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张筑生:至死没评上职称,癌症晚期为中国拿下5个第一

亲亲古轩说个史 2024-02-10 19:19:17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2002年2月6日,第一个北大博士毕业的天才教授去世了。[浮云]

可能有些人压根没听说过“张筑生”这个名字,但是他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北大天才,为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争得无数荣誉,拿下了5个世界第一。

甚至他的博士证书还被当做北大珍贵文物被展出,享受到了国内外的无数赞美声。

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直到去世都没能评上职称,这是怎么一回事?

01

1978年,一位叫张筑生的青年学者以出众的成绩,荣获中国顶级学术殿堂——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入学资格。

在当年的考试中,一道颇具争议的题目使许多考生为之挠头。

不同于他人,张筑生敏锐地捕捉到了试题中的差错,并勇敢地提出了纠正。

此举引起了一位北大名师的注意,对方主动请缨,愿意亲手栽培这位青年。

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张筑生荣登榜首,并作为新生代表进行发言。

在研究生阶段,张筑生展现出了卓越的数学天赋,其深入的学术研究让导师赞叹不已。

虽然对自己的数学天分有所了解,但张筑生却始终保持着谦卑的态度,勤学善问,深知知识无涯。

与其同期的同学回忆说,张筑生负责班级内的'微分动力系统'专题讨论。

他总能将艰深的课题剖析得通俗易懂,常常一讲就是三小时,黑板写得密密麻麻,再擦掉,如此反复,讲完后,他的肩头总是蒙上一层厚厚的白色粉笔灰。

炎炎夏日,太阳高挂,热浪翻滚的北京,1983年7月6日注定将成为不寻常的一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身上,他正是这次答辩的中心人物——张筑生。

教室内安静至极,仿佛每个人都在静待他迈出那通往学术高峰的重要一步。

张筑生的装扮简洁,稍显不合身的短袖衬衫显示出他的简朴,尽管如此,这并不能掩盖他内心迎接挑战的坚定。

尽管穿着简陋,但张筑生内心充满了庄重与敬畏,他深知他所站立的位置,不仅仅代表着一个普通的学生,更代表着一个渴望以知识获取认可的学者。

他们的出席,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考量张筑生是否实至名归,是否真具有深厚不可测的学问。

这次盛会的主持者,则是当时担任北大校长的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龙翔。

他带着疑惑,召集了全国的数学学者,共同评估张筑生的博士论文。

张筑生站在讲台上,他的声音清晰有力,向在座的学术巨擘们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他的论文题目为《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这个主题足以激起现场每位学者的兴趣。

答辩委员会对张筑生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创新性的学术工作,并毫无保留地支持他获得博士学位。

此刻张筑生不仅掌控了自己命运的方向盘,更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上首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人。

各大媒体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张筑生被冠以“我国首位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研究员”的美誉。

但是你一定想不到这样的一个天才,却是一个从小就被确诊了小儿麻痹的人。

02

1940年,他降生于贵阳市的简朴农家,幼时体弱多病,两岁时不幸感染脑膜炎,导致终生与小儿麻痹相伴,他行进的步伐永远比不上其他孩童的轻盈奔跑。

在1953年,仅13岁的张筑生因意外摔倒导致左臂骨折,后续又因一次医疗事故遭受细菌感染,引发败血症,使他的左手丧失了运动功能。

身体受限,并未束缚他追求知识的步伐。

正是他的坚强意志和对学习的无止境追求,照亮了他的人生,仿佛是天意的试炼,他必须在担当重任之前,经历意志的磨练,承受身体的劳苦,而数学成为了他的生命之光。

张筑生在小学时期已展现出数学上的天赋,甚至提前自学了更高级别的课程。

1962年,他以出色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数学系。

在当时四川大学的学术氛围中,他总是黎明即起,刻苦研究外语,放弃所有休息时间,成绩一直领先,尤其在数学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毕业后的1964年,他选择在自己的母校任教,在四川大学度过了近14年的教学生涯。

无论是教书育人的态度还是学术造诣,张筑生都是教师中的佼佼者。

在职称评审中,因为一些原因他并没有成功,他选择在国内研究生制度重启之际,挑战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考试。

凭借其才华和辛勤工作,他轻松通过了考试,成为了该系最顶尖的研究生之一。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一道题目出现问题而无解,但张筑生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在解答中作了证明。

出题的教授对他的解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因为他的证明而额外为其加了10分。

他的论证不仅获得赞赏,还让教授称赞他已经超越了研究生的水平,有资格担任导师。

毫无疑问,张筑生被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计划录取,并在此继续他对数学的深入研究。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张筑生沉浸在了数学的海洋中,他几乎每天都待在图书馆,对知识充满热情和专注。

尽管他已经对所学课程了如指掌,他依然被导师特许免于听课,张筑生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和研究目标,时间在他手中安排得井井有条。

他的日常生活如同时钟的发条,不管天气如何,每天的起床、读书、散步和休息都有序进行,学习几乎占据了他的整个世界。

张筑生的专注与毅力使他在学术研究上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他吸收其他课程的速度也是异乎寻常地快。

在同学们的眼中,张筑生不仅是数学的奇才,还是他们中的一位值得尊敬的导师和朋友,数学系的过半学生都将其视作榜样。

1981年,完成硕士课程的张筑生决定在北大继续追求数学研究,攻读博士学位。

从童年到成年,张筑生在数学探索的道路上坚守了23年。

对他而言,数学不仅是他生活的愉悦,更是为国家数学界所做的贡献中,他最为骄傲的成就。

03

背负学校的厚望,他穿越重洋,在获得博士学位的荣光后,于1986年回到祖国的怀抱,承担起创编新型教科书的重大任务。

教科书的编撰工作,虽然光鲜亮丽,背后却是耗时费力、艰辛备至的重活儿。

首先是这项工作的难度之大,他得确保书中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又要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基于先前的学术研究实现创新,同时还需要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让知识既深入又浅出。

这些要求单拿出来任何一项都颇具挑战性,而把它们融合到一起,难度就更是加倍了。

即便张筑生的最终成果受到广泛好评,这份努力却被更多地视为他无私的奉献,而非他的学术成就。

尽管如此,他还是坚定不移地投身其中,数年如一日地辛勤付出。

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数学未来掌握在年轻学子们的手中,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子们的学习生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不仅要肩负起这项工作,更要尽力将其做得出色。

经过多年不间断的艰辛努力,终于在1991年他的汗水结晶——《数学分析新讲》问世,成为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张筑生的奉献和辛勤付出,从未被世人遗忘。

可是命运却似乎与张筑生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疾病又一次向他袭来。

在一次常规的体检中,张筑生被诊断出患有鼻咽癌,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与癌症抗争的征程。

他不但没有被疾病击垮,反而更加珍惜工作和学习的时光,渴望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更多的光芒和热量。

1995年,张筑生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成为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主教练,带领学子们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

这份任务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奥数问题的解答非常艰巨,作为主教练的张筑生除了指导,还要负责出题,他需要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更易理解的形式。

他高效的工作让选手们有足够时间进行演练,也为中国在国际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基础。

同时高强度的工作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张筑生的健康。

除了癌症,他又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炎,且已经延误治疗导致炎症扩散至肝脏。

尽管医生建议他住院,但他选择了留在学生身边。

“学生需要我。”尽管身体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张筑生依然站在学生中间,为他们解答疑惑,最多的时候他辅导的学生多达两百多人。

他努力隐藏病痛,然而癌细胞已经扩散,他不得不接受化疗,忍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

但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为了祖国的荣耀,他强忍疼痛,始终不懈。

他坚守主教练岗位五年,带领学生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竞赛。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队连续五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并在三年内赢得了所有金牌,确立了中国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的威名。

2001年下半年,张筑生步入了生命的晚期。

由于结肠炎的折磨,他已经无法正常饮食,每日被腹泻困扰,身体逐渐消瘦,前来探望的学生们都为他的健康状况忧心忡忡。

即便如此,张筑生仍旧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他坚持学习,坚持创作,期望在有限的生命里献出最大的贡献。

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而是坚持每日授课,直至生命的尽头,他仍站在那三尺讲台上,无私地传播知识与智慧。

2002年1月11日午后2点,张筑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监考任务,自此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2002年2月6日,张筑生教授因病不幸逝世,享年62岁。

尽管先生已经离世,但我想他的学生一定会永远把他记在心中。

参考来源:

文汇网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

亚鲁紫云 -

0 阅读:71

亲亲古轩说个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