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12月4日,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慕王谭绍光在一番慷慨陈词后,被纳王郜永宽为首的四王与以范启发为首的四将无情戕害,年仅二十九岁。
而郜永宽等人之所以要对昔日手足兄弟下毒手,乃是受到太平天国叛将郑国魁、程学启的蛊惑,轻信了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赐以高官厚禄的许诺,干掉谭绍光完全是八人向淮军献投名状的谄媚之举。
然而,让八人始料未及的是,当他们将谭绍光的人头置于摆满珍馐美味的餐桌时,随着李鸿章的一声令下,郜永宽等八人的人头顷刻落地……
大厦将倾,人心惶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由于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者的腐朽堕落,已是强弩之末。相反,曾国藩的湘军屡败屡战,以“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于1861年9月5日攻陷重镇安庆。
与此同时,洪秀全为分化忠王李秀成的权力,将他手下将领个个封王,谭绍光、郜永宽等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走向权力中心。
1862年五月底,曾国藩所率湘军通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行军,已从安庆直抵南京城下,京师岌岌可危。洪秀全犹如惊弓之鸟,急命李秀成回援京师,李秀成等”十三王”统兵十万,自苏州等地开拔安庆,苏州事务交由谭绍光主持。
次年,李鸿章所率淮军连克昆山、吴江等地,苏州已然岌岌可危。七月,淮军将领,太平军叛将程学启与英国侵略军沆瀣一气,英将戈登率所谓的“常胜军”曾两次对苏州发起攻击,皆遭到惨败。
一次战斗中,在太平军防御工程多半都被摧毁的情形下,戈登准备一鼓作气攻破太平军栅堡,没想到反被太平军将其本部兵马拦腰截断,戈登孤立无援,若不是援兵回救及时,其必死无疑。
尽管他侥幸逃生,但此战仍让他的“常胜军”损失惨重,其手下琼司等九名高级军官皆命丧于此次战斗中。战后,戈登曾向清廷发布一条哀告,声称太平军将士的顽强让他深感震惊,若再不采取行动恐怕悲剧会重复出现。
内部攻破,顺利策反李鸿章与戈登深知,若想攻破苏州城,成本最低的方式无疑是从内部瓦解太平军的势力,恰好程学启与郜永宽等人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于是,一幕策反大戏即将鸣锣开场。
当时,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嘉、比王伍贵文以及张大洲、汪有为、范起发、汪怀武等八人鉴于当前形势,料定太平天国迟早会迎来覆灭的一天,因此,他们早就盘算着自己的后路,生起叛变之心。
在程学启采取行动之前,郜永宽等人便与原太平军叛将、淮军水师副将郑国魁有了密切的往来联系。郑国魁投降清廷后,在提督曾秉忠手下任职,后来又跟随李鸿章率领亲兵水师后营,在四江口、昆山、宝带桥等战役中立下大功,深受李鸿章器重,被擢拔为副将。
从郑国魁那里,郜永宽等人了解到,程学启目前已是清廷“开字营”总兵,官居正二品,而且妥妥地享有统兵实权。
这样的高官厚禄实在太诱人,郜永宽等人心中清楚,虽然在太平军中,自己贵为大王、天将,但这些封赏无非是天王洪秀全用来分解忠王李秀成的一项高明手段罢了,属于典型的银样镴枪头,好听不中用!
目下的情况是:李秀成从江西进军湖北,希望围攻南京的湘军能够回师援救,但湘军偏偏不中这“围魏救赵”之计,且在李秀成西进途中,设下重重埋伏,迫使李秀成所率部众节节败退,乃至刚到安徽六安,便被逼得纷纷溃退,损失了数万精锐。
面对于此,郜永宽等人更加坚定了叛变的决心,于是,他们丝毫不顾及李秀成的谆谆告诫,趁着苏州城群龙无首,矛盾重重之际,私下在阳澄湖与郑国魁、程学启、戈登等人达成密约,商定叛变事宜。
郜永宽等人向清廷开出三大条件:一、要地,苏州城破后,清廷必须将一半地盘交予八人管理;二、要饷,清廷必须按照五万人,相当于二十个营的编制足额发放粮饷;三、要官,八人向清廷投诚后,清廷必须授予四大王正二品的总兵职务,授予四天将从二品的副将职务。
对此,淮军统帅、江苏巡抚李鸿章的回应是:一一照准,但必须斩杀谭绍光,献上苏州城!
于是,文章开头的那慕最无耻的谋杀案即将拉开序幕。
戕害战友,鸿门盛宴面对即将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郜永宽等八人开始动了杀心。1863年12月4日这一天,八人都身着华丽的冠服威风凛凛地登上了慕王殿。
谭绍光在做了一番激昂的长篇报告后,表彰了身处两广地区太平军的忠勇与战绩,对其他军队的离心离德,互相攻讦表示了强烈谴责,其实,这番话就是敲山震虎,故意说给郜永宽等人听的。
八人对此番谴责表示了强烈不满,会议上个个言辞激烈,群情激愤,对谭绍光的言论进行了一一驳斥,随着争论的白热化,性格粗鲁的汪安钧不禁暴跳如雷,盛怒难消,起身抽剑,往谭绍光的脖子上一抹,当即血流如注,一缕忠魂便上了爪洼国。
起初,李秀成早已嗅到了郜永宽等八人浓重的杀气,故此他曾经劝说谭绍光同他一起去解南京之围,可惜谭绍光舍不得扔弃苏州,他自认为苏州城固若金汤,兵精粮足,足够与淮军相持一年半载。
可谁又能想到,曾经为太平军立下赫赫战功的慕王谭绍光竟会遭受小人戕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
谭绍光身死,慕王殿内顿时乱作一团,事先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的八人,摔杯为号,倏忽间从殿的四周涌出许多兵士,将谭绍光的亲信、幕僚、随从、宫女等一千多人统统杀死,往日肃穆宁静的慕王殿顿时充斥着血腥与恐怖。
随后,他们乘势宣布,太平军效忠大清,如有不从,慕王谭绍光便是尔等的下场!
1863年12月6日,按照事先约定,郜永宽等人提着谭绍光的人头,喜气洋洋地走进了淮军大营,等候江苏巡抚李鸿章的嘉奖擢拔。
但是这八人毕竟只有匹夫之勇,毫无政治头脑可言的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在那阳光璀璨。帅旗高悬的豪华大营内,李鸿章正准备了一场鸿门宴,誓将他们全部送上西天!
郜永宽等人没有当年刘邦那么乖觉,但老谋深算的李鸿章却远比项羽老辣狠毒,他早年曾为湘军幕僚,经过一番磨合后,深受曾国藩器重,但凡军国大事,都与他商量定夺。
1860年,曾国荃、陈士杰等将领东征失利后,曾国藩命李鸿章组建淮军,经过两年时间的召集与训练,1862年2月,拥有九千人、共计十三个营的淮军初建成功,曾国藩相当重视,特意安排七艘商船将淮军将士分批次送往上海,与太平军作战。
至此,李鸿章已经完成了由一名普通幕僚到独当一面的朝廷要员的完美蜕变,故此,农民出身的郜永宽等人,怎么可能是历经宦海沉浮的李鸿章的对手。
对于八人的背信弃义,李鸿章引以为耻,打心眼里瞧不上他们。故此,当八人来带淮军大营后,李鸿章压根就没有正眼瞧过他们,当谭绍光的首级摆在他的桌案上时,李鸿章嘴角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看来大事已成,留着这八名背信弃义的叛徒,还有何用?
于是,早就埋伏在大营两侧的刀斧手听令行事,将郜永宽等八人统统送上了西天!
八人死后,李鸿章并未放下血淋淋的屠刀,继而命令淮军将苏州城内的降卒悉数斩杀,其残忍程度一点不亚于当年白起坑杀赵国降卒。
对于杀降,戈登大为不满,认为这一定会招致国外舆论的严词批评,口诛笔伐,李鸿章对此不以为然,他向朝廷申请,给了戈登七万银元的嘉奖,从此,戈登再无微词。
苏州城破后,给原本在风雨飘摇中的太平军致命一击,仅仅只过了半年,1864年6月,洪秀全暴卒后,湘军在曾国荃的率领下,以挖地道,炸破城门的方式,纷纷涌入南京城内,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的天平天国政权宣告正式结束!
结语李鸿章作为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之一,其狠辣、老练的手段果真很不一般,他继承老师曾国藩的衣钵,以残忍的方式镇压太平军,又以谄媚的态度与列强媾和,签下了一款款不平等条约,以此来替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续命。
反观天平天国后期政权,由于洪秀全等核心高层的昏聩庸碌,麻木不仁,导致初期取得的战斗成果灰飞烟灭,更可怕的是,洪秀全封赏泛滥,乃至让郜永宽这样贪慕富贵,背信弃义,毫无原则的小人也进入管理核心,成为其迅速覆灭的导火索,可谓愚蠢糊涂,自毁长城!
参考资料: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