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张立军
近日,民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主动跨前一步,严格履职尽责,扎实做好各项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筑牢人民防线,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文明、有序。
清明时节,缅怀先辈、慎终追远,表达对逝者的祭奠,体悟血脉相连的庄重。祭扫,是清明节的重要主题,也是人们缅怀先人的重要方式。
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历来都是火灾多发期。近年来,因焚烧纸钱、香烛等传统方式进行祭扫活动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报端,悲剧年年发生。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相关部门及时出台《通知》,对全面做好清明节祭扫工作作出部署,坚决预防和遏制恶性火灾事故发生,可谓正当其时。
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生态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也与时俱进:人们将祭扫活动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有利身心健康结合起来,倡导绿色低碳祭扫,减少纸钱、香烛等祭品焚烧,让祭扫搭上互联网快车,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踏青遥祭等绿色低碳的文明祭扫新方式,逐渐取代“老传统”,不仅传承了追思忆远的祭祀理念,又弘扬了文明新风尚,实现了传统祭扫文化的迭代升级。
从绵延千年的烧纸钱、送元宝、放鞭炮等传统祭扫,到如今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绿色低碳祭扫,彰显着人们文明祭扫意识的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祭扫氛围正日渐浓厚。
清明祭扫,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都是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缅怀之情,抚慰和充实生者的精神和心灵。不论是献一束鲜花、敬一杯祭酒、植一棵树,还是在家中“云祭扫”……领悟“清明节”的原意,让清明节既不失庄重肃穆,又体现时代文明,让清明节回归“清明”之本真。
也要看到,清明节不仅仅是祭扫节日,更是一次唤醒心底情感的节日。清明节的意义,除了缅怀先人,更重要的应在于警示人们树立“行孝要尽早”理念,珍惜眼前人,勤孝敬、厚赡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传统美德,让孝心更多体现在对身边新人的日常关爱中,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部门协同,压紧压实责任,不折不扣地把祭扫服务、防火安全、交通疏导、宣传引导等工作落实到位,坚决守好安全祭扫底线,共同打造一个平安、文明、有序的清明,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祭扫服务。(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黄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