命思想这个词。

从此,何明德的心里已埋下了一颗名叫革命的种子,随着认识的深入,他每天考虑的已经不再是小家如何发展,而是转变为思考大家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

1933年,15岁的何明德加入红军队伍之中,他早年曾正经拜师学武,因此从军后就能很快加入战斗中去。在战场上,何明德不怕牺牲,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他也一次又一次立下战功,成为连队其他战士学习的榜样。

为了保证在战场上能够一击毙敌,何明德苦练枪法,成为队伍里有名的神枪手。不但如此,他甚至还学会了开汽车、开坦克。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何明德超常的单兵作战能力,也让他得到一份特殊的任务,也正是在这次任务中,他结识了周恩来。

这一天,在组织的安排下,何明德前往县城的客栈秘密接头。出发之前营长告诉他,接头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需要向我报告,一切听他指挥。

何明德一边想着营长说的话,一边走进了客栈,看着接待室中有一位衣衫褴褛的男人,通过暗号接上头后,何明德知道这位就是营长说的重要人物。

在确认了何明德的身份后,那名男子从座位底下掏出一个带锁的箱子,对何明德说,你的任务就是看好这个箱子,这里面是组织的机密文件,一旦落入敌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何明德不知道眼前的人到底是谁,不过他严格遵守营长交代的事情。对于这位同志提出的要求,何明德毫不犹豫地点头,并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有了何明德的保证,那名同志悄悄地离去。

为了保护箱子,何明德这几天都不敢打盹睡觉,就连上厕所都带着箱子。

为了避免有人投毒,何明德吃的是战友送来的干馒头,喝的是战友送来的凉水。几天过去了,何明德瘦了一大圈,但是箱子一直没有离开何明德的视线。

那位同志回来后,见何明德如此谨慎地看顾箱子,高度夸赞了他,可何明德却十分谦虚,而这份谦虚在这位同志看来十分难得,更是对他赞不绝口。

这位同志就是周恩来,从此何明德和周恩来就结下了缘分。1936年12月12日,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爆发,在延安的伟人、周总理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机会,因此,周总理就带人前往西安调停。

西安局势复杂,为了保证周总理的安全,中央警卫团为他配备了多名保卫人员。除此之外,周总理亲自点将何明德,要求他担任自己的警卫员。

何明德在接到任务后,既兴奋又忐忑,要如何保护周总理的安全?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位呢?

何明德向来知难而上,在这次西安之行中,何明德紧紧守在周总理身边,防止任何可能的危险。

经过多方努力,西安事变圆满解决,在何明德的护卫下,周总理平安返回。由于他在西安期间的出色表现,从此正式成为周总理的警卫员。

1937年4月,周总理再次乘车前往西安,准备与国民党进行商谈。从延安到西安,一路上土匪与私兵数量较多,因此除了警卫员何明德与周总理同行外,还有一个班的警卫战士负责总理的安全。

警卫班的战士与警卫员何明德坐在卡车的后车厢中,周总理坐在驾驶室里。由于临行前的晚上,周总理熬夜审批文件,为商谈做准备,再加上驾驶室内闷热,周总理很快就打起了瞌睡。

卡车在飞快地行驶着,司机黄师傅也并没有注意道路两边,毕竟还没出红军的地盘,大家认为没有谁敢放肆。

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卡车离开三十里铺的时候,“啪”的声音传来,何明德听到这个声音后就觉得不好,立刻叫停了战友的嬉闹,让他们注意警戒。

何明德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围的枪声开始铺天盖地传来,驾驶室内的周总理也清醒过来,立刻命令司机掉头。

可谁能想到,可恶的敌人早就设下了陷阱,卡车直接掉进敌人挖好的沟中,司机老黄也被一枪毙命,同在驾驶室中的周总理低伏着身子才躲过一劫。

何明德迅速组织警卫班进行反攻,可是警卫班配置的都是短枪,射程短,不足以对敌人构成威胁,很快警卫班就有同志受伤。

为了保护周总理的安全,何明德等只好边战边退,并在敌人围攻薄弱处突围。就这样,周总理等一行人徒步撤到三十里铺,才得以脱险。

有了这段经历之后,周总理与何明德之间的感情越发深厚。1941年,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成立,周总理要前去工作,作为警卫员的何明德也来到桂林。

这时候的何明德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是经得起考验的战场老兵。在这里,他被推选为党小组组长,他不仅负责周总理的安全,还要负责党组文件的传达。

这时候的何明德已经22岁,到了可以考虑结婚的年纪。有一次,周总理专门找到何明德,特意问他,小何,你年纪已经不小了,有没有给你安排婚事?

面对周总理的询问,一向腼腆的何明德瞬间就羞红了脸,小何说,当初家里穷,没人能看得上我。

周总理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何明德,就对他笑了笑说,你不要气馁,婚事先不用考虑,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到时候我给你保媒,给你找个文化程度高的,不过你也得努力啊。

听到周总理的话后,何明德眼睛一亮,立马同意,并在后来的日子里积极学习。

1942年,周总理需要回延安,在离开桂林之前,周总理给何明德放了一个长假,让他回家探亲。

可没想到,两人这一别,竟然就是一辈子。

在周总理离开后,何明德带着通行证和勋章等回了老家。没想到他刚进门,国民党的特务就过来盘问,好在何明德提前编好一套说辞,并且早就将通行证等藏好,这才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

只不过他已经上了特务的黑名单,虽然特务们暂时相信了他的话,可是在他家周围的布控还是没有撤掉。在被特务监视的这段时间内,何明德策划过逃跑,可是还没等他实施,何明德的父亲就被特务抓走,要挟他承认自己是共产党,被逼无奈之下,何明德只好散尽家财才将父亲救了出来。

就在何明德准备再次离开时,他的父亲以死相逼将他拦下,毕竟当年自己参军并没有征求家里的意见,现在一边是革命,一边是孝道,他陷入了两难之中。

无奈之下,他只好听从父亲的安排,留在家中娶妻生子,耕田劳作。

周总理回到桂林后,发现何明德一直没有回来,以为他不幸被害,为此还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1949年,通江迎来解放,何明德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于是高兴地对身边的妻子说,其实我是共产党员,我和周总理相熟。

妻子听到丈夫的话一愣,转念一想,觉得丈夫肯定是胡说,于是敷衍地回答说:是,我知道。

看着妻子并不相信的样子,何明德也有苦说不出。之后,他积极投入生产建设中,还担任过基层干部等职务。只不过,他党员的身份始终没有得到当地的认可。

为了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何明德找到县委书记,当面和他说自己在周总理身边的经历。

虽然何明德说得有声有色,但是口说无凭,他并没有证据,县委并不受理,这让何明德失望至极,甚至县里也有一些风言风语传了出来。何明德思前想后许久,终于下定决心给周总理写信,请他证明自己党员的身份。

就这样,一封从四川通江县城寄出的信,寄到了北京中南海周总理的书桌上。周总理在看过信件后,才得知当年何明德没有回来的真相,终于揭开了15年前的疑惑。

于是由邓颖超代笔向何明德写了一封回信,信件中表明了何明德党员,以及周总理警卫员的身份。

很快,何明德就收到了邓颖超的回信,这时候的何明德乐开了花,他的身份终于得到了证实。

有了邓颖超的回信,村里的风言风语终于停止了,再也没人说何明德吹牛了。只不过另一个话题又兴起了,有不少人都劝他去北京找周总理,请总理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

可是何明德总是说,我的任务已经结束了,我还是更想留在家乡。

根据实际情况,当地为何明德落实了老红军待遇。

作为总理昔日的警卫员,他不会炫耀自己的资本,仅想找回自己珍贵的身份,踏实平淡的生活才显高尚的品格。

0 阅读:22

畅敏古今风云

简介:弘扬正能量,倡导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