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1万块钱保险,各种佣金提成奖励能拿到1万2,甚至1万3。
在高额佣金“激励”下,一家寿险公司内部员工勾结起来,搭建起一个金字塔式的“传销组织”,利用新人的“双佣制度”薅羊毛。
俗话说,内鬼难防。
日前,央视《法治在线》栏目曝光了一寿险公司陕西分公司销售部主任付某等人,利用保险公司新人“双佣制度”的政策,虚构1900余笔保单,套取大量佣金的案例。
根据央视的视频内容显示,此寿险公司为“外资/合资寿险公司团险业绩排名第一”,“阳光年金团体保险累计保费超过377亿”。
中意人寿宣传图片
目前,外资/合资寿险公司中,团险业绩排名第一的为中意人寿。中意人寿是第一家拿到团体保险经营资格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凭借大股东中国石油,中意人寿的阳光年金团体保险曾经创造世界保险史上单笔最大保单的辉煌纪录。
根据央视报道,付某是这家保险公司的销售部主任,管理着多个保险团队与保险业务员。
付某发现,保险公司为了扩大业绩,对新进业务员采取“双佣制度”,业务员完成业绩后,不仅有基础佣金,还有高额提成,和补贴,加起来有80%(备注:首年保费的80%)。此外,还有推荐人推荐奖、组长有管理津贴,全部加起来会大于投保金额。
付某举例,如果卖给朋友1万元的保险,可能拿回来1万2或者1万3。
新入职业务员能获得如此高的佣金,甚至比投保人首年保费都要高。这让付某等人产生了大量招募新业务员,利用他们的身份,签署虚假保单,获得高额佣金的念头。
于是公司总监李某联合销售部主任付某等人,从社会上招募大量人员,来公司入职。这些人每人每月可以获得一两千元的报酬,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平时只负责上班打卡,保持在职状态。
有了“新员工”,还需要投保人。
付某等人组建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团队,去社会上寻找大量投保人,配合自己完成“业绩任务”,并且这些投保人的保费由付某团队里面的人自己垫付。
保险公司在确认保费入账后,就定期把佣金打入业务员银行账户。付某等人收到佣金后,会立即把这些钱投入到下一个“虚假保单”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然,这些人并非真正投保,而是在一年之后,就开始退保,只为获取首年保费的高额佣金。
这就是一起典型保险公司内部人员,利用新人佣金制度漏洞作案的典型案例。
后来根据警方调查,李某与付某等人组建的团队分为三级,与传销的金字塔类似,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最高层的总监李某作为核心,负责对业务员的管理与分工;第二层的付某负责招聘新员工、寻找虚假投保人、录入虚假保单并收钱、记账;第三层的新进业务员,分几个组,由组长来管理,需要定时来公司打卡,保证员工在职状态。
团队有着与传销相同的分红模式,不同层级拿不同的分成比例。总监李某拿到全部佣金的50%,销售部主任付某拿到全部佣金的30%,新进业务员获得首笔保单佣金的2%。
佣金统一由李某管理,并进行逐层分配。
最终,警方发现这个团伙虚构保单1900多起,涉案金额1200余万元,造成保险公司直接损失340万元。
检察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对李某批准逮捕,有13人被刑拘,为受损公司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说白了,这又是一起利用保险代理新人更多佣金奖励的政策,进行的“挂单”行为。这种行为已经违规了,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就会给予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严重的可能已经违法了。
这种行为涉及到虚增业绩、虚设架构等行为,影响保险公司业务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不过佣金提成比例竟然超过了首年保费,这种高佣金制度是否值得提倡,不得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