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后,朱德写了一首诗,说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

历史的驿站 2024-06-14 03:21:47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擅写诗词,其实,朱老总写的诗词更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和”毛主席的诗词。

比如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时,毛主席和朱老总都写了一首诗,让人非常感慨。

1959年6月29日,毛主席来到庐山,因为还没到开会的时间,就在庐山上游览了一番,有感于庐山壮美的景色,在当天晚上就写了一首诗——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前两句写庐山奇伟壮丽的景色,三四句写国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与国外的鲜明对比,五六句写作者登上庐山,远望长江三吴,心潮澎湃,最后两句借陶渊明的桃花源,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陶渊明的桃花源只是传说,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桃花源”。

这首诗,体现了毛主席一贯的创作思路,就是借写景来抒发感情,盛赞人民群众取得的伟大成就。

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来毛主席对这次庐山会议的看法,就是肯定“大跃进”取得的巨大成绩,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大跃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成绩是九根手指,问题是一根手指,只要纠正了这些问题,就可以让“大跃进”取得更加伟大的成绩。

但是,彭老总的一封万言书,打破了这次会议的基调,让这次会议从“纠左”变成了“批右”。

对彭老总的那封万言书,朱老总其实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确实说出了“大跃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但是,朱老总为了维护大局,又不能公开反对毛主席,因此,他在这次会议上的态度是很尴尬的。

在举手表决时,别人都是把手举得很高,便于统计人数,但朱老总却弯曲着手臂,举得很低,毛主席委婉地批评他说:“你啊,老总,举手举了半票!”

庐山会议结束后,朱老总的心情仍然很难平静,一方面,他很认可彭老总提出的那些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对毛主席非常尊敬,对毛主席做出的决策也非常拥护,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注明是《和毛泽东同志“登庐山”原韵》——

庐山挺秀大江边,牯岭乾坤已转旋。

细雨和风经白鹿,拨云开雾见青天。

林园培植多桃李,路线深通贯顶巅。

此地召开团结会,交心献胆实空前。

朱老总写的这首诗,对这次庐山会议进行了高度肯定,认为是“拨云开雾见青天”,尤其是最后两句,认为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空前的大会”。

可能有人会说,朱老总这首诗未免有“拍马”之嫌,其实,这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

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当年这场“大跃进”确实有很多问题,产生的教训也是非常沉重的,但是如果回到那个年代,其实大多数人都是非常支持的,认为确实激发出了全国人民的热情,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大方向还是对的,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只要把全国人民的热情调动起来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在庐山会议上,大多数人都拥护毛主席,批判彭老总,并不能说明这些人都是落井下石的“小人”,而是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问题,要分清什么是“主流”。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老总对毛主席是非常崇敬的,他曾经对女儿朱敏说过:“中国过去有过好多领袖人物,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毛主席才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领袖,才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因此我下决心一心一意跟着毛主席干革命,拜毛主席为老师,拥护他担任我们党的领袖。”

所以,朱老总即使不理解毛主席的一些做法,但出于对毛主席的尊敬和信任,也仍然会支持和拥护,而不是反对。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开国元勋对待毛主席的态度,正如周总理所说:“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对,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表示反对,但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了。因此,对主席的意见和决策,你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

(参考资料:《毛泽东诗词鉴赏》《朱德诗词集》《文史天地》)

2 阅读:45

历史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