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一首七言诗,写尽了春雨的魅力,你是否也喜欢?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2-25 09:33:10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当春风吹遍山川田野时,一场场连绵的春雨也已酝酿而成。

春天里,雨声乃是最动人的天籁之一。

十日雨声春对酒,一窗镫影夜观书;

客子光阴试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所以,在冬天听雪是一种享受,而在春天听雨,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啸吟徐行,在几行平仄间,拾取清欢,饱听春雨;诗巷在本期为大家带来的,便是一首与春雨有关的诗。

这首诗写尽了春雨的魅力,从语言组织到意境体现皆很见水平,相信屏幕前的各位看官也会喜欢。

同友生春夜闻雨

唐 · 李咸用

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

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

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

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多次应试不第,而且又因为身处唐末动乱的年代,所以后来的李咸用选择了隐居。

这首诗乃作者于春夜听雨所写,而且从内容来讲,此诗算是对“春雨”刻画得比较细腻的一首佳作。

首联直接切题,并对“春雨”本身展开描写: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春雨于三更落下,将世界万物予以洗涤,它的声音与从权贵们家里传出来的丝竹声相互应和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大诗人杜甫留给我们的名句。简单两句,将春雨的轻盈、细密之姿都临摹出来。这场春雨,不但彰显了春的活力,而且还将春夜的静谧也体现得尤为充分。

与杜甫诗不同的是,李诗的首联虽然也是在写春雨,但它的重点明显在突出雨声,在体现雨夜的一种热闹氛围。

而这种热闹氛围,也真真切切地让我们看到了春的繁华之处。

我们前面说了,这首诗的内容很细腻,对于这一点,接下来的颔联就是一处印证: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春雨从杨柳枝头上滴下,声音显得频繁而细密,这春雨下得又有点儿急,在刚刚开放的花朵上面,也留下了雨点敲打的声音。

从首联的“乱和丝竹响豪家”一句中,我们便可得知这是一场下得比较紧的春雨,而这一事实则被颔联进行了再次体现;比如“滴繁”,比如“点重”,都是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当然,颔联的画面也颇具优美特点。前一句的物象“柳”为画面晕染上的是清新的绿意,而后一句的物象“花”为画面晕染上的又是亮丽的彩色;在这样的物象搭配之下,画面的色彩既有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又有了娱人眼眸的丰富性,再加上春雨本身带来的声音与动感,颔联足以让人心动。

尽管此诗的时间是在夜晚,但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想象去勾勒画面,所以颔联中的视觉体现与题目中的时间其实并不冲突。

在颈联处,作者再次转换角度,继续呈现“春雨”的形象: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在寂静的屋檐下,又恍惚觉得这雨是如烟雾那样的柔细,灯光摇曳的时候,春雨也会随风斜斜织过。

作者真是极其用心,他从各个角度、选择了不同的物象,尽可能地让我们看到了春雨“千变万化”的姿态。

到了这里,春雨又表现出一番轻柔的、虚无缥缈的仙姿,给予我们另一种美的享受。

静谧的时候,雨如雾轻,灯摇的时候,雨逐风斜;两种动感,两种情景,两种画面,打开了我们的想象力,也滋养了我们的心境。

“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在这个时候,儿童和老叟都还没有入睡,他们为这春雨滋润了谷物的新芽而感到欣喜。

其实,如果我们将前后内容结合起来去品读,就会发现李咸用的这首诗还比较富有深刻的意蕴。

首联虽然借豪家的“丝竹”渲染了雨夜的闹热气氛,但又无不与尾联的内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将两种不同人群的形象予以呈现,让尾联中的“童叟”变得更加朴实、更加亲切。

而尾联也因为有了对“童叟”的描写,变得有了深度,有了格局与境界。

那么通过尾联的内容,我们在看到一幅鲜活的“春夜喜雨”画面的同时,也读出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尊敬与讴歌之情,读出了他对无私春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窗一盏一杯酒,夜听春雨喜无眠;读完一首,味在唇齿,亦在心脾。不知各位看官对此诗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将读写进行到底,诗意生活,丰盈灵魂;欢迎大家关注一号诗巷,有您相伴的日子才美丽!

0 阅读:11
评论列表
  • 2024-02-25 19:02

    话旧元夕》 开年初望圆, 元夕夜十五。 唐时不宵禁, 宋人鱼龙舞。 着意待黄昏, 相约共来度。 月上柳梢头, 火灯一树树。 雕车满路香, 却立阑珊处……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